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麻醉前用药目的是使麻醉平稳.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使病人在麻醉中和术中更安全,咪达叹它与安定均属安定类药物,都有镇静、催眠、抗焦虑的作用.并可预防局麻药中毒引起的惊厥等作用。咪达哩仑为水溶性,肌肉注射吸收迅速完全,无刺激性.作用强度约为安定的二倍,故适合作为在椎管内麻醉时的麻醉前用药来进行镇静、催眠、抗焦虑和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惊厥。为此,作者将咪达隆它作为麻醉前用药,观察其镇静催眠效果,并与安定进行对照相比较。】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6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ASA:l~11级,年龄16~…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病人36例,随机分成三组;咪达唑仑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咪达唑加异丙酚复合组(Ⅲ组);观察循环,麻醉深度(双频指数、边缘频率)、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而Ⅲ组病人循环功能较Ⅱ组稳定,清醒时间较Ⅰ组短,麻醉深度更为适宜。结论我们认为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在腰硬联合麻醉完成的下腹部,会阴部,双下肢手术,静脉辅助镇静用药咪达唑仑,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副作用,辅用其它药物的效果分析,结果: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效果满意者73例,需辅用其它药物镇静者6例,出现副作用者12例,且药物剂量增加,副作用反应越大,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结论: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少,但剂量宜少量,以防呼吸抑制,烦躁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病人36例,随机分成咪达唑仑麻醉组、异丙酚麻醉组、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以下简称复合麻醉组)3组,每组12例。术前常规用药,以度冷丁50mg、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后,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药物诱导,然后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3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复合麻醉组病人循环功能较异丙酚组稳定,清醒时间较咪达唑仑组短,麻醉深度更为适宜。结论: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合用,麻醉效能呈协同作用,能保持循环功能稳定,对血压的影响较单独应用异丙酚小;能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有利于病人术后意识恢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合理的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病人36例,随机分成三组:咪达唑仑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咪达唑仑加异丙酚复合组(Ⅲ组);观察循环、麻醉深度(双频指数、边缘频率)、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而Ⅲ组病人循环功能较Ⅱ组稳定,清醒时间较Ⅰ组短,麻醉深度更为适宜。结论我们认为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对母体和胎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72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组麻醉前30 min分别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05,0.06,0.07mg/kg,Ⅳ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5ml,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于注药前和注药后30min进行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状态焦虑问卷(SAI)测试及Ramsay镇静水平评估.连续监测产妇的MAP,RR,HR,SpO2及胎心率,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5 min和30 min测定值.行胎心率Kreb's评分.胎儿娩出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注药后30 min时,Ⅰ~Ⅲ组AVAT分别下降36.4%、43.2%和43.1%,SAI分别下降20.9%、24.8%和26.9%,均获得RamsayⅡ~Ⅳ级镇静水平.Ⅰ~Ⅳ组咪达唑仑和阿托品注药后15 min HR稍下降(P>0.05),30 min时明显升高(P<0.05~0.01).Ⅰ~Ⅳ组咪达唑仑注药前后SpO2和RR均无明显变化(P>0.05).除咪达唑仑注药后30min时Ⅲ组的MAP比注药前降低9.1%(P<0.05)外,其余各组和各观测阶段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Ⅰ~Ⅲ组注药后30 min时Kreb's评分有所下降(P<0.05~0.01),但5 min的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前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对产妇有良好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三种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和副作用,探讨区域阻滞麻醉中辅助应用咪达唑仑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在区域阻滞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A,B,C,D四组。在阻滞平面固定后,对B,C,D组患者分刺静脉注射0.03,0.05和0.07mg/kg咪达唑仑,A(对熙)组忠者不用咪达唑仑。观察镇静作用起效时间、镇静程度、遣忘作用。监测Bp,HR和SpO2。结果:镇静作用起效时间D组最短,B组最长,三组闻差异显著。镇静程度C组和D组显著强于B组,C,D组间差异不显著;B,C,D组发生遗忘的例数分别为2,5和7例,其中B组和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5min和10min时以及D组5,10和15min时MAP和SpO2显著降低。结论:静脉注射0.05mg/kg的咪达唑仑镇静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可作为临床辅助麻醉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8.
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的镇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椎管内麻醉是下腹部和下肢手术较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患者围术期的紧张与焦虑,以及术中知晓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甚至这种精神上及肉体上的创痛对患者术后精神上的致病性可以是长期的。咪达唑仑有良好的镇 相似文献
9.
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咪达唑仑为新一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水溶性及半衰期短的特点,随剂量具有镇静、嗜睡、肌松、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临床应用广泛。1药理基础1.1咪达唑仑主要通过苯二氮卓受体(BZ受体)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BZ受体是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一部分。GABA受体是由GABA识别位点、BZ识别位点及Cl-通道组成的复合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引起Cl-内流增加,细胞膜发生超极化,兴奋性降低。BZ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变构性调制作用,增加GABA启开Cl-通道的频率,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的抑制效应。咪达唑仑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哌替啶在硬膜外麻醉中对术中镇静及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胆道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咪达唑仑组:咪达唑仑0.05mg/kg+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组:氟哌利多0.05mg/kg+哌替啶50mg.对两组硬膜外麻醉在术中镇静、遗忘、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咪达唑仑组较氟哌利多组镇静效果明显,能较好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结论:两种方法对硬膜外麻醉术中镇静、内脏牵拉反应均有效,而咪达唑仑复合哌替啶镇静效果较好,能较好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还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治疗硬膜外麻醉引起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麻醉显效,寒战出现后,治疗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毫升);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5毫升。观察两组对寒战的治疗效果,同时监测NBP、SPO2、HR、ECG。结果治疗组对寒战治疗的有效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咪达唑仑治疗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寒战有效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效果、麻醉恢复特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5mg·kg-1·h-1;B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2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2~4mg·kg-1·h-1;C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1和丙泊酚0·5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mg·kg-1·h-1和丙泊酚1~2mg·kg-1·h-1。各组病例均附加静注芬太尼1~3μg·kg-1及同时吸入异氟醚1%~1·5%,并用适量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行机械通气。结果比较各组不同时相与麻醉前SBP、DBP、HR、SpO2的变化显示,C组SBP、DBP在插管后及拔管前后较麻醉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毕到病人睁眼的苏醒时间,A组为(34·44±12·35)min,B组为(6·56±5·74)min,C组为(14·64±9·5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1,P=0·000)。苏醒期出现躁动者A组为20%(6/30),B组为30%(9/30),C组为16·67%(5/30)。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使麻醉诱导及苏醒恢复期更加平稳,各种不良反应更趋缓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小儿肌肉注射氯胺酮,口服氯胺酮及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混合液3种不同术前用药方法镇静效果,起效时间及患儿接受率.方法 儿外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n =30);B组(术前口服氯胺酮6 mg/kg,加服50%葡萄糖至0.5 mL/kg,n=30);C组(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氯胺酮3 mg/kg,加服50%葡萄糖至0.5 mL/kg,n =30).观察并记录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精神状态分级情况,术后第1天和第7天随访患儿家长,对患儿的行为学改变进行评估.结果 A组患儿接受率只有10%,而B,C组患儿接受率均在90%以上;B,C两组相比较而言,C组起效时间更快,镇静程度更好;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随访发现,术前肌注氯胺酮的患儿行为学改变均较其余两组高.结论 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混合液作为术前药,起效快,效果确切,并能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伤害,适宜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1.0μg/kg辅助硬膜外麻醉;B组为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辅助用药。观察术中镇静效果、遗忘程度、术中牵拉反应情况以及术中不良事件等异同。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镇静效果好、遗忘程度高、牵拉反应不明显;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有良好镇静遗忘作用,能够减弱牵拉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郭宏刚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8(1):55-55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小于3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氯胺酮联合骶管麻醉时小儿体动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于3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及手术操作中肢体活动次数、运动幅度及活动与麻醉手术操作的关系来判定其麻醉效果。结果咪达唑仑、氯胺酮联合骶管麻醉60例病人,效果达优者58例,占96.67%,良好者2例,占3.33%一般及差者均为0例。结论咪达唑仑可有效解除氯胺酮联合骶管麻醉时患儿的不自主运动和突然抽动,总有效率达96%以上,大大提高了骶管麻醉操作时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A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B组(氟哌利多复合度冷丁组).记录两组病人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术中镇静和遗忘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A组镇静效果好的有46例,占92%,效果差的有1人.而 B组镇静效果好的只有8例,占16%.A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好于B组. 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可安全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后遗忘效果满意,有利于病人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麻醉手术前使用咪达唑仑(力月西)和苯巴比妥钠对患者麻醉手术前镇静,抗焦虑程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40例年龄介于20-60岁、ASA1-2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组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 阿托品0.5mg;M组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力月西)0.06mg/kg-0.08mg/kg 阿托品0.5mg。测定患者生命体征;于用药前、用药后30min时患者行Remesay(镇静评分)焦虑视觉类比实验;监测听觉诱发电位。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SBP,DBP,HR,SPO2,RR无显著性变化(P>0.05);L组在用药前Remesay(RSS)镇静评分,听觉诱发电位数值,焦虑评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M组用药后30min Remesay镇静评分,听觉诱发电位数值,焦虑评分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结论:与传统的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相比较,咪达唑仑(力月西)对麻醉手术前有明显地消除患者紧张,抗焦虑和镇静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不同途径给予咪达唑仑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静脉、肌肉、滴鼻、舌下四种途径给予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按不同给药途径随机分成静脉组(V组)、肌肉组(M组)、鼻腔内滴注组(N组)、舌下含服组(S组)。各组依不同途径给予咪达唑仑,观察镇静(OAA/S)程度、BIS指数、VAS评分及记忆情况。结果: 镇静(OAA/S)程度:各组达到3级满意率为V、M组70%,N、S组30%。BIS值:V、M、N、S组分别在用药后5 min、25 min、35 min、35 min逐渐下降,BIS值分别维持在84.3±2.17、89.9±1.23、91.1±0.84、91.3±0.61水平。VA S评分:V、M、N组在用药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遗忘情况:V、M、N、S组产生完全遗忘的百分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四种途径给予咪达唑仑50 μg/kg,V、M组产生的临床效果优于N、S组。 相似文献
19.
20.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已经被广泛联合运用于临床麻醉中,两药联合运用既可确保患者产生镇静、遗忘效应,又有利于减少各自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这种新的麻醉理念使得静脉麻醉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同时也为静脉麻醉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