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对甲醛炎性痛大鼠P物质(substanceP,SP)在脊髓背角及远位触液神经元(the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euron,dCSF-C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B-HRP大鼠侧脑室注射示踪标记dCSF-CN;48h后先鞘内注射0.5%左旋布比卡因10μl(并以鞘内注射10μl人工脑脊液作对照),大鼠左后掌足跖部皮下注射2.5%福尔马林建立炎性痛模型,记录大鼠舔足时间,1h后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评估机械痛敏;免疫组织化学光镜镜检及免疫电镜镜检P物质在脊髓背角(L4~5)及dCSF-CN的表达。结果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减少大鼠福尔马林试验的舔足时间(P<0.01),MWT值无变化(与基础值对比,P>0.05),SP在脊髓背角及dCSF-CN的表达弱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减低脊髓伤害性疼痛反应及下调SP在dCSF-CN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5-羟色胺对大鼠脊髓P物质痛觉调制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SP,5-HT与For诱发的脊髓内c-fos表达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SP在脊髓痛觉调制中的主要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痛阈测定法.结果:发现大鼠it P物质(sP)10μg和sc5%甲醛(For)150μL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主要在背角Ⅰ,Ⅱ,Ⅴ及Ⅵ层,同时SP使痛阈降低,For使痛级均数(PIR)升高.5-HT it 20μg引起的c-fos表达较多地分布于背角Ⅲ—Ⅳ层,并可使痛阈升高.5-HT和Fen可分别减弱和增加SP及For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及痛反应.结论:SP在脊髓内可能主要起致痛作用,5-HT可抑制SP引起的脊髓c-fos表达,从而参与SP的痛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孔明  胡兴国 《黑龙江医药》2011,24(6):907-91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 IT)可乐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可乐定5μg组,可乐定10μg组和可乐定20μg组.按Yaksh法鞘内置管,按Brennan法制作大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福尔马林致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并研究其镇痛作用是否与影响脊髓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表达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福尔马林组和胍丁胺160mg/kg组,每组20只。每组12只右侧足底皮下注射5%的福尔马林50μL致痛,每5min为一个时间段,测定60min内大鼠的痛级均数。另外每组8只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8min取L4,5脊髓,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脊髓切片中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单侧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50μL后出现明显的两期伤害性行为反应。胍丁胺对福尔马林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能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痛觉过敏。福尔马林对大鼠单侧足底注射8min后,引起注射侧L4,5脊髓背角pERK表达量升高,160mg/kg胍丁胺(i.p.)明显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pERK表达量的升高。结论:胍丁胺对福尔马林引起的疼痛及痛觉过敏行为有明确的抑制作用,炎性疼痛引起脊髓pERK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疼痛及痛觉过敏的形成,pERK可能参与了胍丁胺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5.
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U0126的抗痛觉过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it)U0126对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和对脊髓背角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①40只成年♀SD大鼠分为5组,假模型组Ⅰ和骨癌痛模型组Ⅱ、Ⅲ、Ⅳ、Ⅴ。建模后d 10每只大鼠分别it 10μg U0126、5%二甲亚砜10μl和U0126 0.1、1、10μg(U0126溶于10μl 5%二甲亚砜中),测机械性缩爪阈值(MWT)和双下肢负重差(WBD);②25只成年♀SD大鼠分为5组,T1、T2和T3组在制作骨癌痛模型后d 10,itU0126 10μg后1、6、24 h处死大鼠,M组为模型对照组,it5%二甲亚砜10μl后6 h处死大鼠,S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测定L4-6术侧脊髓背角pCRE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鞘内注射U0126 1μg和10μg明显逆转了骨癌痛引起的机械痛敏;鞘内注射10μg U0126明显减少脊髓背角pCREB表达,且效果至少可持续6 h。结论 ERK-CREB通路可能参与骨癌痛。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智群  王国林 《天津医药》2006,34(10):719-72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疼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后足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溶液的外周炎性痛模型。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包括对照组(A组)、致痛后2h取材组(B组)、致痛后24h取材组(C组)和致痛后48h取材组(D组)。观察致痛1h内疼痛行为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致炎足底皮肤、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神经元内NGF的表达,及DRG和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P物质(SP)的变化。结果:致痛组大鼠都表现出明显的两期伤害性反应。NGF免疫阳性反应物在所有致痛组患侧足底皮肤和DRG表达都增加.NGF和SP免疫阳性反应物在C组患侧脊髓背角表层的表达增加。结论:NGF不仅是产生炎性痛外周机制的重要介质之一,也可能具有中枢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20~260 g,制备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并鞘内置管,随机分为4组(n=3):B组为空白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M组鞘内注射吗啡20μg;KM组鞘内注射吗啡10μg和氯胺酮25μg。坐骨神经结扎术后第4天开始鞘内给药,1次/d,连续7 d。用药7 d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P物质的含量。结果C组P物质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和KM组(P<0.01);KM组P物质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的抗伤害性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脊髓背角P物质的含量有关;脊髓背角P物质含量减少,可能介导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痛敏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8.
脊髓星型胶质细胞的JNK介导吗啡耐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脊髓JNK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连续7d鞘内注射吗啡(15μg)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50℃热水甩尾法观察吗啡的镇痛效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背角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慢性鞘内注射吗啡的过程中,大鼠脊髓背角pJNK的表达随着吗啡耐受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且pJNK主要存在于脊髓星型胶质细胞。吗啡注射前15min鞘内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25μg),不仅可以明显抑制吗啡镇痛耐受还可以部分抑制已形成的吗啡耐受。结论脊髓星型胶质细胞JNK的激活可能是吗啡耐受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6只/组):CFA组(大鼠左后肢足底注射CFA诱导炎性痛,同时行鞘内置管术,术后6 d鞘内给予生理盐水);L-α-aminoadipate(LAA)组(处理方式同CFA组,但术后6 d鞘内给予LAA);对照组(处理方式同CFA组,但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术前2 d及术后7 d检测各组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术后7 d以Real-time PCR法检测脊髓背角GFAP mRNA变化.结果 术前2 d各组大鼠左后肢足底机械痛及热痛阈值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7 d,CFA组大鼠脊髓背角GFAP mRN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左后肢足底机械痛及热痛阈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CFA组相比,LAA组大鼠脊髓背角GFAP mRNA明显降低(P<0.01),左后肢足底机械痛及热痛阈值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LAA特异性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缓解了CFA大鼠炎性痛,提示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是CFA诱导炎性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局部应用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8),利多卡因20 mg/mL组(n=8),昂丹司琼32 mg/mL组(n=8)和假手术组(单纯乙醚麻醉组)(n=8).通过三点阻滞法分别给予实验药物,15 min后建立切口痛模型,计数其后1 h内大鼠的累积痛评分,并于2 h后取大鼠相应节段脊髓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和昂丹司琼组大鼠的累积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其脊髓c-Fos表达也被明显抑制.结论:局部应用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福尔马林致炎性疼痛脊髓蛋白激酶Cγ(PKCγ),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变化及胍丁胺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①生理盐水组;②福尔马林组;③胍丁胺(160mg·kg-1,ip)组。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50μl后10、20、120min取L4,5脊髓,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研究,检测胍丁胺对炎性疼痛脊髓PKCγ、pCREB、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单侧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10min后,引起双侧脊髓膜结合PKCγ表达量升高;足底注射20min后,双侧脊髓pCREB表达量升高;足底注射2h后,注射侧脊髓背角c-Fos和c-Jun蛋白表达量升高,注射对侧脊髓c-Fos和c-Jun蛋白表达量没有改变。胍丁胺明显抑制福尔马林所引起的膜结合PKCγ、pCREB、c-Fos和c-Jun蛋白表达量的升高(P<0.01)。结论炎性疼痛引起脊髓膜结合PKCγ、pCREB、c-Fos和c-Jun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疼痛及痛觉过敏的产生。胍丁胺的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γ、pCREB、c-Fos和c-Jun等痛觉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ba-clofen,Bac)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实验部分,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n=8),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0.3、1.0μg巴氯酚10μl,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1、2、4、8、12、24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l latency,TWL)以及运动功能。在第2部分,将大鼠分为NS组与Bac组,鞘内分别给予0.3μg巴氯酚或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4、8 h取大鼠脊髓腰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节段GAT-1免疫阳性神经元(n=6);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1、2、4、8、12和24 h取大鼠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节段GAT-1蛋白含量(n=4)。结果鞘内注射巴氯酚后0.5~2 h,Bac1组、Bac2组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均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鞘内给药后4 h,Bac2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仍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给药后8 h,Bac3组MWT与TWL仍高于NS组(P<0.05)。与NS组和给药前比较,鞘内注射0.3μg巴氯酚后0.5~4h,大鼠脊髓节段的GAT-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大鼠脊髓背角浅层GAT-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亦明显降低(P<0.01,P<0.05),至给药后8 h,GAT-1的表达逐渐增多,与NS组和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可减轻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GA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MDA和非NMDA受体在疼痛刺激诱发脊髓Fos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单侧后足跖部皮下注射2%福尔马林,免疫组化显示Fos的表达.结果:注射福尔马林2h后,Fos阳性神经元集中分布在同侧脊髓背角Ⅰ层的内侧和Ⅱ层的浅部.脊髓鞘内给予NMDA受体拮抗剂APV(10μL,001,01,1g·L-1)剂量依赖性引起福尔马林诱发的背角Fos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非NMDA受体拮抗剂DNQX对F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NMDA受体介导福尔马林致痛诱导的脊髓Fos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①采用序贯法测定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镇痛作用的ED50值;②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痛行为学的影响;③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新斯的明对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镇痛作用的ED50值为8.36μg,95%可信区间为6.68~10.70μg;②手术组大鼠累积疼痛评分明显高于F组,预先IT新斯的明可明显降低术后疼痛引起的累积疼痛评分;③与S组相比,新斯的明ED50量明显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作用主要产生在Ⅰ~Ⅱ层、Ⅴ~Ⅵ层,以Ⅰ~Ⅱ层分布最多。结论①预先新斯的明5~15μg鞘内应用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抗伤害作用;②预先鞘内注射新斯的明的抗伤害作用与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spared nerve injury,SNI)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6只/组):SNI组(建立SNI动物模型同时行鞘内置管术,术后13 d鞘内给予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处理方式同SNI组,但不损伤坐骨神经及其分支);L-α-aminoadipate(LAA)组(制作SNI动物模型同时行鞘内置管,术后13 d鞘内给予LAA);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因素).术前2 d及术后14 d检测机械痛和神经病理性痛阈值,术后14 d以Real-time PCR法检测脊髓背角GFAP mRNA变化.结果 术前2 d各组大鼠机械痛域及热痛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4 d假手术组机械痛域、热痛阈及脊髓背角GFAP mRNA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SNI组机械痛域及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脊髓背角GFAP mRNA明显增高(P<0.05);与SNI组相比,LAA组机械痛域及热痛阈均明显增高(P<0.05),脊髓背角GFAP mRNA明显降低(P<0.05).结论 LAA特异性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可缓解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提示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是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GABA_A受体部分介导丙泊酚在大鼠脊髓水平的抗伤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在脊髓水平对大鼠伤害性感受的影响及GABAA受体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组,丙泊酚(Propofol,Pro)和荷包牡丹碱(B icucu lline,B ic)采用鞘内注射(ith)。行为学实验采用热板法和福尔马林实验,分别以舔后爪潜伏时间(Hot-p latelatency,HPL)和疼痛(累计)评分为指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丙泊酚鞘内给药对福尔马林单侧足底皮下注射诱发的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行为学部分:在两种疼痛模型中,鞘内注射丙泊酚(10 g.L-1)产生镇痛作用(P<0.01)。在热板法实验中,鞘内注射丙泊酚(10 g.L-1)产生的镇痛作用在10、20、30和40 min时间点可被鞘内给予Bic(0.01 g.L-1)分别拮抗81%、55%、81%和97%(均P<0.01)。在福尔马林实验中,鞘内注射丙泊酚(10 g.L-1)减少的福尔马林疼痛评分在30 min时间点可被Bic(0.01 g.L-1)相同部位注射拮抗67%(P<0.01)。免疫组化部分:鞘内注射丙泊酚(10 g.L-1)明显减少福尔马林单侧足底皮下注射引起的大鼠同侧腰段脊髓背角各层Fos免疫反应样神经元(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LI)阳性细胞数(P<0.01);鞘内注射丙泊酚(10 g.L-1)产生的效应可被鞘内注射Bic(0.01 g.L-1)部分拮抗(P<0.01)。结论鞘内注射丙泊酚在大鼠可产生镇痛作用;GABAA受体部分介导了丙泊酚的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17.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炎性痛敏大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Fc)对致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右后爪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50μl致炎模型。测定给予CFA或Fc前后大鼠机械性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爪潜伏期(TWL)。免疫组化分析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的表达。结果大鼠皮下注射CFA24h后出现明显的炎性痛敏,鞘内注射Fc后4,6,8,10,12h,与CFA组大鼠比较,大鼠MWT明显提高(P<0.01),TWL明显延长(P<0.01)。鞘内注射Fc6h后,降低脊髓背角GFAP和OX-42表达。结论脊髓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炎性痛敏的发生和维持,氟代柠檬酸可能通过抑制其生物活性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弗氏佐剂致炎大鼠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炎性痛大鼠Fos神经元(Fos-LIN)在脊髓背角痛觉传导通路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①1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NS)或CFA50μl,观察注射前后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变化;②48只大鼠随机平分为两组后分别注射NS和CFA(剂量和注射部位同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Fos-LIN表达。结果①大鼠注射CFA后TWL逐渐降低,12h时为最低点,持续3d后逐渐恢复,14d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②NS组脊髓背角Fos-LIN散在出现,而CFA组中Fos-LIN1h时最先出现在大鼠右侧脊髓背角I-II层,4h时出现在V-VI层的数目逐渐增多,12h时为脊髓全层出现最多,至14d时在背角各层少见,且同组左侧脊髓各层Fos-LIN在1h-14d均比较少见。结论50μlCFA能诱导大鼠产生为期2周的炎性痛觉过敏。炎症期间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持续表达与外周痛觉信号的传导和中枢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9.
观察天麻素对化疗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根据痛阈值大小筛选出合格的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配伍的方法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组(30mg/kg)、天麻素中剂量组(60mg/kg)、天麻素高剂量组(120mg/kg)。用隔日腹腔注射长春新碱(125μg/kg)的方法建立化疗痛动物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天麻素治疗化疗痛大鼠,分别用E—Jectronicvonfrey测痛仪和热刺痛仪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标志物Ibal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或P〈O.01),脊髓背角Ibal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治疗组大鼠机械痛阈值与热痛阈值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或P〈0.01),脊髓背角Ibal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结论:天麻素能减轻化疗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反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芬太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其脊髓保护作用,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取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3 mL&#8226;kg 1&#8226;d 1;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得4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大鼠实施鞘内置管,分别成功8只和32只。A组8只鞘内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μL;将糖尿病大鼠随机等分为2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16只鞘内注射与A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芬太尼治疗组(C组)16只鞘内注射芬太尼0.5 μg&#8226;(10 μL)-1;于给药后第1,2,3,4周分别进行行为学测定,记录机械缩足阈值;取脊髓切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象分析系统检测脊髓背角TNF-α的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降低(均P<0.05),脊髓背角组织中TNF-α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与B组比较,C组机械缩足阈值升高 (P<0.05),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1)。尼氏染色显示,B组大鼠脊髓尼氏小体呈现破碎和溶解性改变,鞘内注射芬太尼可改善尼氏小体的变化。结论 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痛与脊髓背角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有关。鞘内注射芬太尼对脊髓有保护作用,并可明显抑制脊髓背角TNF-α的表达,减轻糖尿病神经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