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影响儿童纯音听阚测试诸多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本底噪声〈30dB的隔声室内.用ORBITER 922型听力计对3~14岁的816例儿童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传导性聋412例,感音神经性聋65例,混合性聋53例.正常听力286例。结论对纯音听阈测试前和测试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提高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刘艳  魏翠芬  黄芳  乐玮琼 《当代医学》2008,14(22):98-98
目的 对影响儿童纯音听阈测试诸多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在本底噪声<30dB的隔声室内,用ORBITER 922型听力计对3~14岁的816例儿童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传导性聋412例,感音神经性聋65例,混合性聋53例,正常听力286例.结论 对纯音听阈测试前和测试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提高纯音听闻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纯音听阈测试为耳聋的定性、定量、定位诊断提供了有利依据。在测试过程中,影响听阈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测试方法、病人的心理状态、环境因素及纯音听力计的性能等。自1992年10月以来,我们在严格执行上述测试法的同……  相似文献   

4.
杨正光 《医学文选》2002,21(6):877-877
我科自 1 999年 1 0月开展耳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60例 ,取得初步经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999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共行耳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鼓膜穿孔 60例 ( 60耳 ) ,男 40例 ,女2 0例 ,年龄 1 6~ 5 2岁 ,病程 3~ 2 0年 ,首次手术 49例 ,有前期手术 1 1例 ,最多为 3次共 2例 ,鼓膜穿孔面积均>5 0 % ,有少许残边 ,纯音听力 ( 0 .5、1、2、4KHz)平均气导听阈为 41 .2 d B。1 .2 设备 直径为 1 .9mm、镜面与镜体的轴线成2 5°角的耳内窥镜 ,吸力计为纯音测吸仪。1 .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局部麻醉下…  相似文献   

5.
汤雯 《黑龙江医学》2019,43(2):168-169
目的探究外伤后患者采用畸变耳声发射测试予以听力评估的效果,并对比受检者纯音听阈测定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36例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评估外伤后听力的患者,另选取36名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畸变耳声发测试射及纯音听阈测定的健康志愿者,对比受检者畸变耳声发射各频率检查幅值及纯音听阈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8 kHz、6 kHz、4 kHz、3 kHz、2 kHz、1.5 kHz、1 kHz、0.75 kHz畸变耳声发射频率检查幅值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外伤患者实施纯音听阈测定,11例患者结果正常,占比30.56%;其余25例患者纯音听阈测定结果异常,占比69.44%。参照组7例患者结果异常,占比19.44%;正常结果患者29例,占比80.56%。实验组听阈检查结果正常比例(30.56%)明显低于参照组(80.56%),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畸变耳声发射测试可对外伤后患者听力情况予以评估,其评估结果与纯音听阈测定具有一致性,畸变耳声发射测试与纯音听阈测定均可在临床中推广,但畸变耳声发射测试更具准确性及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正常儿童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阈值及纯音听阈,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60耳)正常5~10岁儿童分别行ASSR与纯音测听测试。结果:不同频率ASSR测试值均数与纯音听阈均数差值为11~16.50 dB HL;各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均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25 kHz及0.5 kHz组差异尤为明显(P<0.01)。除0.25 kHz及0.5 kHz外,其他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两者的相关关系有增强趋势。结论:正常5~10岁儿童中、高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应用ASSR预测被检查者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7.
探讨高脂血症对听觉功能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 GMBH型听力计测定高脂血症患者 10 5例 ,对照组 10 0例的纯音听阈情况 ,各组按年龄分为≤ 60岁组和 >60岁组 ,进行组间比较 ;将高脂血症组按病程长短、有无合并症进行分组 ,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高脂血症组各频率的听阈值均高于相应年龄段对照组的听阈 ( P<0 .0 5) ;高脂血症患者的年龄越大 ,病程越长 ,有合并症者听力下降越明显。结论 :高脂血症对听阈有明显的影响 ,且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蔡燕娟  夏荣  卢永田 《吉林医学》2013,(30):6375-63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纯音听阈测试的影响。方法:将行纯音听阈测试的2 04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 020例,用意大利BELL听力计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测试,干预组测试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完成纯音听阈测试796例,成功率为78.04%,干预组完成纯音听阈测试878例,成功率为8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纯音听阈测试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学龄前儿童纯音听阈测试成功率、准确率,缩短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9.
听力损伤评估及伪聋、夸大聋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伪聋、夸大聋诊断方法 ,对 5 0例 6 0耳先行纯音测听 ,再作ABR及声导抗测试 ,如二者结果一致 ,即可认为是真实听阈 ,如不一致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纯音测听 ,并取 0 .5、1、2、3KHz听阈平均值进行评估 ,小于 2 6dB者为正常 ,如真实听阈较首次测听听阈低 10dB以上为夸大聋 ,如首次测听异常 ,最后测听为正常者为伪聋 ;结果表明 :6 0耳中 5 6耳最后能测到真实阈值 ,占 93.33% ,伪聋 3耳 ,夸大聋 38耳 ,共占 6 8.33% ;认为纯音测听、ABR声导抗等测听法正确联合应用 ,对大多数患者均能测到其真实听力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收治 15 0例突发性聋 (突聋 )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影响突聋预后的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0例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10 5例 ,女45例 ;发病年龄以 2 0~ 5 0岁最多 ,其中最小者 10岁 ,最大者71岁 ;单侧突聋 12 3例 ,双耳突聋 2 7例 ;伴耳鸣 81例 ,并发眩晕、呕吐 6 1例 ;住院时间最长 5 0 d,最短 10 d,平均 2 3d。测试时有专人在隔音室内用 AS- 72型听力计进行纯音听阈检查 ,并用 0 .5、1、2 KHz的平均损失分贝数 ,将耳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和极度五级。诊断和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妊高征可以引起全身各器官病理生理变化 ,为探讨其对听阈的影响 ,作者对5 1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纯音气导测试 ,并与 42例正常孕妇作对照 ,观察了妊高征患者听力减退发生率 ,听阈与病程、病情程度等关系 ,旨在揭示妊高征听力减退的原因及发病规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对照组 :42例 ,年龄2 3~ 2 8岁 ,平均 2 5岁 ,孕 32~ 41周 ,无高血压、肾脏病、耳病史 ;妊高征组 :按全国妊高征协作组 1983年制定的标准 ,分为轻、中、重度 ,三组分别为 15、 13、 2 3例 ,年龄 2 0~ 34岁 ,平均 2 6岁 ,孕 2 7~ 41周 ,病程 3天~ 10周 ,均经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听力学特征,探讨年龄、病程与听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37例(47耳)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为观察组,选25例(50耳)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检查,并分析比较两组的0.125~8KHz频率气导听阔、0.25—4KHz频率骨导听阈、纯音气导听阈均值、纯音骨导听阈均值、气骨导差均值等纯音测听结果,以探讨患者年龄、病程与听阈变化产生的相关性。结果分泌性中耳炎组(观察组)78.72%(37/47耳)为传导性耳聋,21.28%(10/47耳)为混合性耳聋,其各频率气导听阈、0.5—4KHz各频率骨导听阈、纯音气导听阈均值、纯音骨导听阈均值、气骨导差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分泌性中耳炎组年龄与纯音气导听阈均值、纯音骨导听阈均值及气骨导差均值呈正相关(P〈0.01),病程与纯音气导听阈均值呈正相关(P〈0.05),病程与纯音骨导听阈均值、气骨导差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成人分泌性中耳炎除影响中耳传音机能外,对内耳也存在损害,患者年龄是影响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状况的重要因素,病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分析 1 992年和 2 0 0 2年我院精神分裂症 (SP)住院病人病时职业构成状况 ,1 0年间变化对比及各职业男女间差异 ,为SP住院病人药物和心理治疗及SP的预防提供资料。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从 1 992年SP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出 2 88人次 ,年龄 1 5-58岁 ,平均年龄 2 6.2岁 ,以 4岁为一组距 ,中位数年龄 2 3 .5岁 ,其中男 1 2 7人次 ,女 1 57人次 ,男女比 0 .81 ;从 2 0 0 2年SP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出 3 1 2人次 ,年龄 1 5-71岁 ,平均年龄 2 8.0岁 ,中位数年龄 2 5.2 0 ,男性 1 3 5人次 ,女性 1 77人次 ,男女比 0 .76;两组病例年龄、…  相似文献   

14.
我科从1990年10月~1993年10月,采用丹麦进口的Madsen602诊断测听仪,做纯音听力测试共计1150人次2300耳,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对耳聋、耳鸣、眩晕以及耳外伤患者进行纯音气、骨导听阈测试及阈上功能测试,包括短增量敏感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频听性稳态反应(MASSR)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纯音听阈的可能性,旨在观察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测试的正常值特点,进一步探讨骨导ASSR的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阂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对不能配合做纯音测听的患者行听力评估时提供客观参考。方法对20例(男10例、女10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骨导ASSR及骨导纯音听阈检查,记录0.5、1.0、2.0、4.0kHz反应闽及行为听阈,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骨导ASSR反应阈男组、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频率间骨导ASSR反应阈比较,4.0kHz较其它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5、1.0、2.0kHz三个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导ASSR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在0.5、1.0、2.0、4.0kHz四个频率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1、0.26、0.29。结论骨导ASSR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间只有在0.5、1.0kHz时有较好的相关性,高频的骨导ASSR与骨导纯音听阈差异性比较大,因此目前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评估高频骨导纯音听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正常人扩展高频听敏度 ,观察扩展高频听力随年龄增加的细微变化。方法 :用意大利Amplaid - 4 6 0型听力计 ,频率范围 8~ 18kHz。测试正常人 12 8人、2 5 6耳 ,17~ 5 0岁 ,男 92人 ,女 36人 ,其中17~ 2 9岁 90人 ,30~ 5 0岁 38人 ,12 5Hz~ 8kHz纯音各频率听阈≤ 2 0dBHL ,声导抗测听正常。以 5岁为一年龄段分 5组进行分析。结果 :1 正常年轻人 (17~ 2 9岁 )高频听阈总的趋势是随频率提高 ,听阈逐渐增加 ,出现率逐渐下降 ,在 14kHz以上频率更为显著 ;2 正常人 17~ 19岁、2 0~ 2 4岁、2 5~ 2 9岁、30~ 34岁、35岁以上各年龄组间 12、14、16、18kHz听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年龄增加听阈逐渐提高 ,高频听阈出现率逐渐下降 ,随频率增加各年龄组差距逐渐明显 ,14kHz以上频率最为明显。结论 :人耳的老化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随年龄增加听阈提高。频率越高受影响越明显。扩展高频纯音测听结果可反映耳蜗亚临床病理状态 ,有利于早期发现听觉感受器病变 ,可用于临床监测耳毒性听力损失和早期诊断梅尼埃病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的两种掩蔽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20例耳科正常青年人及109例有不同性质听力损失的患者分别用平台法和阶梯法掩蔽进行骨导听阈测试。结果:两种方法在0.25~4.00kHz各倍频的骨导听阈,最终掩蔽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台法测试时间【(14.0±4.0)min]较阶梯法【(12.0±3.9)min]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台法和阶梯法均为纯音听阈测听中获得骨导听阈的有效方法,二者各有长短,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听敏度正常的耳鸣患者的高频测听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频测听在听敏度正常耳鸣患者听力测试中的意义 ,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耳鸣的性质和发病原因。我们对正常人与听敏度正常的耳鸣患者进行了高频测听及耳鸣匹配测试。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正常人 30名 6 0耳 ,年龄 2 0~40岁 ,男 10名 ,女 2 0名 ,2 5 0~ 80 0 0Hz ,纯音听阈≤ 2 0dBHL。耳鸣试验组 44例 ,双侧耳鸣者共 88耳 ,年龄从 2 1~ 45岁。男 2 3例 ,女 2 1例。听敏度正常 (2 5 0Hz~ 8kHz纯音阈值≤2 0dBHL)。声导抗测听正常 ,无慢性耳病史及噪音接触史。(2 )仪器 :用德国SIEMENS SD5 0型高频听力计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内经临床症状、体征、鼻窦内窥镜及鼻窦CT扫描检查确定为鼻中隔偏曲患者2 4例为观察组,以健康成年人2 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年龄均小于30岁;均行双耳纯音电测听与声阻抗检测。结果:鼻中隔偏曲患者听阈提高,以高频区域的听阈明显(P<0 .0 5 ) ;鼻中隔偏曲可以导致低频气骨导差;鼓室阻抗图峰压负值增大,其异常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中隔偏曲可以导致听阈提高,中耳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对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36耳)常规治疗元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用电子喉镜经咽鼓管口逆向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约5mg,1次/2,a,共5次。在治疗开始前1d和治疗结束后3d,分别测试受治疗耳的纯音听阈,比较受损频率纯音听阈均值(PTA),下降15dBHL以上为有效。结果36例经治患者20例有效,16例无效,有效率为55.56%。治疗前PTA为(71.63±10.60)dBHL,治疗后为(43.07±12.33)dBHL,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咽鼓管逆行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可作为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再次挽救治疗的有效手段,也可以作为对激素治疗有禁忌证的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