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针刺结合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针刺组(70.0%).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针刺结合推拿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后VA、BA的Vm、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针刺组VA、BA的V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结合推拿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能有效改善VA、BA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性针刺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刺配合手法和针刺配合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率78.34%,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显效率61.66%,总有效率93.33%.两组在治愈显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配合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4.
针刺推拿结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45-145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推拿结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病40例为治疗组,并随机设针刺治疗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总有效率90%,治疗组与对照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推拿结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收效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葛根素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5例颈椎病椎动脉型眩晕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葛根素(天保康),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6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眩晕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74-76
目的观察电热针配合毫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热针配合毫针针刺组)和对照组(毫针针刺组)各50例,经过治疗3个疗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愈显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愈显率为55.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热针配合毫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定点复位手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定点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9.
杨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676-67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眩晕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盐酸培他司汀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培他司汀治疗。治疗20d后,观察121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该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盐酸培他司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微创小针刀疗法配合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研究,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微创小针刀疗法配合旋扳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眩晕、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并评价临床总有效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眩晕、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大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微创小针刀疗法配合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对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病情转归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淮海医药》2009,27(4):342-34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针刺配合牵引刮痧和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2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同时对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变化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D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D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牵引刮痧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脑血流速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客观评价三步八法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三步八法"治疗及针刺治疗,通过治疗4周,客观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为36.0%,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三步八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结论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三步八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该手法在临床应用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夹脊药物注射+TDP照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夹脊药物注射加TDP照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药物注射加TDP照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药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68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静滴及敏使朗口服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实验室检查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能够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患者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随机分为单纯推拿治疗组、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推拿治疗组3组,每组患者24例。其中针推组采用针刺风池、百会、颈夹脊4~7穴及颈项推拿治疗;推拿组、针刺组分别采用单独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对3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针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针刺组患者的83.3%和推拿组患者的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推拿与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较为有效的促使了临床疗效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点穴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牵引治疗基础上行点穴推拿治疗。两组患者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5次,总计1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2012年3月~2015年9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进行治疗,14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评价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3%(36/46),观察组评价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一使用身痛逐瘀汤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90例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门诊和疗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和对照组(牵引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和95.5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和71.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能够有效的改善或者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应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辩证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辩证推拿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13例,有效30例,显效19例,治愈16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31例,显效22例,治愈19例,总有效率为92.31%;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4,P=0.032)。结论采用辩证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卞容民 《上海医药》2014,(8):35+43-35,4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丁片(6.0 mg,3次/d)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