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危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新生儿病房2002年3月~2007年6月收治的63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3例MAS患儿中,有17例发生1~3种并发症,其中合并肺气肿7例(11.1%),肺不张4例(6.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4.8%),持续肺动脉高压6例(9.5%),肺出血4例(6.3%)。通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危重并发症的早期表现,给予积极有效治疗,治愈46例,好转7例,治疗有效率为84.1%,死亡12例,死亡率为15.9%。结论:各种并发症是MAS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捂热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溯性地收集了28例新生儿捂热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经综合治疗17例治愈,7例好转,4例死亡。【结论】降低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后遗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关键在于及时、正确的诊断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吕深  黄从付  丁刚  陈诚  周翔  韩静  王强  麻莉 《现代医院》2007,7(11):46-47
目的探讨胎粪吸引管联用沐舒坦防治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36例MAS患儿,分为A组76例和B组60例,A组指生后清理口腔和鼻腔黏液后,给予胎粪吸引管行气管内吸引,治疗中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B组则常规给予清理口腔和鼻腔黏液(必要时气管内冲洗)等治疗措施。结果A组76例全部治愈,并发症明显减少,无1例死亡,治愈率100%;B组治愈52例,家属放弃4例,死亡4例,治愈率86.7%。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机械通气、氧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A组明显优于B组(均p<0.05)。结论及时清吸气管内胎粪污染的羊水可以明显提高MAS患儿的治愈率,胎粪吸引管联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是抢救MAS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患儿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新生儿5例,学龄前期8例,学龄期12例。结果治愈18例(治愈率76%),有效4例(有效率88%),死亡3例(死亡率12%)。结论儿童脑水肿有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应本着"尽早尽快综合"的治疗原则,尽可能地挽救患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 分析2006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的主诉、临床特点、家庭背景、妊娠期及围生期不良因素、韦氏智力结构特点。 【结果】 1)确诊的19名患儿,男女比例为18:1,被诊断的平均年龄为(80.7±21.4)个月;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伙伴关系不良(100%),注意力障碍(94.7%),语意理解困难(89.5%),局限兴趣(84.2%),动作笨拙(78.9%),多动(78.9%),非语言交流缺陷(73.7%),重复刻板行为(73.7%);3)患儿父亲中有类似问题的占到一定比例,且大多数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文化水平较高;4)韦氏智力测评显示大多数患儿言语IQ>操作IQ。 【结论】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其独特的特异性和隐匿性,熟悉和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诊断阿斯伯格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双胎妊娠围产儿105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10 5例双胎妊娠孕产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与围产儿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0 5例双胎妊娠孕产期并发症与围产儿死亡作回顾性临床分析。 【结果】  2 10例围产儿中低体重儿 96例 ,其发生率为 45 .71% ,病死率 2 18.75‰ ,明显高于体重正常新生儿病死率 ( 4 8.0 8‰ ) (P <0 .0 1) ;早产者 49例 ,早产率为 46.67% ,早产儿病死致围产儿死亡占总围产儿病死率 ( 12 3 .81‰ )的 46.15 % ;剖宫产 5 1例 ,剖宫产率为 5 0 .5 0 % ,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率为 2 % ,阴道产新生儿死亡率为 1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低体重、早产、妊娠并发症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检查 ,避免胎膜早破、早产 ,及时防治妊高征等并发症 ,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7.
11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袖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30-223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1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儿并发颅内出血18例(15.3%),缺氧缺血性脑病66例(55.9%),吸入性肺炎50例(42.4%),胎粪吸入综合征(MAS)31例(26.3%)。其中76例治愈,16例好转,死亡8例。结论:新生儿窒息原因复杂,提高分娩监护技术,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胎儿窘迫,适时终止妊娠,推广应用新法复苏技术,不断提高复苏水平,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方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极低体重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病房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用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27例极低体重儿为治疗组,同期未采用静脉营养的25例极低体重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每日增加体重,治愈率、治愈时间上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每日增加体重(22.6±4.2)g显著高于对照组(10.5±5.6)g(P<0.05);治疗组患儿治愈25例(92.59%),对照组患儿治愈19例(7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儿平均治愈时间为(12.86±2.13)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7.24±3.56)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肠外营养对极低体重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镁水平及其预后,为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产前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产妇分娩的87例HIE患儿定为观察组,把同期未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产妇分娩的76例HIE患儿定为对照组,均在24h内检测血镁。两组HIE患儿给予同样的综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于2岁时进行智商检测。【结果】血镁值高的观察组治愈率、智商均高,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快,后遗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激素治疗耐药的关系。【方法】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刺激其生长,取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激素治疗8周后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7例)及激素耐药组(14例)。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明显高于激素耐药组(P<0.01);IFN-γ水平在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h2降低与激素耐药呈正相关。调节或纠正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可以试图改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存在的激素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缺氧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病因和预后,寻求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对茂名市妇幼保健院NICU室2001 年1 月~2003 年12 月收治的102 例HIE患儿围生期病因及干预措施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在102例HIE中,胎儿期缺氧所致67 例(66.0%),其中轻度HIE1 8例( 2 6 . 8 % ) ,中度HIE1 9例( 2 8 . 4 % ) ,重度HIE3 0例( 4 4 . 8 % ) ;共存活5 7例( 8 5 . 2 % ) ,死亡1 0例(14.7%);产时产后缺氧所致35例(34.0%),其中轻度HIE 23 例(66.3%),中度HIE 7 例(20.0%),重度HIE 5 例(14.3%)。共存活34例(97.1%),死亡1例(2.9%)。胎儿期缺氧中、重度HIE较产时产后缺氧发生率高并预后差,死亡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持血糖在正常的高值预后明显优于正常的低值及中值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血糖在正常的中值与正常的低值预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胎儿期缺氧中重度HIE发生率高;胎儿期缺氧和血糖在正常的中、低值水平患儿预后均差,死亡率高。及早给予“三维持、三控制”尤其维持血糖在正常的高值,是提高HIE患儿抢救成功率、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6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7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0~3岁为869例(89.87%),3岁者98例(10.13%);发病时间在4~7月者690例(71.35%);宁波户籍儿童842例(87.07%)。临床仍以典型手足口病为主要表现,出现并发症者48例(4.96%)。相关分析显示:发热程度与发热持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1、0.109,P=0.000、0.038),与患儿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0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手足口病高发年龄0~3岁龄,发病时间多集中在4~7月。临床症状多数典型,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陈艳娟  李定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25-162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NRDS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75例NRDS患儿中治愈50例(66.7%),死亡18例(24.0%),放弃治疗7例。较用头罩吸氧治疗NRDS有显著性差异。2000~2003年NRDS治愈率(77.8%)较1996~1999年NRDS治愈率(50.0%)明显升高;2000~2003年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前4年亦明显降低。结论: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NRDS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将95例患儿分为3组:吸入性肺炎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组及感染性肺炎组,通过使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后,分析治疗后各组患儿的治愈率、好转率、死亡率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愈患儿76例(80%),好转14例(14.74%),死亡或放弃的共有5例(5.26%),除吸入性肺炎与感染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1h~3天的患儿死亡率低于发病3~7天和7~21天的患儿死亡率。结论:使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吸入性肺炎、NRDS和感染性肺炎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儿按时间顺序拟定序列号,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盐酸氨溴索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程5~7d。观察两组需要机械通气的例数、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住院天数、死亡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需要机械通气的例数有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需要机械通气的例数有4例,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并发症例数有3例,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例数有6例,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率为3.33%,两组比较,治疗组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显著减少MAS患儿机械通气机会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死亡相关因素,以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ELBWI,比较并综合分析30余种临床资料与死亡的关系。【结果】37例ELBWI存活25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32.43%。胎龄小,产房内需要气管插管,围生期窒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颅内出血,并发休克,24 h内未纠正的酸中毒,先天性低蛋白血症等是ELBWI死亡的主要原因。性别,多胎,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机械通气参数等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预防早产,积极防治RDS、颅内出血及休克,维持酸碱平衡的稳定,可望进一步降低ELBWI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声频共振治疗脑损伤综合征合并神经性耳聋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声频共振治疗脑损伤综合征合并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入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尚给予声频共振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纯音听阈,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声频共振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是脑损伤综合症合并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urner综合征患儿心血管、肾脏、甲状腺异常情况,为Turner综合征患儿诊断后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25名诊断Turner综合征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其心血管(24例)、肾脏(25例)、甲状腺(24例)。 【结果】 超声扫描发现,主动脉弓缩窄1例,心血管异常率为4.17%(1/24);肾脏解剖结构异常3例,异常率12%(3/25);7例甲状腺肿大,异常率为29.17%(7/24)。 【结论】 Turner综合征患儿心脏,肾脏,甲状腺异常较常见。心血管、肾脏、甲状腺的检查应该作为Turner综合征患儿监测常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运前参与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需做的各项准备。 【方法】 回顾2008-2010年,自北京市上地医院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前准备以及诊断和预后。 【结果】 所有79名患儿均成功转运。 【结论】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危重患儿在血压增高时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本院住院危重新生儿血压增高的患儿30例,血压不波动的患儿为对照组30例,采用WX-10C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新生儿耳廓微循环,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对结果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 血压增高组管袢形态、血流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增高组的PT、APTT和TT下降,Fi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危重新生儿在血压增高时往往伴随着微循环和凝血功能障碍,在治疗原发病及降血压的同时需兼顾到微循环障碍和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