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常见,50岁以上根性疼痛多为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所致,60岁以上老年人腰腿痛多由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引起.我院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完善辅检后均予以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8年的随访,平均3年,手术优良率达92%.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根内外减压治疗下腰椎神经根通道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下腰椎神经根通道狭窄,伴严重肢端麻木和剧烈的根性疼痛患者,在行神经根通道扩大减压的同时,沿神经根背侧纵行切开3~5mm行神经根内减压术,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1.7月随访,采用改良Nakai等级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56例,良11例,优良率达92.5%。结论神经根内外减压具有减压彻底、根性痛缓解快、神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下腰段神经根通道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军  李晓  刘丽君  孟飞  尹晓鹏  王智  宋文轩 《河北医药》2023,(12):1862-1865
目的 比较分析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常规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开展调查,根据采用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命名,常规MIS-TLIF治疗组即常规组(n=32),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MIS-TLIF治疗组即机器人显微镜组(n=36),将2组腰腿疼痛、ODI指数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前2组疼痛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机器人显微镜组腰腿部疼痛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组疼痛、ODI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器人显微镜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机器人联合显微镜的辅助下可以获得更清晰的手术视野,避免术中损伤神经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同时还增加了置钉的准确...  相似文献   

4.
杨德顺  王开明  黄明  廖亮 《淮海医药》2011,29(4):289-291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2010年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采用椎间盘镜下手术减压24例;通过后路开放手术24例,观察2组手术疗效.结果 按Nakai标准评价手术疗效,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ED组较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给予对照组(n=38)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n=38)系统化循证护理措施;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椎间隙感染5例、神经根粘连3例、神经根水肿3例、尿潴留2例,并发症发生率34.21%(13/38);干预组术后尿潴留2例、神经根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7.89%(3/38);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循证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就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46)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参照组(n=46)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较比二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时段、个体化营养干预模式对促进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180例,入院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将结果为7%~9%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干预组,术后营养师给予分时段、个体化营养干预,术毕回房4 h~术后第2天给予流质营养餐,术后第3、4天给予半流质营养餐,术后第5~12天患者下床给予糖尿病饮食.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糖尿病知识、饮食宣教.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低血糖、下肢深静脉血栓、二次清创、延迟拆线、切口感染.结果 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控制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9例和27例出现切口感染,通过加强换药、延迟拆线后治愈出院,2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营养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效果较好.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即使给予一定的营养干预,仍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应重视进行动态血糖评估,优化个体营养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椎间盘镜下微创椎管减压手术与半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6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38例采用传统半椎板切除术治疗(A组),24例采用微创减压、经椎间孔融合手术(TLIF)治疗(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机照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X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2组术前一般资料、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多于A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日B组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临床疗效评价,A组术后优良率71%,B组术后优良率83%,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时VAS评分B组优于A组(P<0.05),而其他时间相比2组VAS评分与OD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评价融合率2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同样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并且在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49例行前路减压术,27例行后路减压术。根据围手术期用药情况将其分为2组,MP组38例,在脊髓减压前30min予MP1000mg,iv gtt,术后d 1、2、3给予MP 160 mg,30 min内iv gtt;地塞米松(Dex)组38例,术后d 1、2、3应用地塞米松20mg·d~(-1),iv gtt,d4减至10mg,d 5减至5mg,5 d后停用。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7d和3mo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MP组术后7d和3mo神经功能均优于Dex组(P<0.05)。Dex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加重。2组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科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的有效方式,同时应用MP可有效维持减压后获得改善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腰椎管狭窄合并马尾神经冗余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会侠  赵玉龙  王祺  李晓辉  冯琳  张永婷 《天津医药》2021,49(10):1085-1088
目的观察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马尾神经的MRI表现特点,分析行后路腰椎内固定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马尾神经冗余(RNRs)对手术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且行PLIF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209例。按腰椎MRI T2WI矢状面椎管内马尾神经是否冗余分组。测量腰椎管最狭窄处硬膜囊横截面积(CSA),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RNRs组85例,非RNRs组(对照组)124例,冗余发生率为40.7%。RNRs组较对照组患者年龄大、椎管狭窄程度严重、ODI评分及VAS评分高(P<0.01),2组间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LIF术治疗后,RNRs组患者中有68例RNRs解除(解除组),17例RNRs未解除(未解除组),RNRs未解除率为20.0%。未解除组术后ODI及VAS评分较解除组和对照组均高(P<0.05);而解除组与对照组间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S患者的手术疗效评估关键在于术后RNRs是否解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7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麻下以骨凿法为主行单侧半椎板切除、侧隐窝开放、神经根探查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40例腰椎管狭窄椎板肥厚、侧隐窝狭窄患者局麻下使用骨凿技术进行经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探查减压、与传统的单纯使用椎板咬骨钳行椎板切除、侧隐窝开放减压技术治疗进行减压效果对比。结果更加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下腰痛、根性疼痛、麻木症状,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疗效满意。结论局麻下骨凿法进行腰椎管狭窄症经后路减压技术十分安全可靠、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侧隐窝狭窄的彻底开放十分有利、更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均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切除相应节段突出的椎间盘及黄韧带,使相应节段神经根完全松动。20例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36例用膨胀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特点为腰椎退变多显著,椎管和神经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椎间盘只要有较少突出即可压近硬膜囊或神经根而产生疼痛,并大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疏松。临床特点多为起病缓慢,病程长,常有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低,多节段发病的比率较高。56例随访平均2.7年,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80%,手术前后JOA评分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程长,体征多,病理改变明显,多节段性,行腰椎后路彻底减压加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卡压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部疼痛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我科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患者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而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45-68岁,平均57.2岁;病程4个月至7年,平均5.3年。全组病例均有间歇性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管狭窄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仍有残留神经症状,VAS评分在5分以上的患者21例,给予神经妥乐平7.2 U+0.9%生理盐水20 ml +2%利多卡因5 ml经骶管注射,7 d一次,4~5次为一疗程,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麻木感症状和神经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疼痛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后28 d内有效率为90.4%.21例患者中有11例有麻木症状,治疗后麻木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后28 d内有效率为63.6%.且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良好的有效率为76.1%.结论 神经妥乐平对腰椎管狭窄术后残留的疼痛感和麻木感有缓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脊柱后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Zeppelin后入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和自行研制的微创骨刀等工具,为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镜下减压手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80ml。优良率为93%。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手术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及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间,在某院术前通过核磁共振(MRI)以及普通CT诊断未确诊为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2例,32例患者进而通过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进行诊断,初步定位后,接受进一步的手术治疗。结果: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联合诊断后,经过手术治疗,其腰部以及下肢的疼痛程度比之术前有明显的缓解,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能够对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TLIF与改良TLIF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所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实施改良TLIF手术治疗以及TLIF手术。结果观察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出血量(201.45±10.27)mL和手术时间(60.21±2.15)min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改良TLIF手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其疗效优于TLIF手术。  相似文献   

20.
<正>胸椎管狭窄症是由发育或退变因素引起的胸椎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并出现相应症状或体征。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人,以下胸椎为主,其次是上胸椎。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最常采用的是胸椎后壁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黄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椎间盘膨隆突出、骨性退变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马尾、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腰椎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