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肌松药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60例小儿扁桃体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维库溴铵,对照组给予临床剂量的维库溴铵,两组患者麻醉维持均使用七氟醚吸入加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条件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喉镜暴露分级、术中吞咽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毕4个成串刺激( 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TO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应用小剂量肌松药复合吸入麻醉药与镇痛药麻醉效果满意,且术后患者苏醒快,肌松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微创心脏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微创心脏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小儿56例。应用4%~6%七氟烷+O2吸入诱导,意识消失后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用1.0%~2.5%七氟烷吸入+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4%~6%七氟烷吸入诱导患儿意识消失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1minMAP与HR和CPB后20minMAP均明显低于CPB前(P<0.01),而CPB停机时,MAP和HR与CPB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微创心脏手术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迅速、平稳,术中麻醉深度可控性好,可满足小儿微创外科手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剂量用于眼科手术小儿患者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时效.方法 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眼科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或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T1恢复至25%时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2 mg/kg维库溴铵.予首次剂量后2 min评估插管条件.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记录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首次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重复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最后给药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最后给药到T4/T1=0.8的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自T1恢复至25%到T4/T1=0.8的时间).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组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组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剂量的肌松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指数、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肌松恢复指数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种药物都提供了良好的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明显短于维库溴铵,更适合小儿,尤其是<12个月的行眼科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4.
七氟醚和安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1MAC)七氟醚和安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病人在异丙酚 芬太尼 N2 O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维库溴铵 ,维持 90 %的肌松 ,达到稳态后 ,病人随机吸入1MAC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或安氟醚 ,调整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 ,维持 90 %的肌松 ,观察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后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 :七氟醚、安氟醚都显著降低了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并且这个效应随着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 90min后达到最大效应即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下降到最大值。最大下降率 :七氟醚组为 6 8% ,安氟醚组为 6 7%。结论 :七氟醚、安氟醚都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但这种增效作用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充分发挥异丙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的基础上减少其用量 ,探讨异丙酚 普鲁卡因复合与单纯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时麻醉强度、麻醉后恢复质量、及异丙酚与普鲁卡因配伍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成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 ,A组以异丙酚 5mg·kg- 1 ·h- 1 、B组以异丙酚 2 .5mg·kg- 1 ·h- 1 +普鲁卡因 10mg·kg- 1 ·h- 1 静注维持麻醉 ,术中视麻醉深度辅以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 单位时间内两组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 ,术毕呼吸功能恢复参数及初醒与拔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别 ;而异丙酚用量A组是B组的一倍 ;B组病人初醒后有明显的嗜睡。结论 异丙酚 普鲁卡因复合液与芬太尼、维库溴铵配合使用 ,不仅可满足腹部手术的麻醉要求 ,且麻醉后恢复质量较高。B组异丙酚用量成倍减少使麻醉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维库溴铵后神经肌肉传递阻滞的药效学变化. 方法 选择年龄在18~60岁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组)和非烧伤患者(对照组)各30例,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后,注射单次剂量维库溴铵(0.18或0.24 mg/kg,每组不同剂量亚组各15例).应用肌松监测仪4个成串刺激,观察维库溴铵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变化. 结果 烧伤组的维库溴铵作用的开始时间及从药物注射到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均显著长于维库溴铵同剂量对照组(P值均<0.05),对照组维库溴铵不同剂量亚组间维库溴铵作用的开始时间和从药物注射到气管插管所需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烧伤组0.24 mg/kg维库溴铵亚组维库溴铵作用的开始时间和从药物注射到气管插管所需时间较0.18 mg/kg维库溴铵亚组显著缩短(P<0.05).烧伤组的维库溴铵维持和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维库溴铵同剂量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0.24 mg/kg维库溴铵亚组的维持时间和恢复时间均较0.18 mg/kg维库溴铵亚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 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效能显著降低,增加肌肉松弛药的剂量可以对抗这种效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40~55岁,体质量45~80kg。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30例。S组吸入8%的七氟烷,氧气流量为6L/min,采用肺活量吸入法诱导,P组静脉推注异丙酚2mg/kg诱导。两组患者入睡后,均给予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4μg/kg,行气管插管。S组吸入2%~3%七氟烷维持麻醉,P组微量泵泵注异丙酚4~8mg/(kg.h)维持麻醉,间断静注芬太尼。用TOF-WatchSX进行全程肌松监测。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患者入睡时间、清醒时间、维库溴铵起效时间、作用时间、维库溴铵的平均用量、诱导期和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 P组入睡时间、维库溴铵作用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S组清醒时间、维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快于P组(P<0.01),维库溴铵平均用量少于P组(P<0.01)。插管前即刻S组心率下降明显(P<0.05),P组平均动脉压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术中、术毕心率、平均动脉压均维持稳定。两组诱导时均无呛咳、屏气、喉痉挛、呼吸抑制,拔管时均无恶心、呕吐、躁动,均能正确回答问题,无任何不适。结论七氟烷能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减少维库溴铵用量。  相似文献   

8.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组).吸入七氟烷1MAC(II组),1.5 MAC(III组),2 MAC(IV组).比较不同MAC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分别记录各组注入维库溴铵后其抑制时间、T1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起效时间Ⅱ组与I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和Ⅳ组与I组相比明显缩短(P相似文献   

9.
葛莉 《河北医学》2007,13(2):160-162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6例高龄患者全部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并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和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有显著改变(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所有患者麻醉过程中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麻醉恢复时所有患者苏醒较快,无呼吸再抑制现象,术中无1例知晓.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危重患者中是确实可行的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哌库溴铵对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循环功能的影响,选择先心病患儿28例分为潘库溴铵组(I组)和哌库溴铵组(Ⅱ组)两组,观察两组围术期多个时点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儿MAP诱导后各时点呈下降趋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率诱导后I组在插管1min后、切皮和锯胸骨三个时点增快,Ⅱ组则明显减慢,组间比较Ⅱ组明显低于I组。认为哌库溴铵无自律性和解迷走作用以对抗鸦片类药产生的心动过缓,心率减慢在小儿麻醉中不利于维持心排血量,提示哌库溴铵用于小儿心脏手术的麻醉剂量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衰患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美维松和罗库溴铵的药效。方法:46例作肾移植术的终末期肾衰患和53例肾功能正常的患分别给予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美维松和罗库溴铵。用四个成串刺刺激尺神经,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结果:肾衰组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和美维松的起效增快或有增快趋势,罗库溴铵的起效在两组间无显性差异。阿曲库铵的无反应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和恢复在两组间无差异。美维松的作用持续时间和恢复在两组间无显性差异,但是肾衰组美维松的无反应期显延长。肾衰组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初量的无反应期和作用持续时间与肾功能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然而,多次间断追加后,肾衰组维库溴铵箩库溴铵的无反应期和作用持续时间随追加次数增多而延长或有逐渐延长的趋势。结论:本研究的四个肌松均能安全地运用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长期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患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可能缩短,美维松的无反应期延长。终末期肾衰患多次追加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后,其时效延长,而阿曲库铵的时效和恢复均未见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麻联合硬外麻醉下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对腹部肌松阻滞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影响 ,为临床实施全麻联合硬外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下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 80例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例 :Ⅰ组为全凭静脉麻醉 ,术中以维库溴铵 2 μg·kg-1·min-1维持肌松 ;Ⅱ~Ⅳ组为全麻联合硬外麻醉 :分别以维库溴铵 2 μg·kg-1·min-1、1μg·kg-1·min·-1、0 8μg·kg-1·min-1维持肌松。观察术中、术后眼轮匝肌及腹肌的四个成串刺激TOF值 ,比较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及恢复时间及维库溴铵对腹肌肌松作用的影响。结果 Ⅱ、Ⅲ组病人术中腹部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显著优于Ⅰ组和Ⅳ组 (P <0 0 5 ) ;Ⅱ组和Ⅲ组病人腹肌的恢复时间长于Ⅰ组和Ⅳ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全麻联合硬外麻醉可减少维库溴铵的用量 ,使用维库溴铵半量维库溴胺可达到更佳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  相似文献   

13.
罗芬  左彦 《河北医学》2010,16(12):1435-1437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住院治疗的1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非去极化肌肉松驰药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HR、MAP在T1最大抑制时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T,最大抑制时HR、MAP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剂量依赖性的组胺释放作用。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观察组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有良好肌松效果和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维持时间更短,值得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短小手术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起效及麻醉维持时间的比较。方法选择3~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B组)维库溴铵组。每组各30例,以芬太尼和丙泊酚与其诱导及维持,观察患者肌肉松弛起效及完善插管时间和肌松恢复时间。结果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稍慢,肌松恢复时间较维库溴铵短。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全麻诱导起效时间较维库溴铵稍慢,维持肌松时效短,而且不经肝肾代谢,更适合于短小手术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起效及麻醉维持时间的比较.方法 选择3~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B组)维库溴铵组.每组各30例,以芬太尼和丙泊酚与其诱导及维持,观察患者肌肉松弛起效及完善插管时间和肌松恢复时间.结果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稍慢,肌松恢复时间较维库溴铵短.结论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全麻诱导起效时间较维库溴铵稍慢,维持肌松时效短,而且不经肝肾代谢,更适合于短小手术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溴铵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五官科经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ASA级Ⅰ-Ⅲ,随机分为4组:ED95维库溴铵组(A组)、ED95维库溴铵 利多卡因组(B组)、2倍ED95维库溴铵组(C组)、2倍ED95维库溴铵 利多卡因组(D组)。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4组病人静注维库溴铵后的时效关系。【结果】维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T1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维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而临床作用时间、T175%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延长(P<0.05),恢复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常用剂量利多卡因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12):1227-1229
目的研究维库溴铵复合阿曲库铵或复合潘库溴铵的时效。方法15例择期手术病人。静注2倍ED95剂量的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和1倍ED95剂量的维库溴铵复合1倍ED95剂量的阿曲库铵。观察各组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T125%恢复时间、T1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维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复合的起效时间不变,作用时间与恢复时间延长。结论维库溴铵复合阿曲库铵协同作用明显。复合以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也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腹部手术行静吸复合全麻诱导起效及肌松恢复时间的效应以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60岁ASAⅠ~Ⅱ级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C组,n=30)和维库溴铵组(V组,n=30)。以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分别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泵注、順苯磺酸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七氟醚吸入维持,观察患者肌肉松弛起效、完善插管时间和肌松恢复时间及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结果两组均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剂量依赖性的组胺释放作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较维库溴铵慢,肌松恢复时间较维库溴铵短。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全麻诱导起效时间较维库溴铵慢,维持肌松时效短,而且不经肝肾代谢,更适合于短小手术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氟烷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麻醉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40例,均采用七氟醚复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氟烷组40例,均采用氟烷复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并记录: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氟烷组(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显著低于麻醉前水平;氟烷组患儿出现的拒吸、呛咳、喉痉挛、呕吐、躁动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麻醉明显优于氟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维库溴铵用量和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50例,年龄102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被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M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并在诱导前给予硫酸镁40 mg.kg-1静脉输注,继以20 m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缝皮)。麻醉以异丙酚(80μg.kg-1.min-1)、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记录手术时间、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维库溴胺和七氟醚使用量以及术后寒战的病例数。结果M组围术期MAP和HR明显低于R组(P〈0.05或P〈0.01)。M组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少于R组(P〈0.05);R组维库溴铵用量明显高于M组(P〈0.01)。2组的麻醉总时间和每小时七氟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以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术中维库溴铵用量和复苏过程中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