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七情配伍理论出发,探析人参药对临床运用规律。人参常用相须药对为黄芪、白术、山萸肉、附子、西洋参、鹿角胶等补益类药物,常用配伍比例为1∶1,1∶2,4∶3,2∶1。人参常用相使药对配伍规律为配伍熟地黄、五味子、丹参等其他类药物,常用配伍比例为1∶1,1∶2等,为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对丹参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伍比例(3∶1、2∶1、1∶1)前后丹参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三七药对常用配伍比例(3∶1、2∶1、1∶1)前后丹参素的含量。色谱柱:Luna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11∶1∶89);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理论塔板数按丹参素色谱峰计大于5000。结果:丹参素在0.08μg~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0%(n=6)。丹参—三七不同比例配伍前后丹参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丹参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控制;共煎液中,三七对丹参素的溶出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食同源类中药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应用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1988-2012年治疗AD的临床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的 Apriori 算法分析防治 AD 的中药及药食同源类中药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222篇临床文献。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5味药食同源类中药为茯苓、枸杞子、益智仁、桃仁、山药;最常用的5味中药为石菖蒲、远志、川芎、丹参、当归。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5对药食同源类中药为山药→茯苓、茯苓→陈皮、山药→枸杞子、枸杞子→益智仁、枸杞子→茯苓;最常用的5对药对为石菖蒲→远志、丹参→石菖蒲、川芎→石菖蒲、丹参→川芎、石菖蒲→黄芪。结论防治AD药食同源类中药以补益药为主,药性平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腺金丝桃与丹参配伍对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为中药配伍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乌腺金丝桃提取物组、丹参提取物组、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比例(1∶1、1∶2、2∶1)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空白组)、阳性组共8组。检测各组小鼠缺血损伤后耐缺氧存活时间,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配伍比例为1∶2组可以明显降低LDH、CK水平,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可以明显延长心肌缺血小鼠耐缺氧时间。结论:等剂量、实验条件下与单味药比较,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配伍比例1∶2对心肌缺血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王庆国应用海藻甘草反药配伍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整理王庆国海藻甘草配伍相关病历,根据数据特点采用频次法、主题模型、关联规则三联法进行其配伍相关规律如药物间关联、药物疾病关联、海藻甘草配伍比研究。结果:王庆国应用海藻甘草药对配伍多见于治疗肿瘤类疾病、内分泌代谢类系统疾病、结节类疾病,除常见瘿瘤、瘰疬等疾病,其他多为现代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肝囊肿、肺结节等,这些病变部位多与少阳经相关。海藻甘草相关配伍处方共计72例,其中包含196种药物,使用频率大于61.8%的药物有6种,分别为海藻、柴胡、法半夏、生甘草、浙贝母、煅牡蛎。LDA主题规律挖掘得到3个处方:主题1常以柴胡桂枝汤底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疾病,主题2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科类及肝炎类疾病,主题3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甲状腺结节类疾病。WEKA软件的Apriori算法挖掘出22条关联规律,海藻甘草配伍药量以2∶1、3∶2、1∶1为常用剂量比。结论:王庆国海藻甘草反药配伍多以生甘草入药,海藻用量多大于甘草用量,常用于治疗病位在少阳,病机在痰凝气滞血瘀的疾病,最常配伍方剂为柴胡桂枝汤和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6.
从中药的性能出发,在解读药对含义的基础上从相须、相使方面总结临床全蝎药对的常用组合。全蝎相须药对的配伍规律为配伍熄风止痉药物,常用全蝎与蜈蚣辛散辛开、全蝎与钩藤辛甘发散、全蝎与僵蚕咸软辛散。全蝎相使药对的配伍规律为配伍辛温解表类、清热解毒类、攻毒类虫类、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代表药物组合为全蝎与麻黄辛散苦泄、全蝎与龙胆辛开苦降、全蝎与蜂房辛散甘缓、全蝎与肉桂辛开辛散、全蝎与瓜蒌辛甘发散。通过整理全蝎临床常用药对组合及功效,为深入挖掘药对的临床价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鳖甲系列药对的潜在规律。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出含鳖甲的方剂1 910首,基于频次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鳖甲的方剂中与鳖甲配伍频率最高的前10位药物依次为甘草、柴胡、当归、茯苓、人参、大黄、白术、木香、黄芪、赤芍。这些药对常以1∶1配伍用于临床,其次为1∶2、1∶3、3∶4。结论:该文通过对鳖甲系列药对的临床应用数据分析,发现鳖甲药对的配伍和主治病症分布规律,能够为临床组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十年来药食同源类中药防治冠心病的应用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筛选2009-2018年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的Apriori算法分析防治冠心病的中药及药食同源类中药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83篇临床文献,103首方剂,122味中药。临床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5味中药为丹参、黄芪、川芎、红花、瓜蒌;最常用的5味药食同源类中药为甘草、当归、桃仁、人参、薤白、桔梗。结论:防治冠心病的药食同源类中药以补气活血养血类中药为主,药性平和。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整理《伤寒论》中芍药-甘草药对的运用情况、从不同的配伍比例层次分析芍药-甘草药对的量效关系规律。分析可知,《伤寒论》中共有25个经方用到芍药-甘草药对,其配伍比例主要有3个层次,分别为1∶1;3∶1;3∶2。芍甘以1∶1等量配伍,常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为主要功效;芍甘以3∶2比例配伍,常以通降营气,调和营卫为主要功效;芍甘以3∶1比例配伍,常以通降中焦营气以治腹痛,或助补益下焦营血为主要功效。芍药-甘草药对在《伤寒论》中配伍应用,既能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又能养血柔肝,通降营气,健脾和中,两者配伍,结构严谨,配伍精当,功效广泛。  相似文献   

10.
中药七情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配伍是中药临床运用的重要形式 ,中药配伍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配伍理论的核心就是中药配伍的七情理论。七情理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注册》 :“药有阴阳配合 ,子母兄弟 ,根茎花实 ,草石骨肉。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七情理论的提出 ,对后世中药配伍运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本经》未对七情作任何解释 ,以至后世对七情的理解多种多样。本人根据前人认识 ,结合自己的体会 ,在此对七情作一简单探讨。1 单 行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 ,以及许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苍术黄柏药的配伍规律对药效物质的影响,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分析进行线性关系分析以及加样回收率试验考察HPLC的严谨性。HPLC指纹图谱:取小檗碱和黄柏碱对照品溶液和苍术黄柏1∶1、1∶2、1∶3、0∶1、2∶1、3∶1、1∶0等不同配伍供试品溶液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以苍术黄柏供试品溶液获取的HPLC色谱图中小檗碱和黄柏碱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外标法一致。1.024~1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中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2.0%,显示加样回收率试验良好,HPLC严谨性高。苍术黄柏不同配伍规律中非共有峰面积以3∶1配伍比例为最高为10.62%,其次是1∶1配伍比例为8.06%。结论:苍术黄柏配伍不同配伍规律中3∶1配伍比例对小檗碱的影响最小,临床组方中发挥的黄柏作用药效就较好;从而说明中药配伍和药物剂量对于充分发挥药物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玉屏风散的证治规律,包括主治病种、具体剂量、配伍药物等,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0—2020年玉屏风散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玉屏风散的主治病种、药物用量比值、不同剂量使用频率、配伍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屏风散除了在呼吸系统运用外,还用于消化系统、皮肤、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中黄芪∶白术∶防风最常用配伍比例是2∶2∶1;黄芪与白术的用量比例范围在0.80~3.00,黄芪与防风的用量比例范围在1.00~1.33,白术与防风的用量比例范围在1.00~2.50;方中黄芪学用用量为10~30 g、白术为10~15 g、防风为6~15 g,其中防风用量比药典大,而总体用量显著低于古代用量。本方常搭配健脾、疏风、温阳类药物使用,如党参、桂枝、白芍、当归、茯苓,亦常与其他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黄芪桂枝汤、小青龙汤等联合运用。结论:玉屏风散主治病种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疗效显著;其临床应用中配伍比例存在差异,具体用量亦无统一标准;临床中玉屏风散多为单方应用,或结合辨证加味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配伍规律,为临床研发血脂异常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提取1985年9月至2014年3月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血脂异常的243项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中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方法分析中药复方专利的配伍规律。提取出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常见的单药有山楂109(44.86%)等;最常见的对药有山楂-丹参53(21.81%)等;最常见的角药配伍有山楂-决明子-何首乌25(10.29%)等;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常见药物组合有夏枯草→丹参(0.833);大黄,泽泻→何首乌(1.000);丹参,决明子,泽泻→何首乌(0.929)等;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丹参、山楂等;通过熵方法提取出的新方组合有白术、甘草、柏子仁、防己;陈皮、茯苓、薏苡仁、半夏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是有配伍规律可循的,提示今后研发高效血脂异常中药新药应从以下6方面着手:1单味药应优先选择山楂等;2对药应优先选择山楂-丹参等;3角药应优先选择山楂-决明子-何首乌等;4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关联度高的药物组合应优先选择夏枯草→丹参;大黄,泽泻→何首乌;丹参,决明子,泽泻→何首乌等;5以核心治法为主体,运用核心药物,适当配伍如消食泻浊法,核心药物为山楂,可适量配伍丹参等;6应用新方白术、甘草、柏子仁、防己;陈皮、茯苓、薏苡仁、半夏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撷取了张锡纯临床常用的补润并施类对药,通过对其配伍依据、机理的探析,总结归纳了一代宗师补润并施类对药配伍运用的规律、特色。  相似文献   

15.
桂枝味辛甘,性温和,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温通经脉、温阳助气、平冲降逆、利肝肺两气之功效。《伤寒杂病论》所载323首方剂中用桂枝配伍的高达77首,其中《伤寒论》中37首,频次之高可显其重要性。既言桂枝“配伍”,就不可不提“七情”理论。“七情”配伍,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方式。用“七情”之理回看《伤寒论》中关于桂枝的记载,发现桂枝药性柔和,不归属毒性之品,张机(字仲景)用桂枝配伍多为相须相使之类。且“七情”配伍多以“药对”形式出现,如同类相须配伍之“桂枝-麻黄”药对、“桂枝-附子”药对;相使相成中寒热并用的“桂枝-石膏”药对、散收相配的“桂枝-芍药”药对、阴阳同补的“桂枝-地黄”药对、润燥并用的“桂枝-胶饴”药对、动静相宜的“桂枝-知母”药对和“桂枝-阿胶”药对。药理研究发现,桂枝水煎剂中的成分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扩张血管等作用,当临床遇其适应证时,单味药物已有很好疗效,但当桂枝与其他药物组成药对时,两者药物偏性又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应证也更加广泛。临床上桂枝药对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病、皮肤病等。文章就七情理论对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7,(7)
目的探索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0∶1、1∶5、2∶5、2∶3、1∶1、3∶2、5∶2、5∶1、1∶0)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底物荧光检测法测定不同配伍比例药对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非线性回归法确定量效曲线参数,建立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响应面法分析配伍比例与抑制作用的关系。结果各配伍比例药对对神经氨酸酶均有抑制活性,在1∶1时作用最强。配伍比例在0.55∶1~1.11∶1时,药对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作用强度-0.800),而其他配伍比例下协同作用较弱,或产生相加甚至拮抗作用。结论该方法可为黄连-厚朴药对治疗流感时配伍比例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了丹参、三七 6种不同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灌胃给药 4d ,颈总动脉放血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粘附实验采用旋转玻球法。结果与结论 :阿司匹林 4 .4mg·kg-1能明显抑制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和全血血小板粘附性 ;丹参∶三七 10∶0 ,10∶1,10∶3,10∶6 ,1∶10及 0∶10 6种比例配伍 ,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 10∶3为最佳 ,而 0∶10即单味三七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无明显影响 ;丹参∶三七 10∶3、10∶6及 0∶103种比例配伍 ,对正常家兔血小板粘附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其最佳配伍为:0∶10 ,丹参∶三七 10∶0 ,10∶1及 1∶103种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粘附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参酮冠心片中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3个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比例并进行验证试验。方法以小鼠抗乏氧试验和小鼠抗疲劳试验结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双参酮冠心片中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3个有效组分的配伍比例,获得2个最优配伍组合,两个最优配伍组合分别设140 mg·kg-1和70 mg·kg-1两个剂量组以大鼠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试验验证最佳配伍比例的合理性。结果根据抗乏氧和抗疲劳试验得出的2个最优配伍组合,最优配伍1和最优配伍2(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的比例分别为1∶1.5∶1.5和1∶1.5∶2),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最优配伍1优于最优配伍2。结论双参酮冠心片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最佳配伍比例为1∶1.5∶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HPLC-PDA技术和"化学模糊识别"策略对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配比的活性物质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丹参与红花的化学物质库,并经过对照品峰的紫外信息,建立了4类活性物质的紫外信号网络,并通过网络将丹参-红花中的成分进行快速鉴别与归类,进而通过对称配比设计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丹参-红花配伍的水、50%甲醇水和甲醇煎液中,通过"化学模糊识别"策略分别鉴定出47、57和43个成分。3种不同制法中,丹参酮类成分在甲醇提取液中的相对溶出度最高,其他3类成分在50%甲醇水提取液中的相对溶出度最高。相同制法、不同配比中,所测成分总的相对溶出度的优化范围皆为5∶1~5∶2,总的相对溶出度的最高比例皆为5∶2。结论丹参-红花不同配比与不同制法的化学成分的配伍变化规律有所不同,且存在优化配比,为丹参-红花药对临床配伍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为药对现代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山药和茯苓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山药和茯苓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于Excel,对山药和茯苓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补益药类,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茯苓.结论:山药与茯苓配伍补泻结合,适宜病症较为广泛,对临床和保健养生运用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