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7—9月我院665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86%(285/665),术前0.5~2 h内给药率为85.26%(243/285),平均用药疗程为2.31 d,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美洛西林、头孢替安等。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指征把握不严、预防使用率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当、用药疗程长、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需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乳腺癌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围术期预防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2013年南昌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850例接受Ⅰ类切口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2013年我院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7.2%(61/850);用药时机选择术前2 h内用药70.5%(43/61)和术后用药29.5%(18/61)。用药疗程合理93.4%(57/61);用药时间超过48 h占3.3%(2/61)。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78.7%(48/61)。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促进了我院乳腺癌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和疗程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的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实施干预措施前(2010年9–12月)及干预后(2011年9–12月)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预防使用率分别为98.94%和97.49%;预防用药选药合格率从69.62%上升至94.84%;预防用药时间从5.03 d降至1.67 d。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提高了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2 290例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290例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4 h、2~24 h、<2 h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10.96%,10.92%,25.06%,53.06%。Ⅰ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5.77 d,>3 d者761例(80.70%);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6.08 d,>3 d者1177例(87.38%)。Ⅰ类切口单一、二联用药比例分别为76.56%和23.44%;Ⅱ类切口单一、二联、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为39.87%,58.43%和1.70%。Ⅰ类切口手术符合预防用药指征882例(93.53%)。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例,感染率0.52%,感染发生与用药疗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监督,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普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1年1—6月)、干预后(2014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各200份,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6.50%(193/200)、27.00%(54/200),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分别为24.87%(48/193)、74.07%(40/54),预防性用药疗程分别为4.50、1.20 d。结论: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6.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10年1~12月的Ⅰ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148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148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76%,单用的比例为95.87%;使用最多的是第1、2代头孢菌素;术后用药3~7d的比例为44.5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及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结果:360例手术病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100.00%。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04例,合理的有2例(0.98%);Ⅱ类切口手术146例,合理9例(6.16%);Ⅲ类切口手术10例,合理1例(10.00%),总合格率为3.61%。用药时间正确16例(4.44%);选用的药物超标准的320例(88.89%),术后用药时间正确的13例(3.61%)及联合用药不合理(包括无指征)的191例(53.06%)。结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某院214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品种选择分布情况、给药时机、用药时间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 2148例患者中, 467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21.74%。467例患者中,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注射用头孢唑啉,占比为39.61%(185/467),其次为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头孢甲肟,占比为22.91%(107/467),以及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占比为10.49%(49/467);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格率为39.61%(185/467)。467例患者中,术前>1.0 h给药341例,占73.02%;术前0.5~1.0 h给药28例,仅占6.00%;术后给药98例,占20.99%。467例患者中,总预防用药时间≤24 h 121例,占25.91%;总预防用药时间>24 h 346例,占74.09%。467例患者中,单独使用抗菌药物462例,占98.93%;二联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1.07%。结论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仍存在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情况,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卫江  张丹  郭喜红 《中国药房》2012,(18):1658-1660
目的:制定医院合理用药干预管理规范,观察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试验组(180例)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用药,对照组(178例)按习惯方法用药。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从干预前的49.4%下降至干预后的21.1%;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从干预前的4类17个品种下降为干预后的1类2个品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55.7%上升至干预后的76.3%;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6%上升至干预后的68.4%。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期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抽取我院骨科2019年9月-2020年9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综合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骨科593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74.54 %(442/593)。手术切口感染率为8.6 % (51/593)。44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中,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为99.77 %(441/442);术前30min-1h给药率99.55 % (440/442);预防用药疗程≤24h者217例,占51.79 % (217/419);预防用药中不合理95例,用药合理率为78.51% (347/44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无指征预防用药、药物选择不恰当、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偏长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较高,用药疗程偏长,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0年7月住院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从而进一步规范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提高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妇科(147例)、乳腺科(51例)住院手术患者Ⅰ、Ⅱ类切口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Ⅰ类切口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达96.25%,Ⅱ类切口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达90.63%,乳腺科Ⅰ、Ⅱ类切口的预防使用抗菌药达100%。预防用药品种和预防用药时间都比较规范。结论:本院围术期预防用药的选用品种和预防用药时间都比较规范。但在术后换用抗菌药方面和无指征出院带药方面还有待加强管理。为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降低药比、控制医院感染,应进一步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强 《中国药业》2012,21(11):38-39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医院抗茵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作合理性评价.结果 71例Ⅰ类、5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5.77%和100%,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4.01 d和5.64d.部分病例存在初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当(20.63%)及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62.50%)等问题.术后抗茵药物使用超过48 h者占74.60%.结论 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需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97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至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297例患者的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次数、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 297例患者中,共289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为97.31%,其中191例(64.31%)患者有适应证,抗菌药物涉及9大类,共应用804例次,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为48.01%(386/804),与其他种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中术前2 h以内用药患者共58例(20.07%),平均用药时间为(18.2±2.6)d,单一用药率为62.63%(181/289),联合用药率为37.37%(108/289)。289例患者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725例次(90.17%)。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高,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医院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处理,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282例出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预防用药的选择、用药的品种、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2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59例(91.84%);平均用药时间为5.62d;术前0.5~2h用药238例(84.40%),术前>2h用药7例(2.48%),术后用药14例(4.96%);不合理用药246例(87.23%)。结论该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评价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5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5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96%,其中无指征用药占22.1%;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为:头孢替安、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使用单一抗菌药物215例(89.6%),联合用药25例(10.4%);用药疗程1~30d,平均(5.63±3.46)d,56.3%的病例术后用药时间超72h;用药时机:术前2h内用药占51.1%,48.9%的病例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结论 250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当等问题,需加强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出院的362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为340例,其中有用药指征的184例,占50.83%;术前0.5~2 h给药的8例,占2.21%;术中全未追加药物,总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h的317例,占93.23%;使用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替唑、头孢西丁、替硝唑;单一用药259例(占71.55%),二联用药81例(占22.38%)。结论: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首次用药时间不当、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 579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是否有指征、预防用药品种、时机和疗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2015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2 579例,其中预防用药822例,占31.87%;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和白内障手术)824例,预防用药92例,占11.16%;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为主,占95.01%。预防用药不合理220例,其中预防用药超疗程占43.63%,无指征预防用药占32.73%。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合理,但仍然有无指征预防用药、用药品种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继续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8.
张二锋  孙博  马换青 《抗感染药学》2021,18(8):1166-1170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以及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6月符合Ⅰ类切口手术指征患者505例病历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50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118例,其预防使用率为23.37%;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h 33例(占27.97%),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为95.76%,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为64.41%;围术期预防用药最多的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56例,占47.46%).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3 0%,符合要求;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偏长、预防用药选用不当及给药时机不当等,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干预管理,以增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意识,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对我院眼科2007~2010年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病历共945份,其中手术患者858份,对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间、给药时机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局部用药(滴眼)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有限,选用基本合理。全身用药(静脉注射)的药物选择方面:喹诺酮类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明显改善,但仍存在头霉素用于手术预防性应用的情况。手术预防性应用时间合理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结论自2008年以来我院就逐步加强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从本次调查看到2010年,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我院眼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需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眼科I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品种选择方面。加强术前局部预防用药,减少全身用药是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在该院2012年10~12月归档病历中随机抽取12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析其合理性。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使用率为93.33%(112/120);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涉及头孢菌素类[71.23%(104/146)]、林可霉素类[13.70%(20/146)]、氨基糖苷类[5.48%(8/146)]、咪唑类[7.53%(11/146)]和青霉素类[2.05%(3/146)]。术前小于或等于2 h给药的患者仅21例,占18.75%(21/112);大多数患者[62.50%(70/112)]均是在手术后使用。112例患者中,术后用药时间小于或等于24 h的患者仅6例,占5.36%,其余患者超过24 h,占94.64%。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存在给药指征不严,给药时机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问题,需要加强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