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国内众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文献对其作以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祖国医学有关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1历史渊源早在《内经》已认识到,心肌梗塞的病因病机与气虚、气滞、寒凝、血瘀、痰饮有关。《灵枢·经脉》篇认为:“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细则气少,涩则心痛”,初步认识到气虚则血脉瘀滞不畅而心痛。《内经》尤重寒邪致痛,《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  相似文献   

2.
肾风刍议     
“肾风”一词源出《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病名。《内经》一书中多次述及此病,如《素问·风论篇》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庬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评热病论篇》:“有病肾风者,面  相似文献   

3.
凡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称为腰痛。腰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年轻或年老患者均可见到。关于腰痛的认识,早在《内经》就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言:“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说明腰痛的病变在肾,病理以虚为主,并与督脉相关。  相似文献   

4.
补肾法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古籍中虽未见有关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记载 ,但就与其相关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论述却屡见不鲜。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 :“肾主骨”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肾者……其充在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肾生骨髓” ,“在体为骨” ,都是说明肾主骨生髓 ,即骨与髓均为肾之所生。《医经精义》亦云 :“肾藏精 ,精生髓 ,髓生骨 ,故骨者 ,肾之合也”。“精足则髓足 ,髓在骨内 ,髓足则骨强”。提出了肾脉精气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骨骼的生长、壮健与再生。《素问·痿论》又云 :“腰者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  相似文献   

5.
因寒邪侵袭、阳气衰弱而致的腹部瘀痛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受《素问·举痛论篇》“脉寒……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的  相似文献   

6.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篇》),从而激发和推动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气周流全身,无处不至,而以通畅为贵.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有“百病生于气”(《素问·举痛论》)之说.论其治当“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实乃临床治疗之大法.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 ,纤维环破裂 ,以致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出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组织 ,产生以腰背痛和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腰腿痛”等范畴 ,正如《内经》所言 :“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痹。”《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曰 :“肾气不足 ,受风邪之所为也 ,劳伤则肾虚 ,虚则受于风冷 ,风冷与正气交争 ,故腰脚痛。”至于其病象 ,如《素问·刺腰痛篇》中说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 ,不可以俯仰 ,仰则恐仆 ,得之举重伤腰。”又云 :“肉里之脉令…  相似文献   

8.
1 血瘀致病的各类血瘀致病最早源于《内经》,有血瘀腰痛(《素问· 生气通天论》)、血瘀痹证(《素问·痹论)》)、血瘀成痈(《素问·痈疽》)、血瘀(《素问·举痛论)》)、血瘀腹痛(《素问·举痛论》)等;气血病的治疗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擎之。”《素问·针解》则针对经脉中的血瘀明确提出:“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汉·张仲景,创立了“瘀血”病名,创制了许多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度虫丸、大黄牡丹皮汤等。初步奠定了血瘀证辨证论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文献里虽无此名,但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类似冠心病证侯的记载是很多的,并且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作过详细的论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灵枢·厥论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论述了“人之神”与生命及身心健康的关系,对身心发展规律和保健养生方法,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在《素问》与《灵枢》诸篇中均有体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血脉,血运不畅,则形伤而神不得外明。《素问》的《生气通天论》、《脉要精微论》、《方盛衰论》均论及“神明”,即“神能外明”,提示本质属性主宰着外在征象,精神对形体有着调控作用。《素问·举痛论》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病因学说。《素问·调经论》也指出:“气血不和,百疾乃变化而生。”唐·王冰进一步指出:“血气者,人之神…  相似文献   

11.
骨痿治验二则江苏省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医院陈琪儿关键词:骨痿,中医药治疗《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素问·痿论》也说:“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所以祖国医学认为,骨痿是因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  相似文献   

12.
中医虽然没有功能性消化的病名,但其可归属于“痞满”等范畴,痞满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在该书中称为否、满、否膈等,在《伤寒论》中确定了其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景岳全书》中以“痞满”名立专篇进行论述,此后该病名渐趋一致《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适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入五脏则填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日“脏寒生满病”。  相似文献   

13.
指压镇痛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是属于推拿范畴。推拿古称按摩,是我国最早的医疗手段之一。《黄帝内经》就记有按压人体的某些部位能止痛的论述。《素问·举痛论》上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隋、唐时代,按  相似文献   

14.
李增华  邹金金 《光明中医》2008,23(7):1031-10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柱附近的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腰腿痛综合症候群。属于中医的“痹证”“腰痛”等症的范畴。《素问·刺腰痛篇》“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说明本病主要由外伤引起。  相似文献   

15.
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1934年被Mixter等发现并报道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后,各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时有报道。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即对该病进行了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云:“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亦云:“腰痛拘急,牵引腿足”;国外也在1764年由Contugno报道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症状。对于本病的诊断一般说来并非难事,选择哪种的治疗方法各家自有说法…  相似文献   

16.
腰痛常发生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因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密切。正如《外台秘要》曰:“病因肾主腰膝,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仰息,诊其尺脉沉主腰背痛,寸口脉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为紧脉,腰僵痛。”腰痛一证,符合祖国医学“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之机理。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历代文献对心前区疼痛叙述较多.如《内经·素向·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素问·谬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诸说;说明古人对心病早有认识.《灵枢·厥病》篇把心痛的严重症,容易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厥论》:“手心主少阴厥  相似文献   

18.
腧穴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龙祥 《针刺研究》1998,23(3):161-163
早期的针刺治疗多为刺脉,这不仅在马王堆帛书及《内经》中有明确记载,还见于非医学古籍。如《史记·扁鹊传》谓“(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论衡·顺鼓篇》曰“投一寸之针,布一丸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廖”。这种刺脉疗法还广泛见于现代的兽医、藏医针灸实践。对照《黄帝内经》与中国第一部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由脉到穴的演变过程。试举例说明如下:1.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2.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凛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  相似文献   

19.
古人认为,血液的循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流动不已,以通为顺。然而诸多因素皆可影响其运行而产生血瘀证。1 阴寒凝滞 《素问·调经论》所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说明寒邪或阴寒内盛是形成血瘀证的机理之一。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寒主收引,脉络收缩则营血运行不畅。《素问·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故证见心痹心悸、遇寒加重或遇冷诱  相似文献   

20.
心平气和     
祖国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归属于心,认为“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言其体,神言其用,在泛指时“心”、“神”可以互释,也常常合称“心神”。又把一切生命活动归结为“气”的活动,其基本活动形式是“升降”、“出入”,“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有度,出入有常,则气机流畅,身体健康。“气”的活动有它本身的规律,同时又受心神的调节、支配、影响。《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