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参考国外近期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国内现有实验条件,建立起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有关影响因素及其实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基层开展对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的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李斯特氏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疾病菌。现在我国尚未建立从食品小分离、鉴定该菌的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国际间有关的分离、鉴定方法,建立了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的方法,简称CCITI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已知菌进行分离、鉴定,其灵敏度高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1987年颁布的方法;检出时间为6~7天,比FDA方法减少了4天。使用CCITI方法,在水产品、奶和奶制品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和英诺克李氏菌,并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李斯特氏菌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斯特氏菌(Listeria,以下简称李氏菌),特别是单细胞增生核李氏菌(L.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单增李氏菌)是一种人畜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及孕妇流产等,且死亡率极高,可达30~70%。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们食用的肉、奶、  相似文献   

4.
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捷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4):550-552
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是由单核细菌李斯特氏菌引起的,自1926年Marray等从兔和豚鼠的肝脏中分离现该菌以来,有关该菌报道不断。尤其是该菌被证实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十年以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报道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脑膜炎、败血症等,死亡率达高30以上[2]。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人类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的报道,人散在病例和动物食物中毒已见报道[3,4],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存在较为广泛,且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氏菌的分离培养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制的李斯特氏菌鉴别用培养基(PTB)经与TSA-YE,PAL,CAM培养基比较,细菌繁殖快,菌落易识别,成分来源方便,制作简便。配合25℃环境培养,可在基层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查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a简称L.M.)的污染情况,于1996年5月至1997年4月间,抽取六类食品309份,经国家标准方法增菌、分离鉴定和应用APILISTERIA试剂盒快速法(简称API法)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斯特氏菌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L.monocyto-genes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关注和公认。1926年Marray等首先在患病和未感染的健康的实验豚鼠和兔子中成功地分离到本菌,明确地描述了与动物流行病有关;1929年Nyfeldt首例报导了人类作为传播媒介的  相似文献   

8.
<正> 李斯特氏菌病是由李斯特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自发现以来已从人和40多种动物的粪便中以及土壤、蔬菜、污水和环境标本中分离到了该菌。该菌生存力较强,可在1—45℃的条件下生长,能抵抗25%的Nacl。并能在原虫体内生存和繁殖。野生和家养的动物被认为是该菌的携带者。10~2——10~3个细菌即可感染人类,尤其是对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其死亡率为30%左右。由于分离污染较重的标本和慢性感染的标本较为困难。因此许多  相似文献   

9.
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带菌者检查,是食品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近几年,在白山市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检查中,带菌者的阳性检出率很低,1994年沙门氏志贺氏菌的阳性率仅为0.08%。为了提高阳性检出率,我们在原检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把可疑的菌制成浓混悬液,阳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李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的致病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FDA、WHO等组织都相继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或规定相应的策略去预防和控制该菌的污染、传播。近几年来,许多国家报道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到李氏菌或因食品污染李氏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例,为此李氏菌成为新的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已引起了食品卫生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国际上已将此菌列为九十年代的食品四大致病菌之一。为了解该菌在国内食品中的污染状况、分布特点及血清型别,建立各种快速鉴定方法,防止食源性李氏菌病的暴发,卫…  相似文献   

1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快速检测(PCR)方法.[方法]用PCR特异性检测方法,根据Lm的inlA、 plcA、 plcB、 hlyA基因设计4对相应的引物,检测不同浓度Lm纯培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标准菌株的纯培养物以及Lm模拟污染的牛奶样品.[结果]Lm扩增出4个相应的产物(分别为255bp、 129bp、 260bp、 234bp),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菌株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的片段,其中inlA基因最低检出限为25.5μg/ml,其他3对引物最低检测限达2.55μg/ml.对模拟污染的牛奶TSBYE增菌培养液用PCR检测,只扩增出3个相应基因的产物(plcA、 plcB、 hlyA).[结论]扩增plcA、 plcB、 hlyA基因的PCR法对Lm的鉴定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和易操作等优点,可用于食品的Lm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作者调查了柏林零售深冷动物性食品的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情况。检样共122份,做细菌学检验前贮存于-18℃。定性检验参照美国农业部方法(1988年)与食品药物管理局方法(1987年),并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做平行冷增菌(Gray法)。增菌肉汤(EB1,每升含15 mg吖啶黄素)225 ml。取100 g深冷样品于4℃在冰箱中化冻4小时,粉碎,取25 g加入100 ml EB 1,搅拌1分钟后加入其余125 ml EB 1。于35℃培养24小时后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红结 《肉品卫生》1996,(11):28-31
李斯特菌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其中尤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最为重要。本菌可引起多种畜禽和人类的严重疾病,人畜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变化和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家禽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坏死性心肌炎及坏死性肝炎。畜禽感染后除骡、驴病死率较低外,马、牛、羊、鸡、兔、猪和犬等均有较高的病死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 2 0世纪 40年代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公认。由于其可导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 ,病死率高达 30 %~ 70 % ,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食品 ,引起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 (Food borneListeriosis) [1] ,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并开展相应的研究 ,现将李斯特氏菌在食品等环境中的分布、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对环境的抵抗力、检验方法和李斯特氏菌病预防等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 …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88~1990年共检验了3027份乳酪样品。1988年和1989年的细菌学检验参照食品药物管理局(FDA)1986年的方法,于乳酪表面取样25 g,匀化后加于225 ml增菌肉汤胰蛋白胨大豆肉汤(Oxoid)。该肉汤中含酵母浸膏(6 g/L,Merck)、萘啶酸(40 mg/L,Sigma)、吖啶黄素(15 mg/L,Sigma)和环己酰亚胺(50mg/L,Sigma)。于30℃培养24小时后,同时进行稀释增菌培养(以1:100的比例稀释)。未稀释的增菌培养物分别于增菌培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李斯特氏菌感染症在世界各国有很多报导,也引起食品卫生界的广范重视,为了探讨李斯特氏菌在食品卫生上的意义及危害程度,在我国饮食条件下造成重大危害的可能性,提出防止大规模感染症发生的措施,本文对近年来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等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培养基中,选择性增菌培养基(Modified Mcbride Agar,简称MMA)是最常用的一种,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检出率。本文通过使用标准菌株及其热损伤菌的回收实验对不同配方的影响成分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了经本室改良的MMA和其它干粉培养基的实验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晓庆 《江苏预防医学》2000,11(1):83-83,79
李斯特氏菌属 (Listeria)有 8个菌种 ,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伊凡若夫李斯特氏菌 (Listeriaivanovii)、无害李斯氏菌 (Listeriainnocua)、韦尔西梅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welshimeri)、西李杰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seeliger i)、脱硝化李斯特氏菌 (Listeriadenitrificans)、灰色李斯特氏菌(Listeriagrayi)、缪雷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urrayi) [1] 。引…  相似文献   

19.
李斯特氏菌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引起食源性疾患的病原菌之一。在欧美国家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暴发的报道日渐增多,如1985年美国加洲发生了一起因食用被污染的墨西哥式奶酪而引起的李斯氏菌病爆发,181人发病,50余人死亡。法国1984-1986年李斯特氏菌病发病率由11.3/百万上升至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21日晚,济宁市任城区某村因婚宴发生食物中毒。任城区卫生防疫站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严格按照食品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