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经脉"阳经长,阴经短"是王富春教授提出的经络理论观点.从阴阳属性,经脉循行,所属腧穴和原穴以及古代文献四个方面来阐述其理论观点.以此推动经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天文理论认为“天人相应”,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分析后发现,古代天文学中的历法、星占等理论与经络和腧穴系统的构建及运行密切相关。古代天文理论指导构建了经络和腧穴系统,并用于解释经脉循行、腧穴命名,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经》有关内容的研究和考证,探讨中医诊脉方法和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沿革。认为诊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由遍诊十二经脉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同诊法到独取寸口法的过程,这些变革都是为了适应临床诊病的实际需要而发生的。针灸取穴方法则由各自独立存在的、只考虑刺灸的特定点(腧穴)而不考虑经脉的定位方法(即刺灸腧穴法)和只考虑经脉而不考虑腧穴的定位方法(即刺灸经脉法)互相融合而成为循经取穴方法,这一过程说明经络理论来源于针灸治疗实践,而经络学说的形成又促进了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经脉与脉诊的早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医理论的形成阶段,脉依诊察之脉与经脉之脉是同一所指,所以一些脉诊方法与经脉有密切关系,而经脉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诊治原则和方法等也都与脉诊相关。认识经脉与脉诊的这种关系,是正确理解、阐释经络理论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论述腧穴配伍理论在《内经》中的体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分析《内经》有关腧穴配伍的文献,引述与腧穴配伍有关的阴阳、五行、经络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作为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使得腧穴配伍理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见病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方案。[结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认识针灸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治疗范围、增加疗效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络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支节” ,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 ,以行其气血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 ,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 :“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多年的针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针灸学》课程的主要困难有二:一是中医经络理论抽象,经络循行路线复杂,文字深奥,不易理解;二是针灸腧穴繁多,难以熟记其定位及主治。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很好地进行针灸教学。现就如何搞好经络腧穴理论教学,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教正于同道。1 讲授经络学时,善用图表形式,既简单明了,又突出重点1.1 在讲授经络总论中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时,笔者以人体上、下肢的内侧、外侧及其前、中、后缘,用图表来钩画出手、足三阴三阳经的排列顺序,予以学生一个清晰的经脉分布轮郭。(见下图)四肢…  相似文献   

8.
经脉分支,与经脉的循环分布,功能表达密切相关,其形成过程可分为简帛医书与《内经》两个主要阶段。早期的经脉分支数量有限,具有说明经脉分布与病候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灵枢·经脉》中分支的大量增加,与临床的直接关系不明显,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理论的完善,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区别经络学说的理论阐释作用与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是21世纪经络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总结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思路,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是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的核心和神经连接组学的功能结构基础,从而继承、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新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道路,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当脏腑、气血状态发生改变时,会使穴位出现力学、热学、电学等信息的改变。脾脏功能的盛衰直接影响经脉中气血的充盛和运行,脾虚证同样会出现腧穴信息的改变。建立经脉气血运行的客观化半定量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研究脾虚证本质,将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脾虚证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微纳传感器的诞生,突破了传统传感器的不足和局限,以其高灵敏、多功能等优异性能,集成、阵列、微型、智能和便携等优异特点,使得生命信息、腧穴信息连续、动态、实时、原位检测成为可能。文章阐述了现有经络腧穴信息检测技术的局限,将微纳检测引入脾虚证患者的经络腧穴检测,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认识脏腑生命活动规律的思维方式,即"象思维",其与经络标本、根结理论及五腧穴的命名均有密切联系。根结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五腧穴理论,而井穴作为五腧穴位于肢体末端的第一个穴位,是十二经脉阴阳交会、气血流注的起点,其概念的形成、定位及主治功效的确定必然受到"象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关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联络、病候主治范围、腧穴功能特点在祖国医学经典中早有论述。心脑相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古代医家对心和脑相互关系的总结概括。该文旨在探讨心经、心包经与心脑相关理论联系,以及两经在心脏、脑部疾病方面的主治特点,从而进一步证明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特异性联系,丰富经络学说的内涵,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滑寿是元末明初卓有成就的医家,撰著《十四经发挥》和《难经本义》,其针灸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将任督二脉与十二正经合论为十四经,首次提出了"十四经脉"的概念;明确了经络与脏腑的关系;丰富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理论;厘定腧穴657个,绘制经穴图谱16幅,编写腧穴歌诀;注释《灵枢·经脉》和《难经》,训释名物,多有新意。其针灸学术影响从古至今,且远及日本和朝鲜,为针灸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针灸治疗中经脉、腧穴选取的特点和规则,为缺血性中风患者针灸治疗措施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World Public Library(世界公共图书馆)、加拿大AMICUS学位论文资源网站建库至2019年6月,有关缺血性中风的研究通过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对提取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包括经络、腧穴等部位的应用次数、频率进行整理分析,频数分布分析选择KruskalWallis H检测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检验方式;腧穴类别区分的距离为欧式距离平方法。结果共纳入542篇文献进行研究选取资料中应用最多的治疗措施为体针(毫针)。对穴位研究发现,共涉及234个穴位,累计应用频次为5942次,涉及头颈部、躯干以及四肢3个部位的穴位,四肢穴位频数占比为明显较高;对应用的穴位进行归经分析发现经络-腧穴选取次数最多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对腧穴应用数量统计分析发现足太阳膀胱经应用数量最高;对腧穴配伍关联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谷-足三里关联系数最高。对应用的穴位进行归经分析发现经络-腧穴选取次数最多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对腧穴应用数量统计分析发现足太阳膀胱应用数量极高;对腧穴配伍关联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谷-足三里关联系数最高。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不同术者所选取的腧穴均存在独有的规则,可广泛用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探本溯源,对经脉的源流、概念进行分析,理清经脉、经络、脉络概念,提出经(气)络与脉(血)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经脉理论,纠正了认识错位的概念,从而完善了中医经脉理论。  相似文献   

16.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居易教授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传承工作站专家,他于1956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学习,已从事针灸工作50余年。他勤于思考,尊崇经典、发扬经典,在国内外针灸界都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在临床工作中,他以经典针灸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经典针灸理论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王教授解析、发展了经典针灸理论,在经络腧穴结构、经络诊察、经络气化、症候结构、辨经选经、配穴应用、针刺手法等方面都阐发详尽并有验于临床。本文仅将其对经络腧穴结构和经络诊察的认识及临床实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柳青 《中医学报》2016,(8):1117-1119
经络学说起源于循经感传导,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黄帝内经》。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本是一家学说,即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发展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经脉学阶段,这个阶段从发现循经感传导现象到形成以经脉循感线为基本架构。第2阶段是穴位的确定和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从经脉循感线起点,到灸疗部位,经过炊灼孔窍,最终确定和形成穴位。从循经感传线路到穴位的确定和形成标志着经络学说从现象观察到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再实践再总结最终形成基本完备的经络学说体系,指导临床医疗实践。第3阶段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与循经感传导线路相对应的组织器官,依据解剖的结果而形成血脉论。由此可见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非常清淅,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络学说是针灸疗法运用的产物和理论基础之一,它揭示了古人认识人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最易感觉到的现象。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客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络及六经皮部等,其中以十四经脉统领全局。现代研究也大多是从寻找经络这种线型联系入手,但较难找到经络线的物质基础,可见经络线并不能充分反映经络学说的实质,反而会使人们的思维受到极大的约束,阻碍人们去进一步研究经络学  相似文献   

20.
"十一脉"经脉模式是古人在"天六地五"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古典经脉模式,此模式与当今盛行的"十二脉"经脉模式不同。五输穴向心流注的形成是在"十一脉"经脉模式下,古人将四肢散在的经验有效处、脉动处、肢体末端、体表凹陷处整合在一起,向心性流注,根据"天六地五"思维模式,即阳经腧穴有六,阴经腧穴有五。古人的"时空一体观"与"天六地五"赋予了五输穴在经脉理论中重要的地位。两种经脉模式各有其深远意义,目前无法有效融合,作为针灸从业者都应知悉,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