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兔未成熟心肌摄钙功能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悟  李彤  杨景学  金峰  李庆  别良峰 《医学争鸣》2003,24(3):206-209
目的:从亚细胞水平研究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摄钙功能,及其mRNA表达.方法:将48只兔随机分为4组,进行Langendorff灌注.组I:幼兔,单纯灌注30min;组Ⅱ:幼免,灌注30min,停搏60min,再灌注30min。组Ⅲ和组IV为成免,处理分别同组I和组Ⅱ,进行对照.测定各组心功能、冠状动脉流出液血气,单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肌浆网钙离子—三磷酸腺苦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SR Ca^2 -ATPase)活性,肌浆网^45Ca^2 摄取,并用斑点杂交(dot blot)检测SR Ca^2 —ATPase mRNA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成熟与末成熟心肌均发生钙超载(P>0.05).成熟心肌SR Ca^24—ATPase活性,SR ^45Ca^2 摄取初始量,SR^45Ca^2 摄取最大量明显减弱,SR Ca^2 —ATPase mRNA表达明显上调,未成熟心肌则变化不明显,两相比差异显(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未成熟心肌SR Ca^2 —ATPase活性恢复率,SR ^45Ca^2 摄取恢复率,明显高于成熟心肌,SR Ca^2 —ATPase mRNA表达上调明显低于成熟心肌.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机制不同于成熟心肌:SR钙摄取功能在钙超载损伤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附加0.4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心脏停搏液(NAC组)对低温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兔心肌钙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olorff-Neeley离体左心做功模型,离体心脏缺血120min,再灌注60min;分离出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左室心肌肌浆网,测定其总巯基(total sulfhydryl,TSH)、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sulfhydryl,NP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layde,MDA),Ca2 -ATP酶活性及其钙摄取率(calclum uptake)。结果 NAC组,再灌注后心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ST组;NAC组TSH,NPSH含量也明显高于ST组,同时SR-MDA含量也明显低于ST组;NAC组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经历缺血-再灌注后有所下降,但明显高于ST组;NAC组与ST组肌浆网钙摄取率在缺血-再灌注后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附加NAC可显著改善St.Thomas液对低温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的钙转运功能。其机制与NAC提高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的还原型巯基水平,增强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减轻缺血再灌注对未成熟心肌肌浆网钙泵功能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选择性Na+ /H+ 交换抑制剂HOE6 4 2 (Cariporide)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 0只健康新西兰幼兔 (3~ 4周龄 ) ,利用Langendorff左室做功模型灌注其离体心脏 ,建立全心缺血 /再灌注模型。KH液自主动脉逆行灌注心脏 ,向球囊缓慢注入生理盐水 ,调整至左室舒张末压 (LVEDP)为 10mmHg ,做功 2 0min ,随机分为两组 ,组Ⅰ :对照组 ,继续灌注 15min ;组Ⅱ :HOE6 4 2预处理组 ,用加入HOE6 4 2的KH液 (浓度为 5 μmol/L)继续灌注 15min。然后两组心脏均以St.Thomas停搏液诱导停跳 ,常温(37℃ )缺血 4 5min(保湿保温 ) ,再灌注 6 0min。记录冠脉流量 (CAF) ,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功能指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心肌细胞内钙 (Ca)含量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 (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量含量 ,计算心肌含水量 ,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CAF、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压力微分 (±dp/dtmax)恢复率 ,心肌组织内Ca及心肌含水量 ,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HOE6 4 2预处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HOE6 4 2预处理通过减少细胞内钙超载 ,模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 ,对未成熟心肌缺血 /  相似文献   

4.
冠脑益嗪对离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冠脑益嗪对离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 1 0、30、60 min,4个时间点收集冠状静脉窦回流血各 2 ml,测定乳酸脱氢酶 ( L DH)含量 ,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 ,烘干 ,测定钙( Ca2 + )、镁 ( Mg2 + )、钾 ( K+ )含量。结果 :冠脑益嗪 1 1 .0 μmol/L能使缺血心肌 L DH的释放量明显减少 ;心肌 Ca2 +含量下降、K+、Mg2 +含量升高 ;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 ,缩短持续时间。结论 :冠脑益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组织中 Ca2 +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0)对幼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幼兔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3 000 U/kg EP0预处理组(B组)、5 000 U/kg EP0 预处理组(C组)和7 000 U/kg EP0 预处理组(D组),每组8只.B、C、D组均提前24 h腹腔注射EPO,A组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建立Langendorff幼兔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测定缺血前和缺血再灌注120 min时的冠状动脉流量、心排血量、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压.收集缺血再灌注60 min时的冠脉流液2 ml,检测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取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测定心肌含水量、心肌丙二醛含量、心肌三磷酸腺苷及磷酸肌酸含量;测定缺血前和缺血再灌注120 min时心肌细胞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B、C、D组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A组(P < 0.05).B、C、D组的心肌含水量及心肌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 <0.05),B、C、D组心肌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含量及心肌细胞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 <0.05).C、D两组间比较,各项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恢复均无显著性差异,但C、D组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优于B组(P < 0.05).结论 EPO预处理可显著降低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幼兔心脏缺血预处理 2 4h对未成熟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Bcl -2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第二窗形成的作用机理。方法  18只 3~ 4周龄幼兔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只 :Ⅰ组 ,正常对照组 ;Ⅱ组 ,缺血 /再灌注损伤组 ;Ⅲ组 ,缺血预处理组。建立活体心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Maclab/8s系统监测左心室发展压 (LVDP)、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dp/dtmax)变化 ,原位免疫杂交 (ISH)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内Bcl-2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前 ,各组间LVDP、±dp/dtmax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再灌注 1h后 ,Ⅱ组的LVDP、+dp/dtmax和 -dp/dtmax恢复率分别为 (42 .81± 12 .56) %、(3 0 .67± 16.2 2 ) %和 (2 9.49± 10 .13 ) % ;Ⅲ组LVDP、+dp/dtmax及 -dp/dtmax恢复率分别为 (84.15± 13 .56) %、(69.49± 10 .3 6) %和 (58.3 7± 12 .45)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Ⅱ组、Ⅲ组Bcl -2mRNA表达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数分别为 (8.3± 2 .5) %、(76.3±13 .5)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上调Bcl -2mRNA表达 ,参与未成熟心肌保护第二窗的形成 ,促进未成熟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心室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朱斌  闵苏  龙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4):407-409,415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C)对兔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Langendorff模型灌注幼兔(14-21天)离体心脏。18只幼兔心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IPC组经历5min缺血、10min再灌的IPC处理后,使用St.ThomasⅡ心麻痹液(STH)使心脏停跳;对照组只用STH停跳心脏。两组兔心均在生理体温(39℃)下接受45min缺血、40min灌注。观察复灌后的心肌酶释放、心肌能量、心脏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PC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漏出量明显减少(P<0.01),心肌ATP含量以保存(P<0.05),再灌注末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显著改善(P<0.05);光、电镜显示经过缺血预处理的心肌细胞损伤轻。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兔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再灌注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保存再灌注后心肌细胞中AT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停搏液添加尼卡地平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新生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停搏液添加尼卡地平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幼兔(兔龄2~3周)30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3组.对照Ⅰ组:持续37℃的K-H液灌注120min;对照Ⅱ组:改用4℃的St.Thomas液灌注2min后,将心脏置于15℃恒温生理盐水中,停灌60min后复温,再恢复37℃的K-H液灌注60min;实验Ⅲ组:改用4℃含150ng/mL(0.29μmol/L)尼卡地平的St.Thomas液灌注,余同Ⅱ组.观察和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再灌注15min和60min时,实验Ⅲ组的CF、LVSP、 dp/dtmax和-dp/dtmax的恢复百分比均高于对照Ⅱ组(P<0.01或P<0.05).实验Ⅲ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Ⅱ组(P<0.05).再灌注5min、15min、60min时,实验Ⅲ组灌流液中的CK、CK-MB、LDH、TnI含量均高于对照Ⅰ组(P<0.05或P<0.01),但低于对照Ⅱ组(P<0.01或P<0.05);心肌形态结构的观察,对照Ⅰ组和实验Ⅲ组属1级~2级损伤,对照Ⅱ组属3级损伤.[结论]缺血-再灌注对未成熟心肌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尼卡地平可以减少未成熟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 (NO)对未成熟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 4只 3~ 4周龄幼兔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6只 :Ⅰ组 ,正常对照组 ;Ⅱ组 ,缺血 /再灌注损伤组 ;Ⅲ组 ,L -精氨酸 (3 0 0mg/kg)组 ;Ⅳ组 ,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组。建立活体心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监测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给药后缺血前 ,与Ⅰ组相比 ,Ⅲ组LVDP及±dp/dtmax下降 ,Ⅳ组LVDP及±dp/dtmax则升高 (P <0 .0 5) ;再灌注 60min ,Ⅱ组和Ⅳ组的LVDP及±dp/dtmax低于Ⅲ组 (P <0 .0 1)。电镜观察显示 ,Ⅱ组和Ⅳ组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损伤明显 ,而Ⅲ组的细胞及线粒体损伤较轻。结论 一氧化氮能减轻未成熟心肌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与NO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新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方法]新西兰幼兔(兔龄2~3周)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37℃的K-H液预灌注10min后,随机分4组,每组8只.对照Ⅰ组:持续37℃的K-H液灌注300min;实验组:改用4℃的St.Thomas液灌注2min,将心脏置于15℃恒温生理盐水中,分别停灌60min(Ⅱ组)、120min(Ⅲ组)、240min(Ⅳ组)后,心脏逐渐复温至34℃时,恢复37℃的K-H液灌注60min.采集、处理和保存左心室心肌标本.测定凋亡心肌细胞(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结果]对照I组持续灌注,凋亡率为0,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的Ⅱ、Ⅲ、Ⅳ组均见心肌细胞凋亡现象,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Ⅲ组凋亡率高于Ⅱ组(P<0.05),Ⅳ组凋亡率最高,高于Ⅱ、Ⅲ组(P<0.01).[结论]与成年心脏心肌细胞一样,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伴有细胞凋亡,凋亡的严重程度与再灌注前的缺血时间长短有关,缺血时间长的再灌注组凋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误诊的常见原因是对其发病特点认识不足,术前临床资料不■实,术中处理不够慎重。为减少临床误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对此病诊断的警惕性,认真行颈部触诊,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块组织学检查而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儿脏器重量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受精龄为13 ̄38周正常胎儿的心、脾重量及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荷泽医专一年级大学生244人(男159,女85)的身高、体重、胸围、最大胸围和腹围,并计算了有关指数,依其指数大小做了体型分类和体质分型。调查结果表明:1.身高、胸围、体重、最大胸围和腹围男均大于女,性差明显。2.体型分类,男廋长型占50.49%,中间型占48.1%,矮胖型仅占0.63%;女瘦长型占41.18%,中间型占58.5%,无矮胖型。3.体质分型,男性强占11.32%,好占18.24%,中等占53.46%,弱占16.89%,女性强占2.35%,好占31.77%,中等占45.88%,弱占20.0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小儿结核性脑膜炎130例,其中误诊20例,误诊率为15.4%。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6例,病毒性脑炎5例,手足搐搦症3例,不明热6例。误诊主要原因为中枢神经症状不明显,小婴儿症状表现特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  相似文献   

20.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