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志红  徐禹 《华西医学》2015,(2):333-33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外科监护室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实行PDCA管理前(2013年5月-7月)外科监护室141例危急值报告进行质量现状分析,应用PDCA循环法对危急值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检查管理后(2013年8月-11月)发生危急值135例,对两组危急值质量,如标本合格情况、登记规范处理、规范及时文书记录、危急值交班等进行比较。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医护人员对危急值内容及处置流程知晓率由75%提高至95%,标本合格、危急值登记、处理及病历记录合格率等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不断纠正临床科室在危急值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制度执行到位,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脊柱外科运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危急值管理的效果,为危急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3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31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32例作为试验组。采用本院自制的《护士危急值认知调查量表》对护士危急值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记录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常见项目(血钾、血小板、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钠、血糖、血培养、血钙、血气pH、B型脑肽钠等)危急值发生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护士危急值知识掌握得分为(78.65±9.36)分。实施管理后,护士危急值知识掌握得分分别为(88.41±7.25)分。管理后得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血钾、血小板危急值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危急值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升护士的危急值管理水平、改进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管理提高检验危急值通报率。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2月的住院患者,通过回顾性调查,找出可能影响该院危急值通报率的原因,通过调查相关原因频次,运用鱼骨图、柏拉图等质量管理工具找出根本原因。通过PDCA循环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对PDCA循环管理执行前后危急值通报率进行调查。结果 PDCA循环管理执行前危急值通报率为83.89%,执行后达97.04%,PDCA循环管理执行前后危急值通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用于改进检验危急值通报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6月本院急诊科危急值报告100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管理,2015年7~12月急诊科危急值报告1025例为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比较应用PDCA管理前后护士危急值理论考核成绩及两组危急值管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在护士危急值理论考核成绩、危急值管理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方法能明显提高护士专科护理知识及危急值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危急值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应用PDCA循环对568 018份送检血标本危急值报告处理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改进,通过比较改进前后的员工危急值知晓率、标本送检质量不符合率、报告与接获规范率等指标,提示改进后的危急值处理更规范、快捷,为临床诊治及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标本采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我院血标本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利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临床实际查找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其采集、送检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改进对策,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血标本的合格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住院患儿血标本合格率由92. 73%上升到98. 11%,血标本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保证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超声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实行PDCA循环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超声科"危急值"数据进行质量现状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超声科"危急值"的报告率、知晓率、书写合格率及临床处理及时率进行比较,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后的效果。 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超声科"危急值"报告率分别为96.4%、98.0%、94.5%、96.7%,知晓率分别为63.2%、78.6%、84.8%、92.2%,书写合格率分别为70.4%、77.2%、85.3%、94.0%,临床处理及时率分别为50.9%、71.7%、81.1%、85.5%,超声科"危急值"知晓率、书写合格率及临床处理及时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4、38.184、52.926,P均<0.05)。 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明显改进超声科"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改善儿科血培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住院的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89例,观察组686例。对照组按标本采集及送检常规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血标本的采集及检查,比较两组血培养相关知识、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率以及血培养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血培养相关知识得分由(68.5±6.2)分上升提高至(91.2±5.1)分,护理人员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率由干预前的50.0%上升至干预后的90.0%,血培养假阳性率由36.8%降低至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儿科血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9月未实施PDCA循环的危急值报告5 979份,与实施PDCA循环后的2018年1-3月的5 946份危急值报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危急值发生率[2.71%(5 946/219 296)]明显低于实施前[2.97%(5 979/201 433)],危急值报告时限合格率[55.70%(3 312/5 946)]明显高于实施前[35.61%(2 104/5 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7 8、180.601 0,P=0.0000);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有效报告率[100.00%(5 946/5 946)]高于实施前[98.81%(5 908/5 9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 1,P=0.645 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不仅能发现和纠正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发现新问题,从而促进危急值报告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应用PDCA循环模式 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要素管理、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方面基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照护理管理工作标准,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PDCA循环实施3年,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专以上学历由36%提升到91%,病人出院满意率由88%提高到96%。环节管理中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书写与消毒隔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的评分也分别由90、88、91、91、92分提高到95、96、95、96、96分。结论: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开展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冲突管理的方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对我院护士从上下级和同级冲突2个层面进行倾向型管理干预。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进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工作满意度得分;并对干预前后护士离职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同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后护士总体满意度分别为(68.67±10.58)分和(79.18±10.01)分,其中内部满意度分别为(39.35±8.19)分和(45.78±7.73)分,外部满意度分别为(28.53±7.93)分和(33.82±8.6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离职人员明显减少,其中因环境不满的离职人数较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冲突管理方法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稳定了护理队伍,患者对护士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护士长要树立新型人性化管理理念,了解并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施人性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护士慎独、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科室护理质量,打造出技术过硬、团结向上的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13.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40-1741
护士长要树立新型人性化管理理念,了解并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施人性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护士慎独、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科室护理质量,打造出技术过硬、团结向上的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14.
风险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提高病房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对本科室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实行告知制度和采取防范措施。将管理前后发生护理风险的次数进行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风险管理前后直接护理风险与非直接护理风险比较经皮尔逊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93.2%上升到97.6%。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使护士的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护理行为逐步规范,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和避免了投诉,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授权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急诊的实际情况,设置白班、夜班组长,负责相应质量监控。同时,建立各类管理团队及专项质量管理小组。结果实行授权管理后,急诊护士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管理人才得到储备,急诊护理质量提高。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使用授权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节点管理在急诊手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6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实行急诊手术的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时间节点管理,制定具体节点管理实施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手术等待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节点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急诊手术患者等待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实施前后1个月内基础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和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同时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项目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建议在更多的科室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宁宁  陈佳丽  朱红  马莉 《护理学报》2012,19(1):32-35
目的 介绍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分阶段实施临床护理创新项目管理,并对实施后的项目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2年护理创新项目管理的开展和实施,全院护理创新项目在申报数量及范畴、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共上报护理创新项目近300项,经过专家组立项审批后的护理创新项目达200余项,撰写项目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6项,学术会议参会及大会发言10余次,进行项目新闻报道40余则.培养了创新项目管理秘书5名,重大项目管理员20余名,项目通讯员50余名,临床创新项目管理骨干150余名.结论 项目管理理论为现代护理创新管理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临床护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中实施标识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张敏  蒋萍  罗琴 《护理学报》2007,14(5):36-38
为了确保静脉治疗的护理安全,规避护理风险,防范护理缺陷,加大对病区静脉治疗安全管理的力度,在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静脉治疗护理差错及差错苗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了静脉治疗标识化管理.通过有针对性地运用病人标识、静脉治疗标识和护士标识,使得静脉治疗护理差错和差错苗头发生率分别由原来的0.19%、5.03%下降为0、0.15%,病人对静脉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3.22%上升为98.55%;静脉评估率由原来的10%上升为100%.静脉治疗标识化管理的临床应用,增强了静脉治疗安全防范,细化了病区护理服务的管理,为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将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调查并比较实施岗位管理前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都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能够为患者及医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缺陷和差错,有利于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