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经常使用50%葡萄糖+10%糖钙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制后用于静脉推注,对缓解过敏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使用中,配制好的药液没有使用终端过滤器,直接注入病人血液中,此时如果静推药液中有不溶性微粒就全部带入体内,给患者造成危害.据文献报道[1,2,3],静脉滴注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损害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但对静脉推注中带入的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尚未发现有相关报道.本文将临床常用于抗过敏治疗的50%葡萄糖注射液+10%糖钙注射液等药物按临床实际用量在百级净化间内配制成静脉推注用注射液,用微粒分析仪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粒分析仪与显微法对注射液不溶性微粒含量检查的比较韩荣萱陈敏(安徽省黄山市药品检验所245000)关键词:注射液不溶性微粒;微粒分析仪;显微镜检查法中图法分类号:R927.11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中国药典》1995年版仍规定用显微镜检查法检查,但...  相似文献   

3.
光阻法检查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要概述了光阻法检查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2009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影响光阻法检查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因素加以归纳综述,为光阻法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灭菌条件对氯化钠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所造成的潜在性危害 ,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为此许多国家药典规定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目前输液剂的制备 ,主要通过改善生产环境、条件及工艺等 ,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微粒的污染。而灭菌条件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就灭菌温度、时间对氯化钠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药品与方法ZWF - 4C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天津空军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 ;YXG -WF - 32型卧式矩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武汉市江汉医疗制药设备制造公司制药设备厂 ) ;0 6μm微孔滤膜 (浙江省海宁…  相似文献   

5.
10种静脉用中草药针剂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种临床单次用量超过10ml的中药静脉用水针剂在加入输液后不同粒径的微粒数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朱云刊 《吉林医学》2006,27(7):757-757
甘露醇注射液易析出结晶的现象较为常见,给临床使用带来很大不便。笔者将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生产批号的甘露醇注射液按其结晶和未结晶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60瓶(20%×250m l)。将结晶组加热使结晶溶解,分别对甲、乙两组甘露醇注射液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不溶性微粒检查项下逐一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两组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现行《药典》标准要求,但是甲组每瓶25μm以上粒径的微粒平均为乙组的3.4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取甲组产品在100级洁净区内,用0.45μm孔径微孔滤膜将药液重新过滤,将输液瓶用通过0.45μm孔径滤器滤过的注射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本院绝大部分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可排除由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有关微粒数量超标而引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黄连及清开灵注射液溶于不同常规输液液体中的微粒情况并与空白试验相比较。方法:观察注射液与输液液体混合液中的微粒数在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时微粒产生和变化情况。结果:两种中药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中微粒数较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增多显著.提示:临床使用双黄连及清开灵注射液时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溶性微粒检查的两种方法,即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的相关性。方法:检品按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进行,同时用标准粒子进行对照。结果:玻璃瓶装的注射液测定结果两法无显著性差异(P>0.2),而非PVC多层共挤膜袋装的测定结果两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方法所测定的结果受注射液包装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4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后所含不同粒径的微粒数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草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溶液,采用微粒检测仪检测其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结论中草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输液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4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后所含不同粒径的微粒数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草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 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 ,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溶液,采用微粒检测仪检测其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结论 中草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输液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维脑路通水针剂微粒的变化情况 ,并与维脑路通输液中微粒进行比较。方法 :用 ZWF- 4D注射液不溶性微粒分析仪测定注射液中的微粒。结果 :维脑路通水针剂稀释到 5%葡萄糖液 2 50 ml以后 ,会使微粒大幅度增加 ,并且与 2 50 ml、含 8g维脑路通输液比较 ,不溶性微粒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直接使用维脑路通输液 ,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 ,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单建国 《当代医学》2011,17(20):23-24
目的观察三种中药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6h内≥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将三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三种中药注射液与两种输液配伍后6h内≥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均有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对静脉注射液的要求。结论三种中药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更为适宜,但配伍后的微粒数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 ,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牙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1]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持久、副作用小 ,临床上常与输液配伍静滴 ,而其与输液配伍后 ,配伍液的澄明度合格但不溶微粒超标 ,潜在危害较大。本研究对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配伍液进行了不溶性微粒检测 ,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可能性 ,并观察到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倍增程度不同。1 材料与仪器1 .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注射液 ( G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八种中药静脉注射液与常用三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用ZWF-J6微粒分析仪测定不溶性微粒。[结果]配伍溶液24种中不溶性微粒超标的有6种,占25.0%。[结论]由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不溶性微粒限度的要求提高,中药静脉注射液质量已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5种中药静脉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目。结果: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结论: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注射液的不断开发,静脉滴注给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但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热原样反应,过敏反应等[1].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笔者对几种中草药与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骨宁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宁注射液与3种输液分别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现象.方法:利用ZWF-J6Ⅱ型激光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检测配伍液不同粒径微粒的数目,并进行比较.结果:骨宁注射液分别与不同的输液配伍后,不同配伍液中不同粒径微粒增加的数目不同,但澄明度不变.结论:应当重视药物配伍后不同粒径微粒的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随溶液pH值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方法 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2种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溶液及混合溶液随pH值变化的微粒数。结果 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在pH值较低时,丹参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增加不明显。结论 丹参注射液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不宜与较低pH值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灯盏花素等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青萍 《华夏医学》2001,14(2):225-226
中药注射液是突破传统中药给药途径、按临床危急重症治疗需要而制成的中药新剂型。由于中药成分复杂 ,其提取法常采用水醇法、醇水法、水蒸汽蒸馏法等 ,药液中常数种成分共存 ,而临床上常以输液作载体 ,配伍一种或数种药物静脉给药。现将灯盏花素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 ,以观察其不溶性微粒及 p H值的变化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药品  ZW- 4D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 ,p HS- 2 C型精密酸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灯盏花素注射液 (大连弘丰制药厂 ,批号 9812 12 ) ,参麦注射液 (中国云南大理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