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对于自然界来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当人的意识状态与自然之道的无极化统一场势性质相接近、相同一的时候,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状态时,人的生命自组织状态会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实现生命活动的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使生命系统与大自然逐步达到最大的统一与和谐,而这种意识状态就是恬淡虚无、知而不辨、混混沌沌、无思无虑的状态。《庄子》把这一修道以养生的过程称之为“修混沌术”。中医命门学说是传统修道养生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混沌学原理相通相契。对命门学说与混沌学内在关系的深刻揭示,不仅对现代人养生康复、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生命哲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庄子的价值天平是向生命的彼在倾斜的,同时又需要对此在的现实进行把握。因此,对于现实生命的调适显得非常重要。以词语学意义上的“生”为论述切入口,从命令、命运、天命、生命四个层面对“生”、“命”的生命伦理学意义进行剖析。进而演化出庄子生命伦理学静态层面上生命的始终问题,在庄子的境遇里,生是适时,死是顺应,生死本同一;在动态意义上,实际是无始无终的。在庄子生死同一的理念坐标里,直接提出安顿性命之情的主张,从而形成自化自生的生命模式。遵循这一逻辑理路,展开对庄子生命哲学的运思,昭示了庄子“我思我不在”的生命伦理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得意忘形赋     
得其真“意”忘其“形”体,这是两千年前道家学者庄子在《庄子.外物》中以哲人的睿智阐释的“得意忘形”。他认为,人应该高蹈精神,在物欲奔逐的世间以“外化内不化”的态势把握生命的真谛而不是盲求外在的形,庄子的话让人醍醐灌顶。今天,我们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在追形忘意的浮躁环境中,把握生命的真意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中国艺术意境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或“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真正的美学性质。它不仅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 ,使他们从中汲取永不枯竭的生命饮料,而且为中国古典艺术形成整体的、时空自由的意境特点确定了审美心理原则。受庄子(包括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艺术总体趋向于一种宝贵的纯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巨匠,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庄子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养生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其思想观念闪烁着中国古代先人的高度智慧,研究庄子的养生观对现代人的健康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豆“少私寡欲”、“缘督为经”的养生观庄子从同生死、齐万物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生命是由自然变化所产生的,既然自然的造化赋予人以生命,人类就应该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庄子·大宗师》开篇就指出:“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  相似文献   

6.
《庄子》一书从生命本身出发来思考和体悟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为了达到“真人”这一理想人格,除了改变认知、实现精神的超越外,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和持守等特殊的修炼方法。故从健康心理学理论对其追求理想人格的理论与方法作浅显的分析,来探索人类自我调节心身,获得心身自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哲学与诗学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交感生成思想.“阴阳”之气的氤氲化生被用以说明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心物感应构成和以“气”为主的诗性思维特征.“气”可以说是古代诗学诗性感知的生命基础,从“气”这一概念入手研究中国诗学之生命意识与心物感应构成思想,对准确把握中国诗学核心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对于自然界来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当人的意识状态与自然之道的无极化统一场势性质相接近、相同一的时候,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状态时,人的生命自组织状态会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实现生命活动的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使生命系统与大自然逐步达到最大的统一与和谐,而这种意识状态就是恬淡虚无、知而不辨、混混沌沌、无思无虑的状态。《庄子》把这一修道以养生的过程称之为"修混沌术"。中医命门学说是传统修道养生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混沌学原理相通相契。对命门学说与混沌学内在关系的深刻揭示,不仅对现代人养生康复、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生命观消解了生命神圣论,主张以安时处顺、恬淡自然的态度提高生命质量;提醒人们应该清醒意识到生命的极限,反对对生命进行“遁天倍情”的妄为之举。现从庄子的生命观出发,将使解决这一伦理难题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续 2 0 0 3年第 2期 )4 生命整体与自然生命整体与自然 (天时地理之合 )的协调 ,今称之为人天观。古谓之曰 :“人生于地 ,命悬于天 ,天地合气 ,命之为人。”又曰 :“天复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把生命整体作为宇宙整体的一部分来研究 ,开创中国人天观的认识论基础 ,庄子曰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生命整体与自然相应则“万化安” ,“百骸理” ;逆之则六淫 ,“先自经络流入 ,内合于脏腑”(《三因极一方论》) ,疾病丛生。研究整体与自然的关系 ,是…  相似文献   

11.
对全国政协监督指导、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举办的“明明白白看病”推荐“百姓放心医院”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始终坚持为老百姓谋利益是本次活动的根本宗旨;广泛性、群众性、针对性、自觉性是本次活动的显著特点;增强了服务意识,改善了医患关系,实现医院与患者双赢,是本次活动的主要成效;公开、公平、公正的做法是本次活动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唐寅的一生在文人中具有典型性 ,他的诗歌透露出潜藏的内在情感矛盾和生命意识的涌动。壮志的难酬使其诗歌中充满了“时光易逝 ,人岂永存”的紧迫意识 ;仕途的不幸导致了其佯狂自污的叛逆生活方式的选择 ;但对世俗享受的执着和永不放弃却是其人生追求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3.
莫慧  周跃芳  王挺  何苗 《中医学报》2021,(5):952-955
《黄帝内经》中"神"从产生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精、神、魂、魄,是"父母之精"相搏后直接产生,与意识、感觉、反射等有关,为"神之灵";第二层次为意、志、思、虑、智,是精神魂魄在"心"的"任知万物"基础上,不断记忆、强化、忖度、思虑、谋划,不断认知事物及思维深化的过程,为"神之用";第三层次为情、欲、好、愿,是万物、社会、文化的认知上"心性之动"的产物,是情绪、情感、需求范畴,为"神之别用"。"神"系统活动是以"神"为基础演变形成,包含生命力、精神、意识、认知等多个内容。"神"系统活动三个层次的区分与归类对理解"神"与"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治疗与养生方案,对治疗身心疾病及养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是反映先秦时期科学文化的重要文献。源承老、庄、孔、苟等诸子之说,作品深刻地展示了先秦社会传统养生学说的核心思想,其中“法天顺时”、“知本去害”、“顺性贵生”、“胜理归朴”等观点尤具代表性,作为一种深邃的精神和思维特质影响了后世养生的学说和实践,对人类养生保健仍具现实指导价值并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辟谷原为道教求仙方术,古无平人辟谷养生依据。《内经》《难经》均明示"平人绝谷"神无所养则七日而亡,古医籍中辟谷与养生分列别论,道医认为平人辟谷易致病夭寿。食气辟谷无成功实例和理论依据,"气满不思食"原指脾虚气滞纳呆之证,后被道教转指为内丹术"止念"法中意志修炼。服饵辟谷方制作无章法且安全性堪虞,但其中甘味超八成及谷物、补益药并用或为"气满不思食"真正原因。辟谷背离传统中医学"谷肉果菜""五谷为养"古训,违反现代营养学"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原则,似难具备成为中医养生方法和特色诊疗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代人类社会所出现的诸多困境和挑战,归根到底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问题,即人类陷入了精神危机,受工具理性支配的学校所培养的只是“单向度的人”,这样的人,极可能是失落精神幸福的人。因此,必须重视教育导向人生精神幸福的现实意义,明确教育是个体精神至善、至上的成长过程,在教育中将人生目的导向于求乐避苦,导向于审美以形成人生美好心境;着眼于教育主体尤其是教师的自我实现,努力实现教育过程所具有的自足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导向人生的精神幸福。  相似文献   

17.
信道体真的宗教精神、重人贵生的价值取向和我命在我的主体意识,始终是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而清静自然、趋利避害、阴阳平秘、形神兼养、天人和谐则是道教修炼普遍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年来以古代和近代历史为题材的国产电视剧 ,大多将历史当作一种消费品 ,使历史剧变成现代社会中一种被商品化了的文化消费。这种“消费历史”观为电视历史剧埋设了“欲望化”、“非历史化”、“低俗化”等文化陷阱 ,导致近年来国产电视历史剧人文精神的陨落、现代意识的颠覆和审美内涵的消解。它们或则采用“借尸还魂”的伎俩 ,不遗余力地宣扬皇权思想和奴才意识 ,表现出复古倒退的倾向 ;或则用所谓“现代意识”解构和颠覆历史 ,借“历史正剧”之名 ,行非历史化、反历史化之实。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9.
汶川5·12大地震使人们感悟生命的轻重善恶;触动人们反思对生命的认知和行为。阿尔贝特·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揭示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敬畏生命,阐述善的本质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敬畏生命,倡导生命在危难之际的休戚与共精神,批判物欲膨胀、盲目的利己主义和局限的职业观导致对敬畏生命理念的背离,对于我们领悟敬畏生命的理念在文化、人性和行为中应有的价值、走向对敬畏生命理念的觉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南洪北孔”的洪和孔尚任 ,是清代剧坛的一对双子星座。他们的两部各具风采的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 ,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 ,从时代精神到现实意义 ,从创作动机到社会效果 ,都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剧都是“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反映了作者既思明又辅清的矛盾思想 ,充溢着浓厚的悲剧气氛和“人生空幻感” ,走的是汤词沈律“合之双美”的创作道路 ,达到了我国古典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