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操作对心脏的直接刺激及术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可致心律失常。严重者影响循环和呼吸功能,导致心跳骤停等。因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术后心律失常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对88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病人术后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36例,发生率为40.91%,先将发生原因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肠内营养支持以其安全、简便、费用低廉、监测容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科1997~2000年对1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7岁。1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12例,吻合口狭窄1例,心力衰竭1例,食管支气管瘘1例,胃肠排空障碍1例。12例吻合口瘘患者中,8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液,4例经鼻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83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食管癌贲门癌患者3015例,实施手术后近期危重并发症死亡16例,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原因进行讨论,以期减少危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6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探讨手术前后护理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呼吸衰竭和吻合口瘘为多,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水平,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把6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EN、PN三组进行观察。经过两种途径的营养支持,病人的三头肌皱褶、前臂中点周径、体重和转铁蛋白各项营养代谢指标,第14天时两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术后对照组病人持续负氮平衡,两试验组的营养支持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最佳置放方法.方法 分析、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经X线透视引导和经胃镜直视置入鼻-十二指肠营管的操作效果.结果 X线透视引导下置管成功率为27.3%(6/22),平均操作时间(49.224±11.02)min,胃镜直视下置管成功率96.6%(28/29),平均操作时间(18.21±8.41)min.两组均无并发症出现.两种置管方式在成功率和操作时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经胃镜直视置人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操作更为简便且成功率高,尤其适合于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术后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纳入52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择期手术患者,观察术后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对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式等14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感染率为9.23%,单因素分析发现第1秒最大呼气量相对值(FEV1%)、手术时间、术式中的多切口手术、术中失血量、术后诊断为食管上段癌与术后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3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FEV1%、手术时间、多切口手术(P<0.05). 结论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FEV1%、手术时间、多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8.
黄建光 《现代保健》2012,(26):99-100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93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实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现的15例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1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为功能性,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胃穿孔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10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5例胸胃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予急诊二次手术处理,4例治愈,1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自动出院。结论胸胃穿孔是食管重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与及早二次剖胸探查是治疗胸胃穿孔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784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26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520例),分别监测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体重、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蛋白及血淋巴细胞计数,观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感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并作对照分析。结果EN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蛋白浓度及血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与PN组比较,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并发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均减少(P〈0.01)。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感染,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8月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且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30例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出现肺部感染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单变量及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年龄、吸烟例数、合并低蛋白血症例数、病程、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例数分别为(46.1±5.5)岁、15例、11例、(5.1±1.7)个月、(269.5±68.5)ml、7例、8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为(57.5±6.3)岁、16例、15例、(6.4±2.3)个月、(516.7±104.0)ml、9例、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证实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术中出血量、合并低蛋白血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围手术期感染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EN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未出现吻合口瘘、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切除病人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能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并且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为疾病诊治和术后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选择性别、年龄、吸烟等1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3.2%,其中切口、肺部、胸腔感染率分别占41.5%、46.3%、3.7%;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发热、术后白细胞、肿瘤部位和肺部疾病7个变量与术后感染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手术方式、术后发热和肺部疾病4个变量是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发病率较高,吸烟、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发热、术后白细胞、肿瘤部位和肺部疾病等与术后感染有关,针对以上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并与常规补液作一比较。方法:4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第1天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n=24)和普通输液(对照组,n=18)两组,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定一次体重、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1),体重下降减慢。同时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可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5.
李刚 《现代保健》2011,(12):11-12
目的观察食管贵门痛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EN组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膻情况。结果EN组术后8天PA水平高于PN组;TBIL、GGT均低于PN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于P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PN纰,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PN组的29.17%(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并探讨症状群种类,分析术后症状群影响因素,指导制定症状管理及干预对策。方法 对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在术后3个月时对按要求完成术后复诊的患者术后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症状群类型及构成,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郑州地区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收集到293例食管癌患者的完整资料,症状发生率居于前位的是食欲不振(95.90%)、疲乏(89.42%)、反流(79.86%)、进食困难(78.16%),症状严重程度居于前位的是疲乏(6.05±1.49)分、反流(5.92±1.62)分、食欲不振(5.87±1.53)分、睡眠不安(5.56±1.38)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种症状群,分别为胃肠道相关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进食困难-疼痛症状群,症状评分分别为(20.19±3.56)、(18.24±3.10)、(23.92±4.07)分。多重线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2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TPN)组5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8天测定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EEN组病人的体重下降明显少于TPN组(P0.05),血清PA水平高于TPN组(P0.05),TBIL、GGT指标低于T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PN组(P0.05),术后营养相关费用和术后非营养治疗费用少于TPN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TPN组(P0.05)。结论: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和降低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TP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75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组75例,将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1、37、d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及7 d的观察组血清hs-CRP、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低于对照组,清蛋白、前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于预防食管癌术后感染有较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食管癌病人 4 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 (TEN) ,每组 2 0例。所有病例在术后第 1、5、9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和淋巴细胞计数 (TLC) ,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 :所有病人在研究期无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EEN组较TEN组PA和TF水平以及外周血TLC都明显升高 (P <0 .0 5 ) ;血清Alb水平未见明显改变 ;肛门排气时间较TEN组早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既能改善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胃底贲门癌患者对照组 2 5例单纯手术 ,化疗组 4 6例手术加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结果 化疗组 2年及 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腹腔 2年及 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 ,对于防治肿瘤腹膜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