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暴发原因,采取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伤寒疫情的蔓延.方法 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疫情指挥领导小组,按<预案>有关措施要求组织实施.结果 本起突发伤寒疫情共发病50例,无死亡病例;对8个病例进行肥达实验,其结果支持伤寒诊断:对村民饮用水进行检验,查出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超标.根据病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结果,采取疫情处置措施,发病迅速下降,疫情在一个伤寒的最长潜伏期内终止.结论 流行原因是由于该村饮用水供水管道简易造成饮用水污染所致,疫情报告晚是造成该起疫情扩大的主要原因.按<预案>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区伤寒(含副伤寒,下同)传播因素,探寻流行原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调查及现场调查,对设定的流行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其危险程度。结果喝生水习惯、喝冷饮习惯、饮用水源、病前一月在外就餐、病前一月与伤寒病人接触的危险性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是否规范影响伤寒报告的数量。结论2000年以来我区伤寒呈流行态势;不安全的饮水、饮食,不规范的诊断、治疗是我区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实施针对性干预后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2005年霍乱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掌握湖南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环境水体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主动监测、被动监测、专项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方法对湖南省的腹泻病人、环境水体、水产品、食品、霍乱疲情等进行监测。结果 2005年湖南省腹泻病人检索阳性率为0.02%,全部为O139群;外环境和食品监测阳性率为0.04%,18份阳性标本中主要为水体8份,水产品8份;全年共发生霍乱瘦情13起。其中11起与聚餐有关,共报告病例43例,带菌者29例,均为0139群;所检测其中20株O138霍乱孤菌均为产毒株;从病人、带菌者、甲鱼中分离的139霍乱菌株高度同源。结论 开展霍乱疫源监测是早期发现疲情、厦时掌握疲情动态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扣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卫生指导和管理,以及加大外环境的检索力度扣加强各种水体的消毒措施,防止疫情通过水体扩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普定县伤寒暴发流行的特征和原因,为今后预防控制伤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次伤寒暴发疫情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4月至5月在普定县城关镇地坝村发生的一起伤寒暴发疫情,发病以学生为主,发病年龄集中在10~17岁,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地坝村的地坝自然寨,其它村寨病例相对较少。饮用水中未检测到伤寒杆菌,在病人的血中培养出伤寒杆菌。结论本次疫情是因易感人群的密切接触而引起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5~2011年阳朔县伤寒疫情的流行原因和特征,为防治伤寒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阳朔县2005~2011年伤寒流行强度及发病的人群、地域、时间分布,描述伤寒的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1年阳朔县报告伤寒病例3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86/10万;存在明显的季节集中趋势,发病高峰为4~8月份,其他月份均有不同数量的散发病例;2005~2011年阳朔县伤寒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仍在较高水平上波动;伤寒病例监测阳性率为0.95%,菌株分型以甲型副伤寒为主。结论加强发热及疑似病例的监测,规范隔离治疗病人,保障饮水安全,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是控制阳朔县的伤寒副伤寒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罗城县是甲型副伤寒老疫区,探讨该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原因,为今后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结果本次疫情确诊病例120例,主要分布在县城区3所中学,以内宿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83%(85/120),3所中学内宿生罹患率:罗城高中1.83%,罗城中学1.96%,民族中学2.73%;病例集中分布在10~19岁年龄段;此次疫情较为复杂,其中3所学校疫情由自备水和生活接触2种传播途径共同作用引起;由于干预措施得力,疫情迅速扑灭。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技术体系对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暴发有重要意义,开展常规疫情监测,加强对市政供水单位的管理,关注学校的自备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对防止学校副伤寒的暴发流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疫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爆发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 采取个案调查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病例,并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当地习俗等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爆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 该起疫情的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个村,并以该村的小学生占绝大多数,从6月到儿月份,呈多次连续爆发的形式,此间共有97人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习俗,没有采取任何隔离的措施,病人与易感者近距离接触所致。通过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 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当地吃发糕风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而忽视了隔离措施是不可取的,而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王冬球 《中外医疗》2009,28(18):143-143
传染病疲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问题,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卡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信息,也是评价防治措施效果和研究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海珠区一起食源性霍乱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查清霍乱爆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该事件是一起因在酒家集体聚餐引起的食源性霍乱爆发疫情,共感染43人,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小川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导致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未煮熟煮透和存在交叉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在临沂市的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市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总和统计和年代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共发生伤寒、副伤寒212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96/10万,发病集中在6~11个月,占85.88%;年龄主要集中在10-54岁,占69.70%;农民和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80.15%。结论查源、灭源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