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苦丁茶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方法 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用比色法测定苦丁茶中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用60倍90%乙醇提取苦丁茶粗粉2次,每次1h,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芦丁标准品在0.4868-2.434mg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3139x-0.0062,r=0.9960。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1.5%。贵州多个产地的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均在30%以上。结论贵州不同产地的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且存在差异,本方法方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荷叶药材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3-Al(NO3)3-NaOH显色,在50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14.43~72.15μ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0.90%),不同产地药材总黄酮含量范围为1.88%~10.99%。结论不同产地荷叶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并测定两不同产地蒙药云香十五味丸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A=0.34452 C+0.0222,r=0.9983,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6.08~96.48μg/mL,加样回收率为97.33%~100.05%,RSD=1.14%。测得两不同产地蒙药云香十五味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3 mg/g与18.52 mg/g。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便于推广使用,适合于丸制剂药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AlCl3-醋酸缓冲液(pH4.5)、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与铝离子络合形成有色物质,在不同波长下测定其吸收度,按线性方程计算其含量。结果:金丝桃苷浓度为0.005736~0.034416mg/m l(r=0.9998)及12.688~76.128μg/m l(r=0.9999)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8%。结论:两种比色法都可用于贯叶金丝桃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AlCl3-醋酸缓冲液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贯叶金丝桃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菟丝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样,对菟丝子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总黄酮在7.456~44.7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0.0123C+0.033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2%(RSD为1.3蚴。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爬山虎中黄酮的鉴别及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传统溶剂浸提法进行常规的化学定性分析确定爬山虎籽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实验证实爬山虎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2,提取时间为3h,提取剂为pH=2的65%乙醇溶液。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爬山虎籽中总黄酮含量为2.3%。结论:爬山虎籽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优化并建立了爬山虎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参竹精片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利用黄酮类与NaNO2-Al(NO3)3-NaOH发生显色反应,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批号参竹精片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芦丁浓度在0.0102-0.0714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0.86%(n=9)。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参竹精片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益智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益智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益智仁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AlCl3-NaNO2-NaOH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在19.2~38.4 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5 1c+0.038 1,r=0.999 8;回收率为100.44%,RSD=0.51%.结论:该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智仁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花叶假杜鹃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花叶假杜鹃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药材中黄酮类成分,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光度,建立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以芦丁为对照品,总黄酮在0.02502~0.08340 mg.mL-1浓度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回归方程为A=10.339 C+0.0115(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RSD=2.65%);得花叶假杜鹃每克生药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47.797 mg。结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花叶假杜鹃中总黄酮的含量,简便快速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准确性和重现性,可用于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长调节剂对款冬花的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激素处理,研究激素对产量的影响,用SPSS9.0软件处理分析;用HPLC法测定不同激素处理的款冬花的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迪马C18柱,250mm×4.6mm×0.5μm;流动相:甲醇-水(0.025moL·mL-1):磷酸(40:60);流速:1mL·min-1;波长:360nm,柱温:25℃。芦丁在0.04008~0.4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2.14%)。结果:国光比九、矮壮素能显著提高款冬花的粒重(P〈0.05),矮壮素、云大120、国光比九、植物基因活化剂能显著提高款冬花产量(P〈0.05),赤霉素能减少款冬花产量。另外,26个激素处理的款冬花样品的芦丁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生长调节剂(赤霉素除外)能提高款冬花的产量,对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同居群款冬花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形态性状观察、统计、分析,为款冬花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对16个款冬花居群的8个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居群款冬花的形态性状均有一定差异,其中单株蕾鲜重、单株花蕾数变异较大,采收期绿叶数、每粒蕾重变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除蕾色外,株高、叶长、叶宽、绿叶数、单株蕾数、每粒蕾鲜重均与单株蕾鲜重(产量)有显著正相关,其中单株花蕾数相关性最高,各性状间亦具有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6份款冬花种质资源可分为栽培和野生2类。结论:款冬花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分化,在筛选高产种质时可优先考虑单株花蕾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文冠木不同药用部位的槲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测定槲皮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61∶39);检测波长:360nm;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测定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500nm。结果:槲皮素在0.40~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2.44%。总黄酮以芦丁计在8~4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1.45%。槲皮素与总黄酮二者在茎枝中的含量均高于茎干。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对蒙药文冠木药材质量检控与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收集和分析我血友病中心近年来有关儿童血友病诊断的数据,了解我国儿童血友病诊断的进步与不足,为进一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儿童血友病关怀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血友病中心自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0日注册登记的所有儿童血友病病例有关诊断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417例病例资料,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年龄为2.5岁(0.1岁至13.1岁);血友病A333例(79.9%),血友病B84例(20.1%);轻型33例(7.9%),中间型204例(48.9%),重型180例(43.2%);仅104例(24.9%)有血友病家族史。首次出血情况:首次出血中位月龄为10.0个月(0.0~89.0月):轻度出血181例(43.4%),中度197例(47.2%),重度39例(9.4%);首次出血原因中,医源性出血27例(6.5%),其中12名患儿为通过手术前检查筛查发现,5例(5/27,18.5%)患儿有血友病家族史,其中分娩时出血3例(3/27,11.1%)。获得诊断情况:平均诊断月龄为22.5±14.8月(0.0~178.0月);获得诊断距离首次出血的时间平均为9.10±0.82个月(0.0~100.0月);获得诊断时机:近期(首次出血后≤1月)210例(50.4%),中期(首次出血后>1月~≤6月)68例(16.3%),远期(首次出血后≥6月)139例(33.3%);获得诊断时机相关因素分析:与有无家族史及患儿所处地区无关(P值分别为0.71、0.281),而与首次出血程度相关(P=0.012)。首次出血程度越重的患儿在近期获得诊断比例越高(近期诊断率在首次轻度出血者为46.5%,中度出血者为51.8%,62.5%)。但首次重度出血者与中度出血者间无差异(P=0.463)。诊断进步与不足:近12年新诊断病人数量呈升高趋势,2013年预计诊断数(84例)是2000年(3例)的28倍;近三年来,近期、中期、远期获得诊断的构成比例存在差异(χ2=14.1,P=0.007),远期诊断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分别为44.8%、50.8%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芒果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广西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芒果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建立芒果叶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含0.1%三乙胺)(5:9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没食子酸在(0.00512~0.06144)μg/μL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1.7%(n=6)。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芒果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内腹腔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术(TME)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公开发表的腹腔镜与开腹TME手术治疗直肠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数据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照筛选标准,共计17篇随机对照实验(RCT),3篇回顾性病例分析纳入研究,病例总数2246例.腹腔镜手术(LS)组与开腹手术(OS)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历特征分布均衡.结果显示,与OS组相比,LS组术后切口感染(RR =0.30,95% CI:0.17 ~0.54,P<0.01)、肺部感染(RR=0.47,95% CI:0.25~0.91,P<0.05)以及肠梗阻发生率(RR =0.41,95% CI:0.19 ~0.88,P<0.05)均明显降低,而腹腔脓肿(RR=0.78,95% CI:0.38~1.60,P>0.05)、吻合口瘘(RR=0.66,95% CI:0.38 ~ 1.16,P>0.05)及尿潴留(RR=0.57,95% CI:0.26~ 1.25,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术后恢复的各项参数比较中,LS组均优于OS组(P<0.01).结论 腹腔镜实施TME手术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安全可行,极具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龙胆中龙胆苦苷(GPS)和2’-(2,3-二羟基苯甲酰)-獐牙菜苷(DHBS)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1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和215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龙胆苦苷和2’-(2,3-二羟基苯甲酰)-獐牙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1 5~5.038μg(r=1)和0.00512~0.409 6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RSD 2.72%)和102.2%(RSD 1.99%)。结论:本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龙胆的种间(四基源药材)的龙胆苦苷和2’-(2,3-二羟基苯甲酰)-獐牙菜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庄强  俞康  江松福 《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40(3):224-227,230
目的:建立评价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实验小鼠模型肠黏膜通透性双糖吸收试验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方法:TBI实验小鼠模型和正常小鼠各8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HPLC-ELSD)检测尿液标本中乳果糖(lactulose,L)和甘露醇(mannitol,M)的排出率比值,评价两组小鼠的肠道黏膜通透性。结果:尿液中甘露醇和乳果糖浓度分别在0.5~6 mg/mL和0.25~3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测定甘露醇和乳果糖的最低检测极限分别为500 ng和为250 ng。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6.5%~109.2%和86.3%~114.4%。甘露醇和乳果糖排出量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86%和1.13%(n=6);平均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11%和1.39%(n=6)。TBI组小鼠肠道通透性(乳果糖/甘露醇比值:0.5108±0.03266)显著高于正常组小鼠(0.2908±0.05332)。结论:HPLC-ELSD检测肠道通透性具有简便、专一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等特点,可用于TBI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测定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金樱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2.1 mm,3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87∶13),流速0.25 ml.min-1。柱温30℃,质谱采用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选择性离子流模式(负离子)。结果: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平均样回收率分别为为98.1%和97.6%,RSD分别为2.7%和2.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金樱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樱草杜鹃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樱草杜鹃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评价指标,考察黄酮质量分数,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法提取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超声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樱草杜鹃叶为原料,75%乙醇为提取液,m(樱草杜鹃)∶v(提取液)=1∶10,超声时间为60min,提取3次;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01%,RSD为0.43%(n=3)。结论:优选了樱草杜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为更好地利用该药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