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罡 《首都医药》2006,13(3):45-48
孙燕生于河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他从小立志报国。1956年他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并留院工作。1959年调到肿瘤医院(当时称日坛医院),在吴桓兴、金显宅、李冰教授领导支持下与另一位青年医师周际昌一道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肿瘤内科治疗专业,他在这个十分复杂而艰难的学科里开拓、发展并为此付出毕生的精力。几十年来他在开发新抗肿瘤药物、肿瘤综合治疗和扶正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中卓有成就,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曾和末代皇帝溥仪成为朋友,也曾为西哈努克亲王诊病。孙燕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人们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一个爱国者,好医生,好老师”的碑铭。  相似文献   

2.
林丹花 《首都医药》2006,13(5):40-43
他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1956年他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一直潜心从事研究,始终站在探索一类新药的前沿。他率先开辟了肝脏生化药理研究领域,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上市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百赛诺(双环醇),并在抗氧化剂和灵芝孢子粉的研究成效卓著。1988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被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正式会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生化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药用植物市场蓬勃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众多、使用历史悠久、利用率很高的国家。药用植物发展现状究竟怎样,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记者为此专访了我国药用植物和中药现代化研究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药用植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  相似文献   

4.
林丹花 《首都医药》2006,13(7):42-45
他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烟雾缭绕、碧水荡漾的世外桃园。他驰骋科研疆场50载——共完成60余种中草药成分化学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并完成化学结构测定。他正值疟疾肆虐大江南北之际——从抗疟中草药鹰爪根中发现抗疟有效成分鹰爪甲素,并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团。他参与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的研究——该项目的投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对常用中药藁本、灵芝、金银花、连翘等的化学成分以及对番荔枝科植物中抗癌有效成分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德泉。  相似文献   

5.
他从纷飞战火中走来;他曾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救死扶伤;他从事医教研65年,获各类奖达50多项;他在国内最早从事放射复合烧伤治疗研究;他率先在亚洲建立第一家液氮保存异体皮库;他治疗过上万余例烧伤患者,以LA50,98%的治愈率达居世界领先水平: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烧伤领域开拓者之一——盛志勇。  相似文献   

6.
柔和的微笑,浅淡的妆容,得体的职业套装,这就是李兰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文雅娟秀,恰如其名。只有看她的眼睛,才可以感受到那坚定而执著的光芒。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国内唯一的传染病学科院士李兰娟教授从小家境困难,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是靠助学金来完成学业的,所以她一直特别珍惜学习机会,格外刻苦勤奋,成绩也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7.
彭逢晓 《首都医药》2008,15(21):31-35
作为一名主任药师,他兢兢业业,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脚踏实地、开拓创新,被同事们称为"活的《新编药物学》";作为院长,他德才兼备、克己奉公,直至退休15年后的今天,还经常能听到有人回顾说"王功立的那个任期是第六医院最兴旺、最值得怀念的时期";作为OTC协会的专家,他老当益壮,为合理用药与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奔波劳碌,被药监局的领导称赞为"中国OTC的奠基人"。他就是王功立,一位将药学工作当成终身事业,并立志奉献一生的老人。  相似文献   

8.
林丹花 《首都医药》2006,13(11):40-44
他出生于山西一个普通县城,历经社会的动荡和生活的变迁。他师从名师吴阶平,成为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他积极推进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他倡导“将才工程”,培养了国内泌尿外科的一流精英,使泌尿外科专业骨干人才与技术力量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  相似文献   

9.
《首都医药》2015,(7):3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今年再次在全国两会上为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并呼吁加快我国制药工程技术的升级换代。张伯礼说,近年来,我国的新药创制比以前有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大家普遍比较重视新药研发和大品种的改造,却不太重视药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制药工程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玉衡 《首都医药》2008,15(11):34-3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有效成分开发天然药物,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而我国拥有1万多种药用植物资源,在开发新药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日,本刊记者就目前我国利用天然产物研制新药的现状及研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德泉教授.  相似文献   

11.
徐罡 《首都医药》2006,13(1):47-50
有人称他为“当代李时珍”。有人称他为“中草药活字典”。他通过自学,精通掌握英、德、俄等多国语言。他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的首批院士。他六进西藏,对我国藏医藏药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他深入危险地区,探寻药用植物。为防止叛匪袭击,每次出行,他的腰间总要别着上了膛的手枪。他为推动中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并走向世界,曾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留下过足迹。他就是我国药用植物和中药现代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2):1913-1914
刘耕陶,男,1932年5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1956年毕业于湖南湘医学院同年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至今51年。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先后去法国留学、去日本大正制药厂合作研究、去美国Rutgers大学客座研究。现兼任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和毒理学杂志副主编及其他8种国内学术刊物编委,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13.
高军  纪玉英  王本进  刘媛 《首都医药》2005,12(11):47-50
他出生在小山村,从小聪颖好学。1947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52年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回到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他给美国总统写抗议信,给周恩来总理写求助信。他是用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虏的美国飞行员换回的、留美的中国科技人员第一批归国人员。他率先用核磁共振谱测定中药成分,成为我国将核磁共振、波谱、光谱等技术引进和应用于测定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为填补我国新的波谱学理论和技术应用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医学科学奖获奖第一人。他是中科院院士主席团19名成员之一。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名人词典》、《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传略》。他就是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晓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