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具有镇痛作用,镇痛特征是以中枢性为主、无成瘾性和耐药性,综述其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苦参碱类生物碱的中枢性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大麻素受体-2和上调电压门控钙离子N-型通道表达,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合成和释放,下调GAT-1表达,使突触间隙γ-氨基丁酸浓度升高以及上调γ-氨基丁酸-A受体表达,从而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的增强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过度表达并下调NMDA受体和蛋白激酶Cγ表达,降低NMDA受体对谷氨酸的兴奋性,从而下调电压门控钙离子L-型通道的表达,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滞CaMKⅡ/CREB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类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可通过下调肉瘤细胞表达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阻滞血管新生,间接抑制肉瘤生长;还能直接抑制肉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产生抗肉瘤作用。苦参碱类生物碱还可通过下调P-糖蛋白、肺耐药蛋白、DNA拓扑异构酶的过度表达,解除肉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提高其对化疗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保护心、肝、肺、肾、脑、血管作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作用,还有升高白细胞,平喘,抗溃疡,抗肝纤维化以及镇静、催眠、镇痛等中枢神经药理作用,也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苦参碱类生物碱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高剂量时表现为免疫抑制作用,在低剂量时表现为免疫促进作用。综述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定碱和槐果碱的免疫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HPLC法鉴别测定苦参药材中多种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3):329-332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8,(2):185-191
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除抗肝炎病毒外,还能抗柯萨奇B3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肠道病毒71型、牛乳头状瘤病毒、新城疫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苦参碱类生物碱可能是通过直接灭活病毒、阻滞病毒吸附和进入细胞以及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产生抗病毒作用。通过上调病毒感染细胞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和下调把关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相关因子-6信号通路,促进干扰素表达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抗病毒对细胞的伤害。综述苦参碱类生物碱抗病毒的临床药理作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槐果碱和氧化槐果碱属苦参碱类生物碱。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保护心、肝、肺、肾、脑、血管作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作用,还有升高白细胞、平喘、抗溃疡、抗肝纤维化以及镇静、催眠、镇痛等中枢神经药理作用,也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文中综述槐果碱和氧化槐果碱的药动学参数及其体内过程文献,并对其药动学的研究进展做了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等,中毒时可引起肝、肾、肺和脑损伤,其中对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可引起癫痫样惊厥发作,严重的可麻痹呼吸而致死。内部异常放电的海马和杏仁核可能是苦参碱类生物碱致惊厥的原发部位,惊厥样脑电波通过过度激活海马-内侧穿行-颞叶皮层通路,将逐步产生同步化电震荡扩散到整个皮层,引起惊厥大发作样放电而诱发癫痫。苦参碱类生物碱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水平,降低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水平,以及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胆碱能神经兴奋,是引起癫痫样发作的生物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苦参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报道了苦参中五种主要生物碱——槐果碱、苦参碱、槐定、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用氨基键合相柱,乙腈—磷酸水溶液(pH 2)—无水乙醇(80:8:10)为流动相,220nm为检测波长。方法简便易行,可在15 min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8,(1):1-6
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抗肝炎病毒的作用,与其他抗病毒药联用可增强其抗病毒的效果。苦参碱类生物碱通过促进肝细胞表达微小RNA-122和干扰素-α,降低植物鞘氨醇含量和抑制p38磷酸化以及下调钠离子-牛磺胆酸转运蛋白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抑制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伤害;通过阻滞肝炎病毒的吸附、进入细胞和抑制肝细胞表达和分泌HBsAg、HBeAg和HBV-DNA,产生抗HBV作用。综述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药理作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苦参碱类生物碱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苦参碱类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能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和凋亡,其诱导分化和凋亡及抑制增殖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与下调原癌基因c-myc、c-jun,肝细胞核转录因子-1α(HNF-1α),生存素,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和抑制端粒酶活性;与上调H-ras、N-ras、p21、p53、LIGHT,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细胞骨架相关蛋白prefoldin、ezrin表达有关。苦参碱类生物碱还可能通过下调P-糖蛋白、环氧化酶-2和Bcl-2表达,上调p27表达,解除K562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提高K562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因此苦参碱类生物碱与化疗药联用治疗耐药K562白血病,可产生增效减毒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商品苦参根茎和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的含量,主要了解苦参根茎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量是否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不低于1.0%。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XtimateTM C18(4.6 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0.1%氨水调至pH 9.2),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苦参碱进样量在0.1575~2.205μg(r=0.9999),氧化苦参碱在0.8985~12.58μg(r=0.9999),槐果碱在0.1360~1.904μg(r=0.9999),氧化槐果碱在0.4398~6.153μg(r=0.9998),槐定碱在0.2092~2.926μg(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1.0%~102.5%(RSD≤2.1%),100.8%~101.6%(RSD≤2.8%),102.3%~103.6%(RSD≤1.2%),102.2%~103.4%(RSD≤1.1%),102.4%~103.3%(RSD...  相似文献   

12.
还原型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拉马宁碱、槐胺碱、13α-羟基苦参碱等)具有中枢抑制和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作用密切相关:苦参碱类生物碱激活大麻素2型受体和上调电压门控钙离子N型通道表达,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合成和释放,下调γ-氨基丁酸转运体-1表达,使突触间隙γ-氨基丁酸浓度升高以及上调γ-氨基丁酸-A受体表达,从而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产生中枢抑制作用;还可能通过抗氧化以及抑制把关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和激活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A/CRE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神经组织的微炎症状态,进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苦参生物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苦参生物碱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和创制有关新药提供参数。主要以国内发表的有关论文为材料,重点介绍苦参生物碱的抗病毒性肝炎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苦参生物碱是一很有潜力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注射液两类中间体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探讨中药制剂中间体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方法:以复方苦参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两类中间体——醇沉液和碱沉液为对象,分别采用近红外透射和透反射模式采集样品光谱,比较不同光谱采集方式的建模效果并优选出最佳建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参考值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的含量进行预测。结果:建立的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模型性能良好。模型的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醇沉液:0.131 g·L-1、0.0279 g·L-1、0.170 g·L-1、0.613 g·L-1;碱沉液:0.0723 g·L-1、0.0155 g·L-1、0.0768 g·L-1、0.220 g·L-1。结论:本实验所建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注射液中间体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自采苦参根茎和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的含量,以便了解采自同一株植物的苦参根茎和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XtimateTM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0.1%氨水调至pH 9.2),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自采苦参根茎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为四川资阳2.17%、北京怀柔2.53%、山西原平3.21%,根中二者总量为四川资阳2.86%、北京怀柔2.26%、山西原平3.34%。结论:采自不同产地或同一株植物的苦参根茎和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各有高低。  相似文献   

16.
苦参素注射液的人体药动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建立测定苦参素血药浓度的HPLC法并研究苦参素注射液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肌注300mg药物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87软件经微机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苦参素注射液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此法提供了苦参素注射液在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大孔树脂在吸附苦参总碱及分离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研究中有显著的特点,本文就近lO年文献作一概述,以期对今后的工艺研究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苦参总生物碱(TA)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TA-PC-SLN)的制备工艺及处方优化,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TA中4个指标成分苦参碱(MT)、氧化苦参碱(OMT)、槐果碱(SC)、氧化槐果碱(OSC),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称取TA、卵磷脂共同溶于乙醇制备磷脂复合物;采...  相似文献   

19.
苦参类生物碱的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参类生物碱主要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等.它们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及广豆根S.Sub 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具有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平喘、镇咳、杀菌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和使用苦参类生物碱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功能.是一类很有前途的药物。本文就苦参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砂生槐子总生物碱水剂和片剂的体内外性质。方法 将砂生槐子制备成总生物碱浸膏,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水剂;通过体外黏附力考察筛选出生物黏附材料海藻酸钠、卡波姆的最佳比例,制备砂生槐子总生物碱生物黏附片。采用体外pH转换两步(pH值分别为1.4、6.5)溶出实验评价砂生槐子总生物碱水剂和片剂在胃肠道中的扩散行为。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ig给予砂生槐子总生物碱片剂和水剂,给药剂量均为7 mg·kg−1,于给药后0.25、0.50、1.00、2.00、3.00、4.00、5.00、6.00、8.00、10.00、12.00、24.00、36.00、48.00 h取血200~400 μL于EDTA-Na2制备好的离心管中,分离血浆,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法检测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的质量浓度。结果 海藻酸钠与卡波姆的比例为2∶1时,离体肠组织的黏附力最大,为(563.43±20.38)N。体外pH转换溶出实验显示水剂进入模拟胃液后迅速扩散;片剂在模拟胃液(pH=1.4)中几乎不溶解,模拟肠液(pH=6.5)中迅速溶解释放,1 h的累积溶出率在75%以上。药动学实验表明,水剂组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的峰浓度(Cmax)分别是片剂组的2.2、1.9、2.4倍;水剂组各生物碱的达峰时间(tmax)均显著小于片剂组(P<0.05);水剂组氧化苦参碱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是片剂组的2.5倍、槐定碱的AUC0-∞是片剂组的3.5倍。结论 砂生槐子生物碱水剂体外迅速扩散,体内生物利用度优于片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