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污染控制系统中微生物聚集体形态对多重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为控制耐药基因在水环境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向运行稳定的颗粒污泥序批式反应器(granula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GSBR)中投加具有利福平抗性且携带RP4质粒的大肠杆菌K12〔E.coli K12(RP4)Rif〕,将系统中的污泥按照粒径划分为4个区间,分别用定量PCR方法对污泥中总细菌16S r DNA和耐药质粒RP4进行定量,从而得到不同粒径区间的接合转移比例;同时监测GSBR中NH4+-N、CODCr的去除效率和污泥浓度(MLSS),以评价GSBR运行效能。结果投加供体菌后,系统中的供体菌所占比例在2 d内出现急剧下降,此后3~5 d,RP4所占比例一直稳定在10-7~10-6。从投加供体菌的第7天开始,粒径大于0.9 mm的微生物聚集体中无法检测出RP4;粒径范围在0.18~0.45 mm、0.46~0.9 mm的微生物聚集体中的RP4质粒在投加后的第11天消失;而粒径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中的RP4在投加供体菌后第19天消失。RP4在不同粒径微生物聚集体中的接合转移率明显不同,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系统中投加供体菌后CODCr、NH4+-N的去除率均明显下降;污泥浓度(MLSS)从4855 mg/L降至3168 mg/L。结论实验过程中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态对耐药质粒RP4的接合转移有明显影响,粒径越大其接合转移率越低;且在投加供体菌初期,反应器NH4+-N、CODCr的去除能力下降明显,供体菌的投加也使污泥浓度的MLSS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铝(Al<,2>O<,3>)对细菌抗氧化系统和接合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阐明纳米Al<,2>O<,3>促进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的机制.方法 接合供体菌为E.coli HB101(RP4),受体菌为沙门菌50312(Salmonella aberdeenKauffmann 50312 str<'R>...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质粒RP4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水平转移情况,进而预测MBR处理含有耐药基因污水的生态风险.方法 向正常运行的MBR中接种E.coli K12(RP4)Rif,利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营养琼脂培养基选择性平板计数,得出可培养接合子数量和接合转移率;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污泥中耐药质粒RP4;同时监测MBR对NH4+ -N、CODCr的去除效率和污泥浓度(MLSS),以评价MBR运行效能.结果 接种供体菌后,可培养接合子数量、转移频率由0逐渐升高,接种供体菌后第9d,接合子数量增加到3.38×104 cfu/ml、接合转移率达1.70×10-3/cell;随后,可培养接合子数量、接合转移率都呈现波动下降(于第23天分别下降至2.55×102 cfu/ml、3.20 × 10-5/cell);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供体菌的引入对MBR去除NH4+ -N、CODCr的效率都有一定影响,即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污泥浓度由2200 mg/L逐渐降低至约1100 mg/L.结论 实验过程中,RP4质粒在反应器中发生了较高频率的接合转移,并对反应器NH4+ -N、CODCr的去除效率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质粒RP4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水平转移情况,进而预测MBR处理含有耐药基因污水的生态风险。方法向正常运行的MBR中接种E.coli K12(RP4)Rif,利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营养琼脂培养基选择性平板计数,得出可培养接合子数量和接合转移率;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污泥中耐药质粒RP4;同时监测MBR对NH4+-N、CODCr的去除效率和污泥浓度(MLSS),以评价MBR运行效能。结果接种供体菌后,可培养接合子数量、转移频率由0逐渐升高,接种供体菌后第9 d,接合子数量增加到3.38×104cfu/ml、接合转移率达1.70×10-3/cell;随后,可培养接合子数量、接合转移率都呈现波动下降(于第23天分别下降至2.55×102cfu/ml、3.20×10-5/cell);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供体菌的引入对MBR去除NH4+-N、CODCr的效率都有一定影响,即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污泥浓度由2200 mg/L逐渐降低至约1100 mg/L。结论实验过程中,RP4质粒在反应器中发生了较高频率的接合转移,并对反应器NH4+-N、CODCr的去除效率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2010年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细菌由VITEK全自动鉴定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39株革兰阴性菌中,前4位分别为A.baumanii占26.1%,P.aeruginosa占16.2%,K.pneumomiae占15.0%,E.coli占11.3%,产ESBLs的K.pneumomiae和E.coli的检出率分别为36.2%和62.9%。结论:ICU患者以呼吸道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RP4质粒在序批式反应器活性污泥间的水平转移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构建正常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通过投加带有RP4质粒的供体菌实现质粒的水平转移。实验组分别用特异性标记氨氧化菌,RP4质粒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再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复染。对照组分别对纯培养的氨氧化菌,携带RP4质粒的供体菌和未投加供体菌的活性污泥进行相同的操作。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RP4质粒相对丰度变化情况进行验证。结果在实验组中发现了探针荧光的共定位现象,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荧光共定位现象。荧光定量PCR显示实验组污泥投加供体菌后RP4质粒相对丰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4质粒可以在正常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的活性污泥间发生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7.
采用好氧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沥液,系统考察进水氨氮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温度对MBR硝化污泥中氨氧化细菌(AOB)与亚硝酸化细菌(NOB)数量及其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从300mg/L逐渐上升到600mg/L时,硝化污泥中AOB从6.0×104个/mL增至6.0×105个/mL,NOB从3.5×107个/mL升至6.0×108个/mL;当HRT从1d增加为2d时,AOB的数量约增加1倍,NOB的数量增加很小。当反应温度低于15℃时,AOB与NOB的数量基本不变,仅NOB的比硝化速率有所降低,表明经渗沥液驯化的AOB的耐温度抑制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
同时好氧厌氧法处理垃圾压缩站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垃圾压缩站废水的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机理,用专利产品SOA(Simultaneous Oxic and Anaerobic)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压缩站废水进行脱氮处理。通过试验,出水氨氮平均值在8.2mg/L,硝酸盐氮在13mg/L,氨氮去除率在83%,同时也验证了同时硝化反硝化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于本院住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鉴定及药敏仪,对儿童CAP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被检出的323株细菌结果中,G+球菌占38.4%,其中主要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27.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10.5%);G-杆菌占61.6%,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24.5%),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13.9%),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8%)。SP感染率>6月患儿与<6月患儿有非常显著差异,且在>6月患儿各年龄组居首位。E.coli和K.pn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下降,<6月与>6月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产ESBLs株的K.pn和E.coli检出率高达71.1%和77.2%;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66.7%;而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9%。 【结论】 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的分布及变化,耐药情况,对合理选择抗生素,减缓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感染控制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8—2022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检出多重耐药菌214株,其中Kpn(ESBLs+)71株,MRSA57株,E.coli(ESBLs+)46株,MDR-PA 23株;痰液标本76株,以Kpn(ESBLs+)31株居首;血液标本74株,以Kpn(ESBLs+)26株、MRSA20株较多;分泌物标本41株,以E.coil(ESBLs+)18株较多;Kpn(ESBLs+)、E.coli(ESBLs+)、MDR-PA对氨苄西林耐药严重,对二代、三代头孢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MRSA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严重,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敏感。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定期监测对于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Chemicals versus Bacte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流程结合细菌鉴定仪,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病原菌检测时的应用,供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参考。方法将采集到的食物中毒标本按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流程进行检测,获得纯菌落,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应用该方法对11起食物中毒标本进行分离鉴定,7起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63.6%。结论应用该检测流程和细菌鉴定仪,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全面、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Bacteria for optimal healt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16.
细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因为对感染性疾病的过度恐惧 ,人们针对微生物采取了“过度的”杀灭措施 ,而微生物也通过各种机制来抵抗这种作用 ,导致了此涨彼消的恶性循环。因而有必要对细菌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 ,以使人类能处于主动地位。1 概 述1 .1  有关概念 不只细菌会产生耐药性 ,真菌、支原体等微生物也存在耐药性问题。这里主要讲细菌。抗生素是抗感染药物最重要的一类 ,其含义较狭窄。这里使用“抗生素”代表“抗菌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概念。消毒剂也属于药物 ,但一般只用于环境和物品的药剂 ;而抗生素用于人体 ,通过血液吸收和运输…  相似文献   

17.
18.
19.
Bacteria in laundered fabric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