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大脑中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头颅MRI提示中重度LA,经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异常的患者100例为认知功能异常组,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中重度LA不伴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100例为认知功能正常组,每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n=50),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联合丁苯酞(0.2 g,po,tid),疗程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MMSE、MOCA量表,事件相关电位P300,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正常组的干预组P300波幅增高、P300潜伏期缩短(P<0.05),PI值降低(P<0.05);认知功能异常组患者的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显著提高、P300电位波幅增高、P300潜伏期缩短、PI值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异常组的干预组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PI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异常组两组PI值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认知功能异常组PI值与MMSE总分、MOCA总分、P300波幅呈负相关(P<0.05),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丁苯酞可协同改善中重度LA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大脑中动脉的PI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65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偶数将其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 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A组患者采取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 A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丁苯酞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在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4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 g/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口服,1 m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MSE,CDR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丁苯酞可显著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丁苯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4周和8周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能改善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6,(2):91-92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和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ADL分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丁苯酞能改善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周后不给予特殊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周后口服丁苯酞软胶囊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HD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Binswanger病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Binsw anger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 mg/次,3次/d;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屏气试验评价脑血管反应性,同时进行P300数据采样和MMSE、HDS量表评分以及疗效评价。结果丁苯酞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和血管反应性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P300波潜伏期及P300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 M SE和HDS量表评分显著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Binsw anger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CT血管造影(CTA)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92例,按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予多巴丝肼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服丁苯酞软胶囊,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观察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钙化斑块数明显多于对照组,钙化斑块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β淀粉样蛋白(Aβ1-42)、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5.22%比8.70%,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减少其脑部钙化点数量,缩小钙化斑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服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各进行1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P300检测,并检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的评分显著提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300波幅均上升,潜伏期均有所缩短,但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相比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部活动状态以及患者认知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指标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能有效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9,(1):127-130
目的:评价丁苯酞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脂联素和髓鞘素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AD患者9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况(MMSE、ADAS-cog)的评分值和脂联素、TNF-α、IL-6、MDA和MB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值高于对照组而ADAS-cog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MDA和MB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AD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认知功能,延缓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56-5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9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各33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照组、丁苯酞组分别单独加用多奈哌齐、丁苯酞。使用MMSE和ADL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6周和12周的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丁苯酞组的72.72%和75.76%(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和12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丁苯酞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2例LI合并轻度V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1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治疗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氧化应激水平、神经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提高(P<0.05),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丙二醛(MDA)水平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P<0.05),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活性肽100-β(S-100β)水平降低(P<0.05),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升高(P<0.05),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LI合并轻度VCI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并修复脑组织神经缺损,利于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认知训练对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12月从潍坊市某社区居民中筛选出的60例MCI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口服叶酸及进行认知训练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时间为6个月。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64导脑电信号采集记录仪分别记录两组受试对象干预前后MMSE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情况以评估受试者认知训练效果。结果干预组MMSE评分与6个月前相比明显增高,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300波幅明显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叶酸联合认知训练可以有效延缓认知功能的下降,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静脉滴注疗法组和丁苯酞序贯疗法组,各50例。丁苯酞静脉滴注疗法组患者采取常规丁苯酞静脉滴注疗法,丁苯酞序贯疗法组患者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改善50%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50%时间;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丁苯酞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丁苯酞静脉滴注疗法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丁苯酞序贯疗法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25.56±1.21)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7.05±1.02)mg/L均优于丁苯酞静脉滴注疗法组的(22.21±1.23)分、(10.68±1.5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序贯疗法组认知功能改善50%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50%时间分别为(12.11±1.41)、(12.21±0.11)d,均短于丁苯酞静脉滴注疗法组的(16.11±1.55)、(17.55±2.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周幼峰 《中国药师》2016,(5):917-919
摘 要 目的:观察吡啦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LI合并V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单用吡拉西坦片(1.2 g tid),观察组联用吡拉西坦片(1.2 g tid)和丁苯酞软胶囊(0.2 g qid),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MMSE积分、SOD含量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积分、血清SOD水平均较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用丁苯酞可有效改善LI合并VCI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通过提高SOD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及桂哌齐特四者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宁陵县人民医院ACI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2例(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45例)、联合组(47例)。常规组接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及桂哌齐特治疗,联合组基于常规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MMSE、MoCA评分明显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CBV、CBF、血清TIMP-1水平明显较常规组高,MTT明显较常规组短,血清MMP-9水平明显较常规组低(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及桂哌齐特四者联合治疗ACI伴认知功能障碍,可改善认知功能,可能与改善脑血流灌注情况、调节血清TIMP-1、MMP-9水平有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石杉碱甲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熙  顾慎为 《海峡药学》2008,20(2):50-51
目的采用石杉碱甲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服药后的认知功能改变。方法入选47例M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维持既往基础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口服石杉碱甲0.2mg连续12周。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均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治疗组P300潜伏期缩短,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石杉碱甲能够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