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肠综合征患者营养康复治疗的护理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短肠综合征患者4例,进行分阶段营养支持和营养康复治疗.结果:4例完成预定治疗方案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恢复经口饮食,腹泻减少,2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结论:对短肠综合征患者施行规范的营养康复治疗和细致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促进其康复以及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短肠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造成剩余的功能性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肠道的代偿能力甚强,切除50%的小肠并不引起症状;切除75%以上可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随着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短肠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和肠道代偿机制认识的深入,该病的病死率已有显著下降,部分患者已能长期存活。短肠综合征治疗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性治疗,护理内容多而复杂,现就短肠综合征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小儿短肠综合征[1](short bowel syndrome,SBS)系指各种病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使剩余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短肠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造成剩余的功能性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肠道的代偿能力甚强,切除50%的小肠并不引起症状;切除75%以上可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随着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短肠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和肠道代偿机制认识的深入,该病的病死率已有显著下降,部分患者已能长期存活[1].短肠综合征治疗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性治疗,护理内容多而复杂,现就短肠综合征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单志英 《现代护理》2006,12(26):2506-2507
小儿短肠综合征[1](short bowel syndrome,SBS)系指各种病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使剩余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小儿短肠综合征危害性较成人大,因为小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不仅需要维持小儿的正常生存,而且还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过去该病死亡率很高。现在随着肠外营养支持的成功。该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就我院小儿短肠综合征的营养支持与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短肠综合征患儿1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最大2岁,最小3个月。有肠旋转不良、肠…  相似文献   

6.
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大量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导致一系列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称为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进行性营养不良、腹泻、体重减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1995年,Wilmore指导的研究小组首先报告应用营养支持、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及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进行治疗,可使部分短肠病人摆脱对肠外营养的依赖[1].我们于1996年开始这方面的应用与研究,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有关方案不断进行改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方法,我们称之为短肠康复治疗.共有29例患者接受了31次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肠道的代偿能力甚强,切除50%的小肠并不引起症状;但切除75%以上可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以下简称短肠)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造成剩余的功能性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肠外营养问世以前,造成短肠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病本身(如广泛的血管病变或肿瘤)、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肠外营养及其并发症所造成的肝肾功能损害。随着肠外营养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短肠病理生理过程和肠道代偿机制认识的深入,短肠的病死率已有显著下降,部分患者已能长期存活。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对1997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114例短肠患者施行了营养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3例短肠综合征营养康复治疗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但两种方法均有其限制和不足。随着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短肠病人的营养康复治疗应运而生,即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纤维饮食。特概述营养康复治疗的方法及护理。  相似文献   

12.
肠外营养支持已被公认为20世纪外科的重大进展之一。目前在基层医院需长期肠外营养的病例极少。2003年6月-2005年7月笔者对1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应用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外瘘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营养支持是肠外瘘的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营养支持方法与途径的不断改进,肠外瘘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总结了肠外瘘患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护理及特殊营养物质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行家庭肠外营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短肠综合征行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家庭肠外营养的积极体验(改善营养状况、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增强);家庭肠外营养的负性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到限制、伴随和/或潜在的并发症、负性心理情绪);对家庭肠外营养的需求(对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及指导的需求、对医疗资源及政策支持的需求的需求)。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负性体验,通过有效干预方法解决患者在HPN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以保障HPN顺利安全实施。接下来本研究中心将收集不同疾病实施HPN的患者资料,并联合其它中心开展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总结1例短肠综合征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合并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持续冲洗联合自制简易VSD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严密监测电解质及化验指标变化,给予静脉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半固化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腹泻、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应用造口护肤粉、水胶体敷料及肛袋收集大便保护皮肤,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同时,加强术后留置引流管拔管前后的护理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等。该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达到临床治愈标准,47 d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詹若朝 《家庭护士》2009,7(14):1253-1254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短肠综合征病人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9例短肠综合征病人术后24 h开始营养支持,术后7 d~11 d试口服5%葡萄糖盐水,少量多餐,逐渐到流质和半流质饮食,营养期间定时测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体重等指标,观察进食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情况及腹泻的次数,并做好护理.[结果]病人术后42 d~50 d可进半流质饮食,治愈出院.[结论]短肠综合征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7.
郑锦锋  孔三囡  李秀凤 《现代康复》1999,3(9):1124-1125
短肠综合征是由于大量小肠切除所致的严重吸收不良,并发生临床营养障碍的症侯群。这些病人的小肠往往仅保留在150cm所以.它们的营养摄入不足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患的康复。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的发展使短肠患得到很好的营养支持.但随着TPN的长期应用发现除了价格昂贵外。还易出现众多的并发症,故非长久之计。肠内营养是安全而有效的途径,如何使有限的残余肠发挥最大的吸收功能.增加其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这对患的生活和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1例肠综合患营养惜疗的康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肠瘘是指肠与肠、肠与腹腔、肠与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一旦发生肠瘘,患者会出现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瘘口周围皮肤糜烂,并发症多,处理难度大,能量消耗大导致营养不良,死亡率高[1-2].腹主动脉夹层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3].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与肿瘤细胞不适当分泌胰岛素相关,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4-5].本科2018年9月收治1名12年内经历12次腹部手术,小肠残存<30 em,同时合并腹主动脉夹层,胰岛素瘤患者.本次人院行复杂肠粘连松解、十二指肠造瘘术+回肠造瘘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及合并小肠瘘.患者病情复杂,案例罕见,经过本院造口治疗师及多学科医生的配合处理后53 d创面愈合及瘘口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短肠综合征患儿(short bowel syndrome,SBS)系指由于小肠大部分切除、旷置或先天性短肠等,导致小肠吸收能力受限,无法满足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42d以上者[1]。肠切除术后早期,残余肠道为了代偿肠黏膜大面积缺失,而出现自发性结构和功能改变,以提高其对能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此过程即肠道适应(intestinal adaptation)。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总结1例Ⅰ型短肠综合征伴肌少症患者行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 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病情平稳切耐受全肠内营养支持后出院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Home enteral nutrition,HEN)。出院前,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并制定量化的运动处方,在HEN期间,动态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随访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完成HEN治疗。结果 经过近3个月的HEN治疗,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好转,肌少症相关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一般状况良好,经评估后符合造口还纳术指征,再次入院行造口还纳术,术后恢复肠道连续性,顺利出院。小结 此例患者为短肠综合征伴肌少症,肠内营养支持结合运动十分重要。HEN专业团队指导及患者较高依从性是顺利、安全、有效实施HEN治疗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