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水下冲击波致犬肺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下冲击伤后犬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成年杂种犬37只,布放于离爆心3.5~17.5 m处,分别用200、500 g和1 000 g TNT水下3 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肺损伤的发生率达83.7%,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水肿及少数肺撕裂;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电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与髓鞘样结构,核膜不完整等特点.结论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可能为动物水下冲击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犬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动物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大体、光镜和电镜的方法观察不同致伤条件下20只成年狗伤后6h的肺脏、小肠及心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损伤动物大体解剖可见明显肺出血、水肿。镜下见不同程度的肺泡内出血,水肿液填充.肺泡壁断裂并相互融合;肺泡壁的超微结构显示肺泡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毛细血管内皮破坏等。以出血为主的肠道损伤明显可见。结论 严重的肺出血、水肿可能是水下冲击伤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正向冲量两参数密切相关。肠道损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物高原冲击伤和复合冲击伤伤后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大体、光镜和电镜的方法观察不同致伤条件下63只成年猪伤后6h的肺脏、小肠及心脏的病理变化。结果损伤动物大体解剖可见明显肺出血、肺水肿。镜下见不同程度的肺泡内出血,水肿液填充,肺泡壁断裂并相互融合;肺泡壁的超微结构显示肺泡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毛细血管内皮破坏等。以出血为主的肠道损伤明显可见。结论严重的肺出血、肺水肿可能是高原冲击伤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伤情的严重程度与高原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F-κB双链寡脱氧核苷酸圈套 (NF-κB decoy ODN) 对严重胸外伤肺挫伤血清NF-κB及肺组织超微病理的影响。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⑴A组,严重胸外伤肺挫伤(n=12);(2)B组,严重胸外伤肺挫伤NF-κB杂链decoy ODN治疗(n=12);(3)C组,严重胸外伤肺挫伤NF-κB 正链decoy ODN治疗(n=12);(4)D组,正常无损伤对照(n=4)。方法 建立严重胸外伤肺损伤模型,按实验分组分别将合成的正链、杂链NF-κB decoy ODN经颈内静脉注入,每只实验兔分别注射20μg。于挫伤后1、2、3、4h检测血清NF-κB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病理的改变。结果 肺挫伤后血清中NF-κB含量1h升高,4h达高峰。经NF-κB正链decoy ODN治疗后2h,升高的NF-κB开始下降,3h达最低值。超微结构病理结果显示,D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正常,Ⅰ、Ⅱ型细胞清晰,或毛细血管轻微充血(图1);A组挫伤后1h时肺泡及毛细血管充血( 图2),2h时可见肺泡腔内白细胞,毛细血管充血严重,有轻微出血 ;3h后肺泡腔破损中等出血,毛细血管充血严重( 图3);而B组于挫伤后1h肺泡腔少量出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 图4),2h时肺泡腔毛细血管出血,有红、白细胞释放至肺泡腔 ,3h后肺泡腔出血严重,可见板层小体空化,染色质凝集( 图5);C组在肺挫伤后1h肺泡腔无出血,肺泡壁毛细血管仅少量充血( 图6),2、3h时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可见出血 ,4h后可见充血明显的肺泡壁毛细血管,肺泡腔内仅见少量红细胞( 图7)。各组组间比较,肺挫伤后均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但经正链decoy ODN治疗后,肺泡腔出血明显减少,说明正链NF-κB decoy ODN可使急性肺挫伤组织病变减轻。结论 在严重胸外伤肺挫伤早期给予NF-κB正链decoy ODN治疗,可使血清NF-κB表达减少,并减轻挫伤肺组织超微病变,对急性肺挫伤发展具有一定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6%羟乙基淀粉(HES)持续静脉输注后对内毒素(LPS)感染大鼠急性肺损伤(Au)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n=10),A1-A3组、B组及C组(空白对照组),A1-A3组和B组右侧股静脉注入LPS(5mg/kg),1分钟后分别从右侧颈内静脉持续输注HES 3.75、7.5、15ml/ks和NS 7.5ml/kg;致伤4小时后观察肺组织大体标本和光镜、电镜下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C组肺组织形态大小正常,呈粉红色,无充血、出血、肿胀;光镜下肺组织结构清晰,无明显病理改变;电镜下气血屏障连续完整,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正常,毛细血管基底膜完整均匀.B组肺表面湿润,肺组织弥漫性充血肿胀,体积明显增大,呈暗红色;光镜下肺组织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泡腔中可见渗出液、红细胞(RBC),游出的多形核粒细胞(PMN),部分肺泡腔萎陷不张;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明显受损,气血屏障结构模糊,血管内皮基底膜断裂,增厚不均匀.A1-A3组病理学损伤不如B组明显,尤其是A2组肺损伤程度最轻.结论 不同剂量6%HES对LPS感染大鼠急性肺损伤均有保护,以HES 7.5ml/kg的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6.
正常和冲击伤大鼠气道及肺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4m长模拟激波管内电雷管引爆50gTNT炸药产生冲击波,致伤管口外40cm处大鼠,伤后立即做血气检查,肺组织及气道取材作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冲击伤后大鼠血气变化明显;可见程度不一的肺出血、水肿、肺泡隔撕裂。扫描电镜下可见肺泡隔上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逸出;肺泡隔破坏残留“索条”状结构;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层有剥脱及裂隙形成。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炮口冲击波对山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用125mm火炮单发发射穿甲弹,进行大体形态学,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肺是炮口冲击波作用最敏感的内脏器官,大体解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光镜观察可见肺泡出血、水肿,肺泡明显扩张,肺不张和炎细胞浸润;电镜观察可见肺泡上皮肿胀、变性、微绒毛减少、肺泡隔增生纤维化。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对炮口冲击波也较为敏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帮浆膜下出血。结论 炮口  相似文献   

8.
SARS尸检的肺部病理改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PS)患者的尸检肺部标本。总结SAPS的肺部病变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详细检查SARS患者肺脏标本的大体特点,并用常规方法研究显微光镜下SAPS累及各肺叶的病变特点。结果 7例SAPS患者的双肺均明显膨胀,镜下表现以弥漫性肺泡损伤(DAD)不同时期的病变为主。7例均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肺水肿尤以早期明显。病程超过3周者开始有肺泡内机化及肺间质纤维化,造成肺泡的纤维性闭塞。几乎每例都可见到小血管内的微血栓和肺出血、散在的小叶性肺炎、肺泡上皮脱落、增生等病变。2例可见曲霉菌感染,l例累及左全肺及右肺部分区域,l例出现在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多表现为充血、出血及淋巴组织减少,窦组织细胞增多。结论 SAPS肺可能为SAPS病毒造成的弥漫性肺泡损伤,表现为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的严重损伤导致肺水肿和肺泡及细支气管的纤维索性渗出性炎症,出现透明膜。继而出现肺泡内机化及肺泡间隔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共同使肺泡萎陷、机化,最终形成纤维化实变。肺门淋巴组织的减少可能是此病影响免疫系统的又一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冲击波负压所致大鼠肺损伤的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冲击波负压发生装置模拟单纯的冲击波负压致伤大白鼠。在不同强度冲击波负压作用下,动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伤情与冲击波超压所致基本相同。肺病变主要为出血水肿,光镜下可见肺泡扩张、破裂,肺小血管平滑肌离散,腔内气栓形成。电镜下见肺上皮细胞和毛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缺失,以及血气屏障的水肿等。本文就肺病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水下爆炸引起水面泅渡战位比格犬脑和肺的损伤情况.方法 20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距爆源5、8、11和15 m)和1个对照组(n=4).利用1 kg 2,4,6-三硝基甲苯(TNT)裸药在水下2 m实施爆炸对水中漂浮比格犬进行致伤,采用水下及颅内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爆炸致伤的过程.爆炸后3 h内对存活的比格犬行头部和胸部CT检查及头部MRI检查.爆炸后24 h取脑和肺标本,观察颅脑和胸、肺大体损伤情况,并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到水下爆炸的致伤过程包括冲击波作用和气泡作用2个阶段.5 m、8 m、11 m和15 m组比格犬分别死亡4、3、1、0只.头部CT和MRI检查示实验组比格犬脑组织没有明显损伤,胸部CT检查示有肺内出血、气胸、血胸或胸腔积液等表现.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比格犬脑组织无明显变化,而肺组织肺泡破裂,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肺间质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TUNEL染色仅见海马区少量细胞呈阳性表现,而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呈现广泛的凋亡坏死趋势.结论 水下爆炸引起水面泅渡战位比格犬的损伤主要为肺爆震伤,脑组织损伤相对轻微.  相似文献   

11.
4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以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46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29例,分析不同原因的损伤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38例(82.60%),死亡8例(17.40%),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5例),胸腔包裹积液(4例),膈下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表现复杂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急诊伤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诊科伤害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我院2001年7月~2002年6月在急诊科就医的患者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对急性损伤仅做抽样调查。结果调查伤害病例共1798例(急性损伤1494例,中毒304例)。80.14%为意外伤害,男女比为2.34:1,15~34岁占68.02%。前三位伤害种类依次为意外的机械性损伤、运输事故和中毒;前三位伤害的职业依次为工人(生产运输和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业和学生。进一步分析了机械性等损伤和304例中毒的特点。结论建立以医院急诊科为基础的伤害监测,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级。系统传统的三级颅脑损伤中的第Ⅲ级再细分为Ⅲ_1、Ⅲ_2和Ⅲ_3型。这种分级方法有助于临床认识和处理急性颅脑损伤,并且与颅脑损伤的病理损害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本文指出颅脑损伤的中心问题是脑的损伤,而脑的损伤中又以脑干及脑干邻近组织结构的损伤最为重要;由此,本文的分级也是以此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动物致伤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动物致伤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2年南山区伤害监测信息系统,利用全国统一的伤害监测报告卡,由经过培训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动物致伤在南山区伤害构成中排在第2位,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发病时间以第三季度最高,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伤害部位主要在上肢和下肢。结论南山区动物致伤发病形势严峻,应及时开展有关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及颅脑复合性损伤的准确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0年来收治的31例小儿腹部及颅脑复合伤患儿的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2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其中治愈27例,伤残2例。结论;对就诊患儿应早期诊断有无复合伤,优先处理致合伤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腹膜后损伤致十二指肠、胰腺、肾脏损伤诊断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66例腹膜后损伤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本组66例,手术治疗54例,治愈58例,死亡8例;结论腹膜后损伤脏器损伤术前诊断率低,均形成腹膜后血肿,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术中检查诊断并作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7.
某型榴弹爆炸时绵羊的颅脑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榴弹对颅脑的致伤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引爆离地面7m高的榴弹,将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6-48m处,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致伤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颅脑破片伤的发生率为破片伤动物的32%,伤后速发死亡率为75%,伤后6h时达100%。颅脑贯通伤和盲管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伤道污染严重。50%的动物头颅缺失,颅底粉碎性崩折的动物占50%。脑表现出血广泛,最远可波及延髓,镜下在距伤道4cm处也可见出血、水肿、小血管破裂和神经元变性。颅脑爆炸伤可合并各部位的破片伤,其中以腹部和四肢最多,均为62.5%,其次是胸部合并伤,为50%。全部颅脑爆炸伤动物均合并有中度以下的肺脏冲击伤。结论:爆炸榴弹对颅脑的毁损性大,损伤范围广,颅骨缺损多,颅底易骨折,伤道污染重,合并伤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37例患者分别或同时行颅内血肿及胸,腹腔探查术及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并以脑灌注压(CPP=77mmHg)为标准行降颅内压治疗。结果 24例痊愈,4例轻残,2例重残,7例死亡。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性损伤应迅速而准确地做出诊断,不失时机地分别或同时行脑,胸腹腔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维持有效的血循环量降低颅内压抗感染及营养支持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松贵  周晓琪 《河北医学》2003,9(10):918-920
目的:探讨胸外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15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部伤主要是肺挫伤、血气胸、多发肋骨骨折,合并伤主要是颅脑损伤、腹部闭合伤、四肢骨折。采用胸腔闭式引流267例(64.3%),开胸手术46例(11.1%)。结论:合并ARDS、颅脑损伤、腹部脏器损伤是其主要死亡原因。CT检查比X线平片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因此,建立和完善肝损伤动物模型,对各种肝脏疾病治疗药物的筛选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将近年来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相关进展作以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