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与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DN的血糖、血脂、尿微量清蛋白、尿常规,同时由临床医师作眼底检查。结果:血糖值〉10mmol/L占66%,血脂值增高占54%,所有病例尿微量清蛋白含量〉10ng/L,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与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密切相关,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3.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弹性蛋白酶片等在早期微量蛋白尿期使用效果明显[1],但发展至临床蛋白尿期则疗效不显著,随着病情的进展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发生.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5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Ⅱ型糖尿病(NIDDM)肾病临床蛋白尿期25例,现就其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Ⅱ型糖尿病肾病与血管紧张素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36例健康对照者,58例无糖尿病肾病和50例有糖尿病的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紧张素酶(ACE)插入/缺失(I/D)基因型及血清ACE活性。结果发现:虽然ACEDD,ID,Ⅱ型基因在三个九体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ACE活性在有肾的尤在具有D等位基因的Ⅱ型糖尿病中明显高地无肾病组,下沉对照组和单纯Ⅱ型糖尿病组的血清ACE活性在各基因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血清ACE活性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两组,无DN组(UAER〈20μg/min)、有DN组(UAER≥20μg/min),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一般资料无DN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分别为(25.89±4.45)kg/m2、(7.23±1.89)%、(7.83±1.78)mmol/L、(2.03±2.01)mmol/L、(124.53±18.26)mm Hg、(267.11±76.89)μmol/L;有DN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27.81±6.35)kg/m2、(8.27±2.22)%、(9.67±3.62)mmol/L、(2.89±3.49)mmol/L、(139.87±20.89)mm Hg、(278.45±86.5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依照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和尿酸(UA)。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体重等危险因素,合理饮食,改善自身代谢的情况,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
周冰宣  王青 《西部医学》2012,24(11):2084-2085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尿巨细胞病毒DNA(HVMV-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52例作为对照组,依据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对其进行分组,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尿HCMV—DNA含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HCMV阳性例数为5例,高于对照组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HCMV阳性率为3.70%,中度肾功能不全为37.50%,重度肾功能不全为44.44%,不同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发生HCMV感染,除了和自身抵抗力及免疫抑制荆治疗有关外,还与患者自身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老年糖尿病肾病(DN)早期防治目的.本文收集按WHO标准诊断的Ⅱ型糖尿病(NIDDM)住院老年患者63例,其中无肾病组(DM)27例;合并肾病组(DN)36例.结果在病程、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及眼底动静脉变化上DN组明显高于DM组(P<0.01).提示:老年DN发病率高糖代谢异常在D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微量蛋白尿测定.眼底动静脉变化是诊断DN较敏感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冯佳庆 《黑龙江医学》2004,28(2):146-147
目的 分析诺和灵对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 5 0例 ,应用诺和灵R(短效 )皮下注射 ,按照患者体型、病情程度、血糖水平计算药物用量。在早、中、晚 3餐前 30min注射。结果 用药后 3~ 5dFPG <6 0mmol/L 4 0例 ,5~ 6dFPG <6 0mmol/L 8例 ,此 8例均为肥胖体型 ,且运动量少 ,饮食控制较显著。结论 诺和灵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靠 ,应用方便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川芎嗪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饮食、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1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间歇1周后,再用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下降明显,起效更快。结论川芎嗪可能因抗凝,改善微循环,降低肾内压而减少24小时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Ⅱ型糖尿病肾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型DN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更好地预防治疗此病。方法收集56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的资料,加以分析。结果DN发生率与高血糖关系密切,DN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高血糖是DN发生的主要原因,在DN初始阶段,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使部分尿蛋白逆转。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613-614
目的评价川芎嗪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饮食、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1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间歇1周后,再用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下降明显,起效更快。结论川芎嗪可能因抗凝,改善微循环,降低肾内压而减少24小时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闫文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19-3220
<正>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以肾小球肥大,系膜扩张,基膜增厚,高滤过为特征。最终导致毛细血管腔闭塞,小球硬化。常见于病史超过10a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T2DM),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DN 67例作重点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贵湘 《海南医学》2004,15(1):28-28
我们采用洛丁新对Ⅱ型为 2 0 0 0年DM肾病 (糖尿病肾病 )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和一年的随访 ,得出贯穿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为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 2型DM肾病病人。患者条件 :(1 )糖尿病诊断符合 1 997年WHO标准 ;(2 )尿蛋白测定 >30mg/2 4h ;(3)血肌苷 (scr) <35 3.6umol/L ;(4 )排除了Ⅰ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肾损害 ,入选的 6 2例病人中 ,男 32例 ,女 30例 ,年龄4 0 - 70岁 ,病程 5 - 1 5年。其中 2 4h尿蛋白定量 <0 .5g的患者 1 8例。 0 .5 - 1 .5g者 31例 ,大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一DM)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与糖尿病肾病(DN)在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T2-DM伴肾损害而临床上怀疑NDRD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①48例患者中,单纯DN 28例(占58.3%),T2-DM合并NDRD20例,占41.7%。②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DRD组患者13例肾损害出现在DM之前或同时发生,与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DRD患者血尿、非肾病范畴的蛋白尿、眼底改变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与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出现肾脏病变,应警惕合并NDRD的可能,积极行肾活检对明确糖尿病伴肾病变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收治2型糖尿病肾病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洛汀新(盐酸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两周,发现其能够降低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的排泄,药物副作用轻微,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贝  李成江 《浙江医学》2007,29(3):222-22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方法测定148例T2DM患者(包括T2DM非肾病组95例,T2DM肾病组53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清IGF-Ⅱ水平,T2DM组同时加测血糖、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生长激素(GH)、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等其他相关临床指标。结果T2DM非肾病组的IGF-Ⅱ水平([76.07±64.00)μg/L]较正常对照组([102.45±40.73)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DM肾病组([91.75±74.79)μg/L]与对照组,T2DM非肾病组与T2DM肾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IGF-Ⅱ与其GH、HOMA-IRI无相关性(均P>0.05),与UAE呈正相关(P<0.05)。结论IGF-Ⅱ水平在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血清中下降,但发展到肾病后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观察36例健康对照者,58例无糖尿病肾病和50例有糖尿病的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紧张素酶(ACE)插入/缺失(I/D)基因型及血清ACE活性。结果发现:虽然ACEDD,ID,I型基因在三个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ACE活性在有肾病的尤在具D等位基因的Ⅱ型糖尿病组中明显高于无肾病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单纯Ⅱ型糖尿病组的血清ACE活性在各基因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血清ACE活性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无关联;高血清ACE活性在Ⅱ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或者可能是临床肾病后期发展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