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小肠系膜原发性肿瘤5例报告冒荣达(山东省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新泰271212)小肠系膜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因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早期诊断颇难。笔者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因触及腹部肿块入院者3例,肿块致肠扭转1例,肿块致肠穿孔伴中毒性... 相似文献
2.
3.
4.
小肠系膜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我们十年仅遇二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例一,男性,52岁,因中下腹部疼痛伴发现包块二十余天就诊入院。体检:中下腹可扪及约6×8cm大小的包块,表面光滑,边缘平整,活动度小,有压痛无反跳痛。胃肠钡餐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及2、3组小肠无异常。中下股回肠往压推移,呈典型的“O”状,位置固定,回盲部一段回肠边缘毛糙,结肠未见异常。X线诊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往往易被忽视。我院自1985年3月~1997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病人49例,结合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手术切除原则。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个月,以30~49岁(20例)较常见。病史最短1天,最长21年,半年内占多数(69%),腹块伴腹痛占40%,无症状腹块占35%,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占16%,少数为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习惯改变、腰酸或胀痛、贫血、发热、恶液质、腹水等表现。术前行消化道钡透11例,钡…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分析(附7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调查1983-2001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小肠肿瘤75例,对其诊断,治疗,症状,病理分类进行研究。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低,占全消化道肿瘤2.5%,恶性肿瘤占主要部分,结论:小肠肿瘤早期诊断是关键,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1980年5月~1998年7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肿瘤3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62岁,平均427岁。双侧1例,单侧29例,其中左侧12例,右侧17例。主要症状:高血压16例,头痛14例,头晕8例,胸闷6例,向心性肥胖8例,满月脸4例,上腹饱胀4例,乏力8例,周期性麻痹2例。其中8例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肾上腺肿瘤。12 主要检查 30例中,28例行B超检查,发现肾上腺肿瘤25例,16例行CT检查,发现肾上腺肿瘤15例。早期4例行腹膜后充气造影,1例发现肾上腺肿瘤。10例查24h尿香… 相似文献
8.
小肠平滑肌肿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平滑肌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1 %~ 6 %。小肠平滑肌肿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难以早期诊断[1 ] 。搜集我院近 6年来治疗的 1 8例小肠平滑肌肿瘤病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 8例中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2 4~ 58岁 ,平均 43岁。术前诊断为小肠平滑肌肿瘤 4例 ,另 1 4例为急诊手术证实 ,其中消化道出血 8例 ,肠梗阻 3例 ,肠穿孔伴发腹膜炎 1例 ,急性腹膜炎 2例。术前诊断 4例中 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 ,2例因贫血查体触及腹部肿块经B超检查证实 ,1例因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6例经手术、病理等证实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分析,回顾其超声表现,以期加深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使用SSA-240A、SI-450GE Vivi S超声检查仪对6例腹部包块患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形态大小、部内回声及活动度。结果6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中,5例发生于小肠系膜,1例发生于横结肠系膜。其中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4例。超声有3例诊断符合,有3例误诊。结论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类型较多,超声对其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具有实时性,可观察肿瘤活动度及活动范围。能判断肿瘤囊实性,对肿瘤血供进行评价。但超声检查易受肠气干扰。需结合病史,结合超声图像综合分析,并需与肠道肿瘤、卵巢肿瘤,腹膜后肿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小肠及其系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26例原发性小肠及其系膜恶性肿瘤检查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小肠及其系膜的恶性肿瘤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结论 提高对其疾病的认识,早期合理选择低张性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小肠稀钡灌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十二指肠镜、ERCP、腹部B超、CT或胶囊内镜等检查,能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小肠肿瘤手术44例临床诊治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类型、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小肠肿瘤误诊误治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小肠良性肿瘤10例,其中平滑肌瘤3例,占30%。小肠恶性肿瘤34例,其中间质细胞肉瘤14例,占41.2%,其次为腺癌12例,占35.3%。胃十二指肠镜检查17例,其中9例阳性,CT检查25例,其中19例阳性。结论应综合利用纤维胃十二指肠镜,CT、X线钡餐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手段,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减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肺叶切除术12例,全肺切除术2例,肺楔形切除术1例,肺段切除术l例,1例行姑息性颅内转移瘤切除术;21例中有3例行术后辅助化疗,1例行术后辅助放化疗,1例仅行化疗.结果 21例患者组织学分类为典型类癌7例,不典型类癌14例;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1例,Ⅳ期3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19例,3年生存10例,5年生存5例.结论 手术切除是支气管肺类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式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军团菌肺炎(CAL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0月经免疫荧光法及血微量凝集法(MAT)检测军团菌血清抗体诊断明确的21例CAI。P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阿奇霉素或莫西沙星的疗效。结果①21例CALP患者中,重症肺炎占57%。无基础疾病11例,糖尿病患者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者4例。②主要临床症状发热≥38.0℃,干咳,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胸痛,多汗,腹痛、腹泻。血白细胞〉10×10^9/L72.7%,CRP〉100mg90.9%,低钠血症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增高〈50.0%。③胸部CT表现为肺实变、间质改变、渗出、网织状阴影及胸腔积液。病变累及2叶以上多见。④21例CALP患者经血清抗体检测分别为血清型Lp6,Lp3,Lp1,Lp4。⑤21例CALP患者(包括12例重症肺炎)经阿奇霉素500mg/d或莫西沙星400mg/d序贯治疗后痊愈。结论当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多系统损害时要考虑军团菌肺炎的可能。早诊断,尽早选用合适的抗菌药治疗至关重要,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治疗军团菌肺炎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收治的58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患者全部为I期和Ⅱ期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腹痛为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63.8%),末端回肠及回盲部(87.9%)为其最好发部位.本组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52.8%;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2.5%,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单纯手术治疗组患者5年生存率27.2%,手术治疗加化疗组患者5年生存率59.6%,两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对于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应首选手术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19例与无心包积液组1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血液系统、肝功能 、血脂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等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 合并心包积液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TH)、血红蛋白(HB)、射血分数(EF)、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心包积液组(P<0.05).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易合并多系统功能障碍,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极低,及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时候应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排除心包积液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并发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程度及贫血时红细胞形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530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达20.94%(111/530),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最高35.3%(65/184),妇科肿瘤19.4%(6/31),肺癌18.3%(34/186),泌尿生殖系统肿瘤6.8%(5/74),乳腺癌1.8%(1/55)。不同病种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785,P〈0.01)。其中Ⅰ、Ⅱ度贫血发生率15.66%,Ⅲ、Ⅳ贫血发生率5.28%,多发生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男性贫血患者72例,占22.36%;女性贫血患者39例,占18.75%;不同性别之间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20,P〉0.05)。贫血愈重,红细胞体积愈小。出院有贫血诊断的仅2.08%,采取治疗措施的5.66%。结论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多呈小细胞性,常不引起医患双方注意,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20.
Between 1976 and 1982, w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33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metastatic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neck (excluding the supraclavicular fossa) from an occult primary tumor. In 11 patients the primary lesion was identified by physical and indirect mirror examinations, in four by examinations done under anesthesia and panendoscopies, and in an additional three by random biopsies. Primary lesions were in the nasopharynx (five patients), hypopharynx (five), tonsillar fossa (three), epiglottis (two), lateral oropharyngeal wall (one), the base of the tongue (one), and the anterior tonsillar pillar (one). In 15 patients (45%), the primary lesion was not identified after complete evaluation; these patients remained free of primary lesions in the head and neck area during a follow-up of two to six year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neck should have a complete evaluation before treatment is started; in the majority of these patients, the primary site can be identified, with a resultant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pla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metastatic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neck with an unknown primary tumor is a treatable disease with a cure rate as high as 5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