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获得性红细胞酶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荐的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0包括难治性贫血(RA)12例、环状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1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3例、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3例和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4例的红细胞酶活性:丙铜酸激酶(PK)、醛缩酶(ALD)、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腺苷脱氨酶(ADA),其均值与  相似文献   

2.
全血细胞减少19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2例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分析。病因26种,依次为急性白血病(AL)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5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5例,其他病种55例,AL中以急性早幼业细胞性白血病(APL)居首位,MDSK难治性贫血(RA)最多(76%)。巨幼贫以老年患者居多,骨髓粒、红、巨核三系均有巨幼变。AA均有进行贫血、出血与发热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2,30(2):71-7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 (或祖细胞 )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 ,常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引起周围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MDS为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难治性血液病 ,平均发病年龄为 4 0~ 60岁 ,容易演变成白血病。现将MDS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介绍如下。1 分类与诊断标准1.1 法、美、英协作组分类法 (FAB分型 )根据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数量分为 :(1)难治性贫血 (RA) ;(2 )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RS) ;…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血细胞形态变化异质性较大 ,诊断上容易引起混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5年 3月~ 1999年 11月确诊、并具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MDS143例 ,现将其首次住院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旨在归纳出MDS临床表现及病态造血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线索 ,以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 1982年FAB协作组提出的关于MDS的分型及诊断标准的建议[1] ,本组 143例病人中 ,难治性贫血(RA) 6 0例、难治性贫血伴铁粒幼细胞增多 (RAS) 10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的反应程度,探讨骨髓铁染色在两种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用铁染色法对20例正常人、31例RA患者,32例CAA的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外铁阳性等级,铁粒幼细胞阳性百分率,铁粒幼细胞比率,环铁粒幼细胞的阳性百分率的检测。结果:正常人、RA和CAA患者三组之间细胞外铁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铁粒幼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6.
蟾黄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伟  吴红 《河北医学》2002,8(5):454-45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异质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 ,是白血病发生前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阶段。MDS其病理机制不清而治疗效果差。我科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自拟方药制成蟾黄胶囊治疗MDS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以国际FAB分型标准[1] 。难治性贫血 (RA) ,血象 :贫血偶有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及粒细胞形态可有异常 ,原始细胞无或 <1%。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并有病态造血现象 ,很少见粒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现象 ,原始细胞 <5 %…  相似文献   

7.
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17例分析周丽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宁530021)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较少见的一型,国内文献单独报告不多,现将我科1987年以来收治的17例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证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为白血病的高风险性及细胞学特征。方法:对133例MDS进行一般分析;并对转归为急性白血病(AL)患者转化前后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有18例转化为AL,转化率13.5%;该18例在MDS阶段以二系减少、三系减少各点44.4%、50.0%,而转归AL后分别占27.8%、61.1%。转化为AL前后均有明显的病态造血;骨髓粒、红系早期幼稚细胞在各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细胞遗传学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H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 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114例MDS中49例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占42.98%,其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生异常(RAEB)-Ⅰ、Ⅱ型染色体核型异常所占比例较高。单纯数目异常核型改变+8检出频率最高,随访68例中有14例转白血病,转化率为20.59%,核型异常者及IPSS评分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几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及IPSS积分低危组(P < 0.05)。 【结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各亚型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细胞遗传学在MDS 的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流式细胞仪(FCM)DNA单参数和DNA/膜抗原双参数法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和10例良性血液病病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进行了研究。MDS骨髓细胞G0/G1期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G2)/M期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G2)/M期细胞中CD2+细胞比例在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较难治性贫血(RA)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认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临床、血液学和骨髓病态造血的特点。方法 对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确诊的 75例MDS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5例MDSFAB分型难治性贫血 (RA) 46例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 (RAS) 4例 ;按WHO 1997新诊断标准真正RA(包括RAS 2例 )仅 8例 ,有 3 9例属于“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 (RCMD)”范畴。 72例 ( 96%)和 3 9例 ( 5 2 %)患者分别有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 ,2 2 .6%患者在外周血片可见到有核红细胞 ,16%见到幼稚粒细胞 ,2 .6%见到小巨核细胞 ;T细胞亚群显示明显异常 ,骨髓中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明显减或缺如。 2 5例患者染色体检查 12例检出异常核型 ,以5q 和t( 8;2 1)平衡易位较常见 ;复杂核型多见于MDS RAEB或RAEB t患者。骨髓中红、粒巨幼样变分别占 2 7.3 %和 2 4%,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占 3 0 .7%,骨髓活检示幼红细胞岛和未成熟前体粒细胞位置异常 (ALIP)现象分别占 3 3 .3 %和 5 2 .8%。RA和RAS采用雄激素为主的治疗 ,62 %( 3 1/5 0 )血红蛋白有所提高 ,RAEB和RAEB t大多转化急性白血病。结论 应加强对WHO分型新标准的认识 ,骨髓病态造血特别是ALIP和小巨核的检出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能反映  相似文献   

12.
Chen SC  Jiang B  Da WM  Gong M  Guan M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711-2715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 分析CsA治疗33例MDS,其中难治性贫血(RA)24例,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S)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7例.给药方法新山地明3~5 mg·kg-1·d-1,分2次服用.疗程中根据CsA血浓度和疗效调整剂量,疗程3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3个月时,按MDS国际工作组评价标准,可评价的32例患者总血液学改善率18/32(56.3%).随访结束时,中数随访期14个月,自然病程改变4例(4/32)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血液学改善16例,总有效率为20/32(62.5%).结论 本文证实了CsA治疗RA、RAEB型患者有效,对于增生低下和增生活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有效,治疗有效患者生存期较无效患者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evaluatewhetherhypermethylationofcalcitonin(CT)genecouldserveasatransformingsignalof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 ,MDS)血清铁蛋白检测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 (radio immunityanalysis,RIA)对 6 1例MDS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检测 ,并进行追踪随访观察。结果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withringsideroblasts,RAS)、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withexcessofblasts,RAEB)、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withexcessofblastsintransformation ,RAEB T)、慢性粒 单核细胞白血病 (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 ,CMML)中血清铁蛋白 (serumferritin ,SF)均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 ,RA)中有 7例的血清铁蛋白升高 ,最高值为 2 30 μg/L ,但无一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但是RAEB、RAEB T的SF均大于 4 0 0 μg/L ,差异有显著性 ,尤其是RAEB T的SF最高值达 92 0 μg/L ,且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死亡率高达 83.3%。死亡组和转化为AL组的SF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MDS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呈正相关 ,且与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血液学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37例MDS进行核型分析。按FAB分型:难治性贫血18例(占48.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3例(占25.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6例(占16.2%)。结果37例MDS中16例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占43.0%),数目异常4例,结构异常5例,数目及结构异常7例;1例出现核型演变。结论细胞遗传学在MDS的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鉴别要点。方法 比较24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5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CAA组出血及三系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RA组,网织红细胞相对值MDS-RA组明显高于CAA组;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CAA组增生程度低下以及巨核细胞减少和消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0-RA组,而MDS-RA组病态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MDS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资料中收集的难治性贫血(RA)20例、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2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1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6例分别进行化疗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各亚型的转归情况,以及外周血常规变化。结果 40例MDS患者中,基本缓解12例,明显进步10例,进步7例,无效11例。其中,11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占27.5%,从诊断MDS之日起转化为AL的平均时间为23.4个月。RA型血红蛋白[(69.3±23.4)g/L vs(52.6±20.1)g/L)]、白细胞数[(3.5±1.3)×109/L vs(2.2±0.5)×109/L]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RAS[(4.7±2.1)×109/L]、RAEB[(5.4±2.6)×109/L]、RAEB-T[(14.2±7.0)×109/L]的白细胞数明显高于RA[(2.2±0.5)×109/L](P<0.01),但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的治疗效果及转归与其亚型有关,对MDS进行治疗应根据各亚型患者的年龄、转归情况、骨髓病态造血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上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12例MDS患者骨髓上清的SDF-1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MD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患者骨髓上清的SDF-1α水平明显低于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MDS患者骨髓上清的SDF-1α水平和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85,P=0.046),并和其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积分呈负相关(r=-0.657,P=0.02)。但MDS患者骨髓上清的SDF-1α水平和其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浓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MDS患者SDF-1/CXCR-4系统存在着异常,检测SDF-1α水平是否有助于MDS的诊断、了解发病机制、判断其预后及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CD1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
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测定31例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RAEB)、1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
以及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CD133+细胞和CD34+/CD38-细胞比例,对比分析CD133及CD34/CD38在不同亚型
M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在RAEB型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CD133阳性细胞平均占6.75%,RCMD患者平
均占1.41%,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占2.70%,RAE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再障对照组与RCMD组之间无显
著性差异(P>0.05);CD34+/CD38-细胞比例在3组中均小于1%,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133在MDS
的进展类型RAEB患者骨髓细胞中高表达,CD133有助于RAEB分型诊断;而CD34+/CD38-标记在MDS分型诊断中并无
价值。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an J  Chen ZX  Wang W  Cen JN  Xu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60-1264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因表达谱,试图发现与MDS发病相关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改变。方法 应用含500个基因克隆的定制cDNA芯片分析10例MDS患者(4例难治性贫血、1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4例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和1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转化型)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的转录谱,并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5个基因在50例MDS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5例以上MDS患者中均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共有95个,累及细胞生长和分化调控、细胞周期调节、信号传导、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聚类分析将不同阶段MDS患者分在两个组内,同时也将1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与其他难治性贫血聚在2个独立的亚组。半定量RT-PCR揭示5个所选基因中3个基因(60%)的表达水平与芯片结果一致;RNA螺旋酶相关蛋白(RNAHP)、G1/S期转化因子(GSPTI)和DNA损伤诱导的转录因子(DDIT3)在MDS患者与正常对照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态势。结论 MDS患者BMNC具有其内在的分子性质,检测DDIT3和RNAHP等基因的表达可能对MDS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