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苏州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今后制定疟防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三热"病人及外来流动人口作血检侦察,涂制厚、薄血片,姬氏染色,镜检疟原虫;现症病人采用氯喹 伯喹8天疗法治疗。每年4~5月份对2年疟史者进行休根治疗;流行季节对小学生和来自疟区的流动人口进行IFAT检测。结果2002~2006年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病例的构成有差异(χ2=16.61,P<0.05);2002~2006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逐年上升,各年度间血检阳性率有差异(χ2=67.24,P<0.05);IFAT检测儿童与成人的阳性率有差异(χ2=12.05,P<0.05)。结论对流动人口、出入非洲等国家的劳务人员实施行之有效的抗疟措施,是当前和今后抗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监测,密切关注本地区的疫情动态,防止疟疾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基本消灭疟疾后 ,1994~ 1999年疟疾流行的变化趋势。 方法 对全市 1994~ 1999年多项疟疾监测指标、调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6年共发现 74 7例疟疾病例 ,总发病率本地居民为 0 .31/10万 ,外来流动人口为 8.88/10万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312 .31,P<0 .0 0 1) ;两者 1999年发病率较 1994年分别下降了6 7.4 4 %和 95 .2 5 %。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82 .4 6 % ;市区只有输入病例 ,5 7.94 %外省输入病例和 5 5 .73%本地感染病例相对集中在流动人口较为聚集的 4个区 (县 ) ,前者的发病高峰约较本地病例提前 1个月。本地居民未查见带虫者 ,纵向监测点青少年儿童 IFAT抗体阳性率为 0 .31%。82 .5 0 %为非活动性病灶点 ,99.4 0 %病灶点仅有 1个病例。 结论 上海市疟疾以输入病例为主 ,虽然市郊区 (县 )仍发生低水平的本地传播和感染 ,但未引起局部流行或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措施。方法 设立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点 ,采取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重点突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结果  11年内疟疾发病率波动在 0 .0 4 /万~ 0 .15/万之间 ,病例呈散在分布 ,输入性病例增多 ( 54 .2 5% ) ,流动人口疟原虫血检阳性率和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 P<0 .0 0 1)。结论 基本消灭疟疾后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加强流动人口抗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靖江市居民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及对其认知现状,探索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的措施。方法在靖江市随机抽取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以Kato-Katz法检查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问卷调查防病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结果 2013-2015年共计在靖江市分别调查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4 555人和2 278人。本地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为0.29%(13例),流动人口为0.75%(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1)。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性别间肠道线虫病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0.048,P均0.05)。本地居民对肠道线虫病的知晓率高于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9~164.533,P均0.01)。结论流动人口是靖江市肠道线虫病的重点防控对象,应对其加强综合干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钩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疟疾青离唬醋伍用伯喳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观察新乡市1,76一1991年疟疾监测报告贵州省间日疟原虫的研究一W.红内期原虫及抱子增殖期的形态观察四川省疟疾形势凯里市凯棠乡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报告涪陵市基本消灭疟疾研究中老边境动满镇垦民与当地居民疟疾流行情况(l):31(1):43 (2)名1 (2)rg(2):26(2):42(3):40元江县热带经济作物开发区流动人员疟疾监测氛袄菊酷灭蚊防疟成效观察广西壮族自治区1992年疟疾流行动态食峨猴和恶性疟原虫抗原用于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比较应用“Q义”技术快速诊断间日疟的现场评价1.间日疟原虫在Q砚离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中华按蚊为单一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 ,了解以加强传染源管理和监测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的作用。方法 采用对传染源管理 ;开展“三热病人”血检 ;疟疾病人现场走访调查和漏报调查 ;不同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检测和媒介按蚊密度纵向监测。结果  5年间确诊疟疾病人 92例 ,其中本地病人 40例 ,输入性病人 5 2例 ,发病率波动在 0 .0 4/万~ 0 .1 5 /万之间 ,呈低感染状态。“三热病人”血检流动人口阳性率 1 .2 6% ( 3 5 / 2 780 ) ,明显高于本地居民阳性率 0 .1 4% ( 2 5 / 1 7797) ( P<0 .0 0 1 )。疟疾间接荧光抗体检测1 867人 ,发现流动人口阳性率 6.0 0 % ( 1 0 / 1 68)高于本地居民 2 .1 4% ( 1 8/ 843 )和小学生 1 .2 9% ( 1 1 / 85 6) ( P<0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蚊媒监测畜房蚊媒始现于每年 5月下旬 ,人房迟 1~ 2旬 ,6月下旬~ 8月上旬为高峰 ,7月下旬为最高 ,年捕蚊总数畜房为人房的 43 0倍。结论 基本消灭疟疾后 ,开展以管理和监测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菏泽地区地处鲁西南平原,地势低洼,易于发生疟疾暴发和流行,经过30多年的大力防治,于1986年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输入性疟疾病例随之增多,又成为灭疟后期疟疾播散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为巩固灭疟成果,自1988年始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与监测工作,现将5年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血检情况 5年来全区九县、市来往于外地高疟区的流动人口共登记服药92 757人,其中发热病人血检12 636人,疟原虫阳性14人,平均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徐州市疟疾流行特点、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徐州市2005—2013年疟疾个案调查表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报告疟疾968例,均为散在病例,无暴发流行。本地感染病例728例,占75.21%(728/968);境外输入性病例73例,占7.54%(73/968);国内输入性病例167例,占17.25%(167/968)。2012—201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对2005—2010年和2011—2013年病例分型进行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37,P0.05)。结论徐州市自2012年以来无本地感染疟疾报告,疟疾病例感染来源从本地感染为主转变为本地人口外出感染为主。应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不同疟区的疟疾监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为了制定针对性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 根据江苏省疟疾流行因素,将流行区分为6个监测组,即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共存地区(1组)、嗜人按蚊分布毗邻地区(2组)中华按蚊单一媒介地区(3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4组)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5组)、献血员疟疾较多地区(6组)。于1997-1999年分别在上述地区,对疟疾进行了分类监测。结果 1组疟疾年发病率、API、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组,发病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4.38%,嗜人按蚊占的按蚊总数的3.73%;2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明显高于3-6组;3组和4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已降至较低水平;5组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6组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1组地区是江苏省疟防重点地区,2组地区需加强疟疾监测,3-4组地区可进一步简化现有抗疟措施,5组地区重点开展流动人口监测,6组地区可列入当地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制定针对性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根据江苏省疟疾流行因素,将流行区分为6个监测组,即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共存地区(1组)、嗜人按蚊分布毗邻地区(2组)、中华按蚊单一媒介地区(3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4组)、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5组)、献血员疟疾较多地区(6组).于1997~1999年分别在上述地区,对疟疾进行了分类监测.结果1组疟疾年发病率、API、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组,发病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4.38%,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的3.73%;2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明显高于3~6组;3组和4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已降至较低水平;5组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6组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结论1组地区是江苏省疟防重点地区,2组地区需加强疟疾监测,3~4组地区可进一步简化现有抗疟措施,5组地区重点开展流动人口监测,6组地区可列入当地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