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以基础代谢率降低为主要特征。甲减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生理效应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代谢综合征。中医学无对应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虚劳"、"水肿"、"肤胀"范畴。本病以脾肾之气、血、阴、阳虚弱为主要病机,亦可因虚致实,不能化气行水,出现水湿内停;不能推动血液流行,出现血瘀停滞,引发多种并发症。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1].该病属中医学的"肺胀","咳嗽","喘证"等范畴[2].其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心.其病机多为气虚或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  相似文献   

3.
多唾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张小萍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理论,治疗上多从脾肾着手。"涎"和"唾"均属于津液,因阳虚无力化津,气虚无力固津,治疗上多以补足脾肾之阳气为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滋养全身各器官脏腑。中医学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主要为阳气亏虚,脏腑气血生化不足所致,以虚为主,阳虚常见。因虚所致气滞、痰饮、血瘀等病理产物,形成虚实夹杂的病症。其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脾、肾二脏,亦可累及心。治疗应以补脾阳为主,使五脏六腑得以充养,气血津液得以充盛,从而缓解甲减症状。  相似文献   

5.
"寒"的中医学内涵丰富,"寒"与痞满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密切相关.寒邪犯胃、脾胃阳虚、脾肾阳虚、肝经虚寒、寒热错杂是五种与寒邪相关的痞满常见证型,其治疗应抓住"寒"这一关键因素,分别采用温胃散寒、温中健脾、温补脾肾、暖肝散寒、温清并用结合消痞散结之法治疗,常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何立群教授认为肾小管损伤属虚劳病范畴,其本在肾,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标在肺、膀胱,总体属于正虚邪凑范畴。何立群教授认为肾脏阳虚是肾病的根本,肾之阳气乃一身阳气之根本,秉承先天之精华,且极易亏虚,治疗上当以扶助脾肾阳气为根本大法,同时对于不同症情"随证治之"。脾肾阳虚是肾小管损伤患者主要证型,治疗上当以调补脾肾阳气为根本大法,同时兼顾收敛固涩精微,收敛外泄之阳气,对于本虚标识患者或者虚实夹杂患者,补益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人腹泻属中医学"腹泻"、"飨泄"等病证范畴.其主要由于消渴日久,耗损脾肾之阴,阴损及阳,脾气亦虚,清气不升,水湿内停,下趋于肠而致.严重者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因而形成"五更泻".该病病情复杂难愈,患者腹泻毫无规律,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拟"健脾止泻汤"加减,并重用石榴皮治疗糖尿病腹泻30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将哮喘归属为"哮病"、"喘证"范畴.该病反复发作,发作期大多存在着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情况,因此很难将其单纯地归于某一孤立的证型.临证中当根据该病发作之缓急,有所侧重,综合治疗,笔者就临床治疗哮喘的体会论述如下. 1 久病体虚之人当以温脾补肾为主 肾者五脏六腑之本,久病必伤肾;肺主气司呼气,肾主纳气,肺之呼吸功能需赖肾之纳气功能协助.是故哮喘之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临证所见尤以脾肾阳虚证候为多,肺肾阴虚者甚少,即有亦常合并有脾肾阳虚之证候.故温补脾肾为治疗慢性哮喘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之大法也.临证之时常以蛤蚧、人参、仙茅、仙灵脾、肉桂、附子、干姜、山茱萸等温脾补肾药作为慢性哮喘之基础药随证加减治之.对于久病体虚之人当以温补脾肾之法贯穿其始终,盖脾肾温其痰自化,其升降之性自复.  相似文献   

9.
侯天武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87-1187
慢性迁延性肝炎属中医学"胁痛"、"积聚"范畴;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而又影响脾、肾两脏的功能;由于病程迁延日久,病机多属于脾弱阳虚、正虚邪恋,因此,在治疗上应健脾温阳,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0.
谢虹亭  孙权  陈美池  龙思丹  褚雪镭  朱世杰 《河北中医》2023,(9):1413-1415+1420
肾癌是泌尿生殖系统中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以肿块、尿血和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中老年时期,中医学认为,该年龄阶段阳气衰减,若逢六淫七情之伤或饮食劳逸之害,会导致脾肾阳气进一步损伤。阳虚日久,寒积、瘀血、癌毒内生,阻滞于肾,则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朱世杰教授认为,基于此病因病机,应以温阳散积为基本治法,并拟温阳散积方温补肾阳,健脾益气,祛瘀消积,抗癌解毒。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祛邪不伤正,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多数医家从阳盛阴衰论治,但临床上阳虚失眠者并不少见。通过分析阳气与睡眠的关系,提出导致阳虚失眠的主要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虚,故从温补心、脾、肾阳入手,或辅以重镇潜阳,或酌加益气、安神、化痰、调气之品,可为阳虚失眠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合并肺动脉高压是特发性肺纤维化较为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从中医角度结合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分析,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位在肺,可涉及脾、肾、心,主要病机为肺、脾、肾、心之气虚以及心肾阳虚,而心肾阳虚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气虚血滞,阳虚寒凝血瘀,阳虚水泛,进一步影响津血的运行,气虚阳虚共同促进瘀血的形成,故血络瘀阻贯穿病程始终。从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角度出发,可有效预防或者减缓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明末医家绮石认为阳虚虚劳的病机是"少火衰微",详细论述了阳虚虚劳三种类型(夺精、夺气、夺火)的临床症状。尽管提出了"阳虚统于脾"的学术主张,但究其原著,无论理论还是临床,都并非置肾于不顾,常常是脾肾同治,施以甘温补脾和温润补肾。  相似文献   

14.
理痰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方芡实、清半夏、黑脂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片,主治痰涎为患.张氏用之"屡次能建奇效","即痰证垂危,服之亦可挽救".此方组方精妙,尤以芡实的应用独具匠心,现将其治疗思路浅析如下. 1 肾失封藏,痰涎内生 自先秦迄金元,中医学对于痰的成因,基本上囿于脾胃、脏腑之气化营运,治则主要是健脾、肃肺、化痰.到明代,痰病学说才有了全新的发展,其显著突破首先是王节斋提出的"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之说,在痰病理论发展上独树一帜.更值得注意的是,张景岳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相似文献   

15.
癌性疲乏因瘤成劳,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论治。"治虚二统,当统之于肺脾"是《理虚元鉴》论治虚劳极为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癌性疲劳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总由正气不足、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而成劳,其以五脏虚证为主,同时或有兼夹痰湿、瘀滞、气郁等虚实夹杂之证。基于《理虚元鉴》"肺为五脏之主""脾为百骸之母"的观点,临证遵其"治虚二统,当统之于肺脾"之旨,从阴虚统于肺、阳虚统于脾论治,清金保肺、培土调中,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老年失眠症中医证治规律浅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老年失眠证应首辨阴阳,治疗重在调和营卫。次辨虚实,虚者多从肾、心、脾论治。在肾者多为阴虚,阳虚较少;在心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皆有,而以阴虚,血虚为多;在脾者为心脾两虚或脾肾两虚。对其治疗应扶正达邪,而以扶正为主。扶正以补心肾两脏之阴为主,若因病程日久而致脏腑虚寒者,亦可温补心肾之阳。因老年人具有体质多虚的特点,故应多用养心安神类药,少用重镇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血液生成过程中涉及的脏器主要有脾、心、肾。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化生之源;肾生骨髓于骨腔中,肾精化血;而脾肾化生的津液、肾精均需心火作用化赤为血。血液病的从脾、心、肾脏腑辨治,临床疗效确切,为血液病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象思维为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运用中医学的象思维,以"象"为工具,结合西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生理病理认识,认为胰岛素对人体的作用与中医学中脾肾两脏的部分功能有相似的象,以脾肾两脏作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型的切入点,可将其分型为:痰湿困脾证、脾肾两虚证、津亏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建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 14个证素中,气虚频率最高(68.40%),其次为阳虚(11.26%)、阴虚(10.82%)、淤血(4.76%)、痰(饮)(2.16%)等;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肺(37.50%),其次为肾(33.82%)、脾(26.47%)等.单一病性证素构成的证候有虚哮证和血淤证等,累积频率4.87%.两病性证素的组合主要有气虚+阴虚、气虚+血淤、阳虚+血淤等,累积频率3.98%.单一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以气虚为主,靶点在肺、脾、肾,表现为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累积频率为46.90%;阳虚与肾关系密切,表现为肾阳虚证;阴虚与肾、肺、肝关系密切,表现为肾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证;淤血与肺关系密切,表现为肺络淤阻证.单一病性证素与两靶点组合,以气虚、阳虚和阴虚为主,靶点在肺、脾、肾等,表现为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阳虚、肺肾阴虚等,累积频率为24.34%.两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有肾虚寒哮(0.44%).四证素组合有肺脾肾气虚(4.42%)和痰热肾虚证(0.44%).结论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以肺脾肾气虚、阳虚、阴虚等为本,以感受寒、湿(浊),或形成气郁、淤血、痰(饮)等病理因素为标,其间常相互联合,相互为因,使病机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0.
模型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新五脏"为胰、肾、肝、脾、肺,"新五腑"为肠、膀胱、胆、胃、心,"新五脏~新五腑"在舌体上分布于与之相对应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