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有部分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无效。部分患者起初对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效,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下降等。文中就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和内分泌治疗耐药逆转等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升高,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符合保证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乳腺癌治疗原则。随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已经拥有多种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如卵巢去势、药物去势、三苯氧胺、孕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氟维司群等。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制成功使得内分泌治疗日益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本文就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乳腺癌发病开始就可能存在微转移,前移全身性治疗时间是必然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NAET)是指对乳腺癌患者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7.
8.
<正>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并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目前新辅助治疗中主要涉及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以及它们的组合应用。然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的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尽管内分泌治疗在临床上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挑战。这类患者中大多表现出较高Ki-67指数,肿瘤增殖较为活跃,且更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既往研究发现对这一亚型的患者,单一新辅助内分泌(NET)治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10.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之一。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双侧卵巢切除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肉分泌治疗进入了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应用于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及CBMdisc等数据库,按既定标准纳入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Cochrane系统进行逐篇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 512名患者.结果显示:①在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AIs在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上均优于雌激素受体阻滞剂;②在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使用AIs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与新辅助化疗相当;③新辅助化疗结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更好的近期疗效,但因研究太少,论证强度不高;④相对于细胞毒性药物,AIs和他莫昔芬的毒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症状也较轻.结论 AIs可以作为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及内分泌等因素相
关。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显著,且服用便捷,不良反应小,因此内分泌治疗在早期乳
腺癌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大部分患者在8~14个月后会发展为药物耐药,不得不寻求化学药物治疗或靶向治疗。目
前对于内分泌治疗药物与化学药物治疗或靶向药物联合用药的效果尚存在分歧,而且绝经前后用药亦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除手术切除外,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服用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易诱发脂肪肝,并且近年其发病率明显增高.脂肪肝是应用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化疗药物对肝脏损伤的一种综合表现.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对肝脏脂肪变性影响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医务工作者对脂肪肝的认识,从而能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病的重视,并及早给予治疗.本文从脂肪肝的概述、乳腺癌化疗性脂肪肝、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面对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传统模式之后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信号通路及其癌基因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本文分别对以HER-2、VEGF、EGFR为靶点及多靶点等4个研究领域的靶向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ES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ESR1基因15个SNP位点(rs872921、rs2077647、rs3904766、rs2234693、rs11155816、rs827419、rs2347867、rs3798759、rs 1801132、rs985191、rs9340931、rs9397463、rs722209、rs3778099和rs3798577)作为遗传标记,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测序分析和荧光定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240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NP基因分型。结果rs872921、rs3904766位点因多态性低被舍弃,其余位点存在多态性。rs2077647、rs3798759位点的等位基因型及基因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锁不平衡(LD)分析和单倍型分析显示在ESR1基因上存在4个LD区,rs2077647~rs2234693(LD1)、rs2234693~rs11155816(LD2)、rs9397463~rs722209(LD3)和rs3778099~rs3798577(LD4),其中LD2和LD3组成的单倍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P<0.05)。rs11155816~rs827419、rs2347867~rs1801132组成的单倍型亦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P<0.05)。结论ESR1基因上部分SNP位点及其形成的单倍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可能用于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21激活激酶1(PAK1)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05例接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PAK1基因rs2298793 T→C多态位点和rs2844327 C→T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手术情况、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多种影响预后因素,用Cox模型分析PAK1基因型对内分泌治疗至肿瘤进展时间(TTP)的影响。结果rs2298793 C→T多态位点的CT基因型TTP较TT基因型显著缩短(P<0.05);rs2844327 T→C多态位点的TT基因型TTP生存时间较CC基因型明显下降(P<0.05)。结论PAK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至TTP有关,可以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多线解救治疗失败后,给予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与单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0年8月- 2013年11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多线解救治疗失败后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96例,一组给予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n=48),另一组给予单药内分泌治疗(n=48).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基本均衡.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分别为22.9%和8.3%(P=0.049);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0个月(95% CI:2.9 ~ 5.1),单药组中位PFS为2.0个月(95%CI:1.8 ~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亚组分析中,年龄≥50岁、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解救治疗线数≤5线、存在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软组织转移及既往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患者,联合组PFS较单药组显著延长.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既往内分泌治疗是否敏感是影响两组患者PFS的独立相关因素.不良反应主要与依维莫司相关,包括1 ~ 2级口腔炎、间质性肺炎等.结论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多线解救治疗失败后,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依维莫司疗效确切,可延缓内分泌耐药导致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47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07-2010年本院乳腺癌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Ⅲ期且行辅助治疗的患者47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0.5个月,采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94.3%。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脉管癌栓、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和分子分型是影响无病生存期(DFS)的因素(P<0.05);其中年龄越小、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脉管癌栓越多、激素受体阳性率越低、HER-2表达扩增和分子分型是HER-2过表达型及基底样型,DFS越短。多因素分析,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P<0.05)。3年总生存率为97.6%。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癌栓、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期(OS)的因素(P<0.05);其中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脉管癌栓越多、激素受体阳性率越小和HER-2表达扩增,OS越短;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与预后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