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氧化氮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从整体及细胞水平上对一氧化氮 (NO)、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同时观察阿魏酸钠 (sodiumferulate ,SF)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鹌鹑做为动物模型 ,动态观察其血中NO的生成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SF的影响 ;以高脂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观察其脂质过氧化水平、NO产生的情况以及SF的保护作用 ;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抑制巨噬细胞NO的产生 ,同时观察SF对其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可显著升高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 ,降低血浆NO水平和显著降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比活性的作用。②SF有清除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③高脂血清 (HRS)可使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LPO含量升高 ,并随着HRS浓度的增加 ,LPO含量逐渐升高 ;VitE可阻止HRS引起的内皮细胞中LPO含量的增加。④SF具有与抗氧化剂VitE相似的保护内皮细胞释放NO的作用。⑤OX LDL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⑥SF对OX LDL抑制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提示SF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AS的发生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钠对人脐静脐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用NO试剂盒分别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VitE以及SF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NO的影响。结果: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加;SF和抗氧化剂VitE可明显减弱OX-LDL对内皮细胞NO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SF具有与抗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小陷胸汤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0μg/ml的OX-LDL刺激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诱导细胞凋亡;观察不同浓度小陷胸汤对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10μg/ml的OX-LDL在作用一定时间后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加味小陷胸汤含药血清对该细胞毒性有明显拮抗作用,并显示了效果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可通过提高内皮细胞生长活性并抑制其凋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梁英  刘同涛  田庆印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08-409,411
①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氨氯地平对溶血磷脂酰胆碱所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eNO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③结果 溶血磷脂酰胆碱明显增加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 ,提高细胞死亡率 ,增强PAI 1的活性 ,抑制eNOS及t PA的活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F =17.93~ 88.6 8,q =4 .0 1~ 2 0 .88,P <0 .0 5 )。而氨氯地平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F =6 .34~ 11.2 2 ,q =5 .33~ 13.2 2 ,P <0 .0 5 )。④结论 氨氯地平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水平的糖浓度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对照组、高糖组和糖浓度递增组,使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NOS、NO和SOD的吸光度,计算出活力或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OS活力和NO含量增加,SOD活力下降;递增组NOS活力、NO含量增加及SOD活力下降幅度均较高糖组更加明显.结论:递增性高糖较持续的高糖对内皮细胞SOD的抑制作用和NOS、NO的诱导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抗氧化剂对Ox—LDL诱导内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Se和VitE对Ox -LDL诱导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cl -2蛋白的影响。 方法 Ox -LDL与VitE、Se处理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后 ,通过流式细胞仪和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 ,采用Westernblot检测Bcl -2蛋白表达。 结果 Ox -LDL作用内皮细胞后 ,DNA电泳呈明显梯度条带 :加入Se和VitE后 ,内皮细胞平均凋亡率较Ox -LDL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Westernblot检测Bcl -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 结论 Se和VitE能减少Ox -LDL诱导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其作用机制与上调Bcl -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奥曲肽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四噻氮唑盐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奥曲肽(10^-5~10^-8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产生抑制作用,并见饱和现象;10^-8mol/L时产生G0/G1期细胞阻滞,且出现细胞凋亡峰。结论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效应,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NO以及表达ICAM-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10ng/mLTNF—α刺激后,再加入(5~40)μg/mL姜黄素共同孵育lh,采用MTT和ELISA法检测姜黄素对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N0和ICAM-1的表达。结果(5~40)μg/mL姜黄素处理HUVEC细胞后,能明显抑制ICAM-1的表达,并增加NO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促进NO的分泌,从而发挥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能量可控陡脉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能量可控陡脉冲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施以不同剂量的陡脉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及细胞增殖曲线观察细胞的损伤效应,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情况.结果①MTT试验证明能量可控陡脉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杀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揭示高剂量的能量可控陡脉冲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急性损伤效应;②细胞增殖曲线表明随能量可控陡脉冲剂量的增加,对细胞增殖能力抑制越明显;③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可控陡脉冲处理前后,细胞周期变化不明显.结论能量可控陡脉冲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不同压力条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 ,观察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captopril)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胶原酶消化人脐静脉获得血管内皮细胞 (VECs) ,传至 3~ 5代用于实验 ,根据大气压 (0mmHg)、中压力 (12 0mmHg)和高压力 (180mmHg)三种压力条件分为 3大组 ,每一大组分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 ;按细胞密度为 1× 10 5/ml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中 ,待细胞长成融合状态后追加葛根素进行干预 ,继续培养 48h后检测其上清液中NO和ACE的含量。结果 与大气压对照组相比 ,中压力对照组的NO和ACE均增加 (P <0 .0 5 ) ,而高压力对照组中NO含量显著减少 ,ACE活性则明显增加(P <0 .0 1) ;加卡托普利干预后 ,高压力组与对照组相比 ,NO的量明显增加 ,ACE活性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中压力促使VECs产生NO和ACE增加 ,高压力使VECs产生NO减少 ,ACE活性增加 ;卡托普利有抑制高压对VECs产生NO和ACE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内皮细胞释放NO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阿魏酸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在体外进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然后分别与加有不同浓度的阿魏酸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同孵育,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NO的含量,从而观察阿魏酸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HUVEC释放NO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UVEC所致的NO下降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无剂量依赖性。结论:阿魏酸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可能通过NO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在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NO及ICAM-1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罗格列酮干预组,加入相应培养液培养不同时间(0 h,24h,48 h,72 h,96 h).用硝酸还原酶法测细胞上清液中NO^-3+NO^-2含量,来反映NO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CAM-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NO含量在24 h明显升高,在48 h显著降低,于72 h基本达底线水平,ICAM-1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罗格列酮可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NO的变化及ICAM-1的增高.结论 罗格列酮可纠正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氨酸类似物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精氨酸类似物对一氧化氮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检测不同浓度新精氨酸类似物对诱导型iNOS的抑制程度;胰岛素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新精氨酸类似物对于内皮细胞的iNOS的抑制作用。结果 (1)新精氨酸类似物可显著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并呈剂量依赖性。而对胰岛素刺激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无明显影响。(2)新精氨酸类似物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iNOS的活性,对于巨噬细胞的结构型iNOS活性及内皮细胞的iNOS活性无明显影响。(3)新精氨酸类似物对于巨噬细胞iNOS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精氨酸类似物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iNOS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在体外对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0,100及200ng/mL)的PAPP-A刺激,于0,12,24和48 h收集上清液和细胞,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在不同的时间点,随着PAPP-A浓度的增加,上清液NO的浓度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APP-A浓度的增加,ET-1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PP-A可能通过减少内皮细胞NO的分泌,上调ET-1的表达来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探讨Pg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途径,以期为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1∶100Pg干预HUVEC,未受Pg干预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于4、8、12、24 h时收集细胞上清液,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浓度:Western.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Pg对HUVEC的黏附和入侵方式.结果:在24 h内,PgMOI 1∶10、1∶100能促进HUVEC NO的生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MOII∶10,MOII∶100可以诱导HUVEC iNOS的蛋白表达,抑制eNOS的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Pg能够利用其菌毛黏附于HUVEC细胞表面并入侵到HUVEC细胞胞质内,定植于细胞内.结论:Pg能够黏附于HUVEC并入侵到细胞胞质内,诱导iNOS蛋白表达,抑制eNOS的蛋白表达,最终促进HUVEC NO的生成.过量的NO可能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导致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6.
ethods LowdensitylipoproteinwasisolatedfromnormalheparinizedbloodbydensitygradientultracentrifugationandoxidizedbyCuCl2 TotalRNAwasextractedfrom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 (HUVECs)exposedtoLDLorOX LDL ,usingtheguanidiniumisothiocyanatemethod Thequ…  相似文献   

17.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拉米普利酸对由Cu2 、内皮细胞氧化修饰的LDL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与NO、cGMP的关系。结果发现:OLDL损伤内皮细胞,使MDA升高,NO、cGMP下降。拉米普利酸能有效对抗OLDL损伤内皮细胞的作用,降低MDA,升高NO、cGMP。一氧化氮合成酶拮抗剂硝基左旋精氨酸(N-L-Arg)能加强OLDL的损伤效应,且能部分拮抗拉米普利酸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拉米普利酸对O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与其促进内皮细胞NO合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对高糖时内皮细胞产生NO、NOS和ICAM-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在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产生一氧化氮(NO)量及其合酶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鄄1)的变化,以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ECV304,加入不同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干预组,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的代谢产物NO2/NO3鄄(NOX-)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NOS活性,用逆转录鄄多聚酶链反应(RT鄄PCR)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ICAM鄄1的基因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NO含量、NOS活性、ICAM鄄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且ICAM鄄1的蛋白表达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茶多酚干预组显著抑制高糖时NO含量、NOS活性以及ICAM鄄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高糖时内皮细胞NOS的激活、NO的大量释放以及ICAM鄄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对糖尿病早期进展起一定作用,茶多酚对这种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诱导11β-HSD1的表达在GC保护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影响。方法用甘草次酸(GA)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1β-HSD1的表达,观察GA作用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LPS和(或)Dex刺激下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发生凋亡的变化,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G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1β-HSD1的表达的诱导情况。结果 GA单独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能够上调11β-HSD1mRNA的表达。GA与GC(Dex)合用也可促进11β-HSD1mRNA的表达。GA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HUVEC分泌IL-6和sICAM-1,同时显著降低LPS诱导的HUVEC的细胞凋亡率。结论 GA通过诱导11β-HSD1表达,可增强GC抑制IL-6等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加强对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