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总结5 a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其中采用翼点入路41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入路2例,应用显微技术从鞍区解剖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46例颅咽管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4例出现一过性尿崩,中枢性高热4例,癫发作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1例,均为高钠血症;死亡1例,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随访3个月~5 a,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38例,需生活照顾者7例,病理显示均为颅咽管瘤。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生长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利用鞍区解剖间隙是切除颅咽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总结5 a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其中采用翼点入路41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入路2例,应用显微技术从鞍区解剖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46例颅咽管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4例出现一过性尿崩,中枢性高热4例,癫发作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1例,均为高钠血症;死亡1例,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随访3个月~5 a,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38例,需生活照顾者7例,病理显示均为颅咽管瘤。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生长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利用鞍区解剖间隙是切除颅咽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颅咽管瘤全切除显微技术   总被引:41,自引:9,他引:32  
颅咽管瘤大都生长在鞍区或三脑室,与视交叉、颈内动脉、下丘脑、垂体柄以及垂体等重要结构有密切关系;肿瘤长大后可造成视力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以及梗阻性脑积水等严重后果。尽管属于良性肿瘤,但术后极易复发为其突出特点;行部分切除者,复发率几乎达到100%。全切除虽可降低复发率,但手术难度高,且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使得长期以来神经外科界对此一直有争议。近10~20年来,随着显微技术和手术入路的不断改进,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影像学特别是MRI的普及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章颅咽管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中肿瘤全切除30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全切者术后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1例获随访17月~8.1年,平均4.8年。效果良好者28例,需生活照顾者3例,MRI/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儿童颅咽管瘤有效的治疗措施;额颞-眶入路能明显缩短到达肿瘤的距离,能显著提高颅咽管瘤手术切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并发症和治疗结果,总结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体会.病人中男性居多,为58例(61.7%).88例(93.6%)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计75例(79.8%).手术经扩大翼点入路71例,经额下入路19例,经半球间-纵裂入路2例,经蝶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垂体功能低下及尿崩.随访2~5年;正常工作生活84例,生活自理4例,生活需要照顾2例,死亡4例.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鞍区颅咽管瘤采用翼点入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0例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该手术入路适用于有蝶鞍扩大靠近鞍底的肿物,即使有明显颅内扩展者亦可采用。本组病人手术前后均经CT、MRI等检查,3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另3例对囊性肿物进行部分切除及持久引流。1例经蝶窦入路未找到肿瘤,以后改行经颅手术。本组病人无手术后死亡,平均随访2.7年,情况良好。作者认为,合理地应用本手术入路可改善颅咽管瘤的神经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31.5岁,病程4个月至7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20例,视力、视野改变2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结合文献探讨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38例,手术全切除术23例,次全切除术12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放疗18例,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6例.本组31例获的随访6~42个月(平均29个月),19例工作、学习正常,4例1年后复发,2例死亡.结论 充分认识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正确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处理原则,是治疗颅咽管肿瘤的关键,术后给予放疗和伽玛刀补充治疗,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额底纵裂入路在切除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采用经额底纵裂入路和46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经额底纵裂入路与翼点入路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额底纵裂入路组44例患者的肿瘤全切除,全切率为83.0%;翼点入路组3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个体化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时我科从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颅咽管瘤患者,结合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效果和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翼点入路11例中,8例全切除,近全切除3例.额下入路3例,2例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前纵裂入路3例,经胼胝体入路6例,经终板入路4例,均全切肿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84.6%),血电解质紊乱(61.5%)和癫痫(15.4%).术后随访3~30个月,21例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增加颅咽管瘤手术全切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极大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分为4种类型:鞍内型、鞍上脑室外型、脑室型和复杂型。手术采用额下入路36例,前纵裂入路12例,翼点入路115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0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56例(83.9%),次全切除14例(7.5%),部分切除16例(8.6%)。术后出现尿崩症89例,其中暂时性尿崩症62例;视力恶化30例;手术死亡4例(2.1%)。术后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18例;GOS预后评分:5分150例,4分23例,3分5例,2分4例,1分4例。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影像学的进步、激素替代疗法的完善,使颅咽管瘤的疗效有了很大提高,但其远期预后、对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控制仍不令人满意,尤其在肿瘤的切除原则、手术入路的选择、术后放疗与否、垂体柄的保留等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分歧。1 颅咽管瘤的外科学分型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生长方式,Rougerie于1962年首先提出了颅咽管瘤的外科学分型,将颅咽管瘤分为5型:鞍内型、鞍内-鞍上向前扩展型、视交叉后型、巨大型、不典型型。1980年,Ciric将颅咽管瘤分为脑室内型、软脑膜下型、软脑膜外蛛网膜下型、蛛网膜内外型(哑铃型)、蛛网膜外型(单纯鞍内型)。1983年,Konovalov将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鞍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终板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视交叉后累及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位于视交叉后累及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终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4例.本组死亡1例.术后出现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前症状多数不同程度好转.23例随访3~7年,次全切除的病人中术后行伽玛刀治疗3例,随访期间未复发;拒绝放疗1例,术后16个月MRI示肿瘤复发.另19例肿瘤全切除病人随访期间均未复发.结论 经终板入路切除视交叉后累及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精湛的显微外科技巧可避免或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90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积极切除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积极切除治疗颅咽管瘤90例。62例次获全切除,37例次获次全切除。(其中9例为复发后再手术)。6例死亡。74例随访0.5 ̄9年。肿瘤复发9例。本文讨论了手术技术与手术入路。本组活验表明,首次手术全部切除肿瘤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纵裂人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前纵裂人路手术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颅咽管瘤2例。分析其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13例。垂体柄保留37例,切除6例。术后视力恢复或好转32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并发症:多饮多尿9例,其中一过性尿崩症5例;电解质紊乱6例;颅内感染1例。本组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32例随访6。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前纵裂人路能很好暴露手术视野,对脑组织损伤小,是手术切除中线生长的颅咽管瘤安全、有效的手术人路。但术前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颅咽管瘤经蝶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蝶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适用起源于鞍底的肿物或向鞍上扩展者。作者回顾性总结了18例颅咽管瘤的诊断方式、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方法:本组均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手术采取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两种方式行肿瘤切除术。结果:9例肿瘤获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其余5例为部分切除,无术后死亡。15例获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期为3年1个月),有12例(80%)恢复良好,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复发,需行再次手术、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结论:对颅咽管瘤选择合适病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32例颅咽管瘤,常规或扩大翼点入路14例,额下入路3例,额皮层切开经侧脑室-室间孔和额下联合入路5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胼胝体-穹窿间和额下联合入路2例,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全切的关键.对于Samii分型Ⅰ、Ⅱ级应用额下和翼点入路;Ⅲ~Ⅴ级(无扩展)采用经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窿间入路;Samii分型Ⅲ~Ⅴ级(有扩展)的肿瘤可通过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联合额下入路、经额皮层造瘘-室间孔入路联合额下入路或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均能达到全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右翼点入路163例,经胼胝体前入路5例,经翼点-胼胝体前联合入路7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49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出现尿崩127例,发热40例,电解质紊乱94例。142例随访1个月~10年,复发28例;按GOS预后评分,5分118例,4分8例,3分12例,1分4例。结论颅咽管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强调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少数难治性颅咽管瘤治疗困难,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颅咽管瘤是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鳞状上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主要发生部位为鞍上区,少数位于鞍内。由于其生长方式及特点,开颅手术一直是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颅咽管瘤分型认识的不断深入,经蝶窦入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采用,并且体现出开颅手术所不具有的各种优点。本文就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