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后伸15°和常规0°牵引进行治疗。结果: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后伸15°的角度牵引治疗疗效优于常规0°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及脉冲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及脉冲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更好的指导临床检查治疗。方法:将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治疗组采用德国吕内堡医疗公司的电脑控制脉冲牵引加多人空气加压高压氧舱治疗。时照组采用国产SY型数控颈椎牵引机,坐位牵引治疗。在治疗前后均行双侧椎动脉多普勒检查。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均明显增快(P〈0.01)。两组疗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及脉冲牵引治疗时椎动脉颈椎病椎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旋转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眼震电图(ENG)观察旋转牵引对家兔CSA模型眼震频率的影响。结果:各牵引组眼震频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各组与单纯牵引各组相应体位眼震频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组内后伸位对于眼震频率的增快较中立位、前屈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牵引是通过调整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前庭血液循环,恢复前庭功能,从而提高眼震频率,本研究表明,旋转牵引组以后伸10o~15o位牵引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6.
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牵引治疗 CSA的作用机理 ,并提出牵引的合理角度 ,为临床防治 CSA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 ,对前屈、后伸 0°~ 30°共 1 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钩椎关节应力分布及横突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钩椎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纵轴上的压应力 ,力值以 C5~ 6、C6~ 7为较大 ,横突间距离稍有减少 ,在牵引作用下 ,钩椎压应力可转变为拉应力 ,横突间距可拉大 ,且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结论 :颈椎牵引早期应在 0°~ 1 0°下 ,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痛宁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家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颈椎横突侧面注射硬化剂法,制备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造模前后对所有家兔进行TCD检测,观察脑血流速度变化,以确定模型制备成功。取成模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颈痛宁丸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颈痛宁丸;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另取健康家兔8只组成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后,对各组家兔行TCD检测。并将各给药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颈痛宁丸高剂量组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1),颈痛宁丸中剂量组左侧椎动脉Vm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痛宁丸有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近年来运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15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6病例来源于我院康复科2006年6月—2009年1月门诊患者,其中男85例,女71例,平均年龄(46.25±3.92)岁,病程1个月~5a。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肾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 )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予推拿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47例予单纯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4.4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CSA,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脑血流速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牵引治疗CSA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牵引的合理角度,为临床防治CSA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前屈、后伸0°~30°共1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钩椎关节应力分布及横突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正常钩椎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纵轴上的压应力,力值以C 5~6、C 6~7为较大,横突间距离稍有减少,在牵引作用下,钩椎压应力可转变为拉应力,横突间距可拉大,且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结论颈椎牵引早期应在0°~10°下,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的意义。方法:对68例CSA严格参照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诊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全部给予活血扩管药物,电动颈牵引,旋转复位,局部推拿,穴位注射,低中频等治疗。结合临床确诊,对明确压迫椎动脉的骨赘、异常骨组织与软组织行手术切除有助于改善症状,延缓和避免转归。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手法以及离子导入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85%。结论:综合疗法具有明显改善椎动脉供血,缓解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近几年由于人们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发病率明显提高,临床症状复杂。本院自2002年以来,通过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头晕是我们临床医师坐诊时经常听到的病人自述症状,而头晕多数是由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颈椎病是造成锥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继发病理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十分多见,改善循环药物虽可取效于一时,但因其不能解决原发疾患,故停药后易复发.自1999~2003年,作者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该病47例,经与采用综合疗法的30例患者对照,近期疗效显著,远期效果亦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现代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及电脑的广泛使用,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CSA是由于颈椎的各种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属中医学眩晕病范畴。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变化。结果:(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VA)内径增大和最大血流速度(MAX)增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由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等各种原因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脑干和迷路供血不足所致。2006年以来,笔者针刺颈晕穴为主配合牵引治疗CSA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