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求量表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以了解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的需求,自制一个分娩过程中妇女需求的测量工具表为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立意取样方法,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时北京、上海、杭州、中山、四家医院产科病房符合条件的样本进行访谈,对访谈的内客进行整理后自制半结构式问卷“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需求量表”。结果量表的效度CVR为0.9625,重测信度a=0.717。通过量表的研制希望了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需求,并能为临床工作作一指引。结论分娩过程产妇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涉及生理、心理、环境和设备、服务。  相似文献   

2.
对产妇第二产程服务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了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改善服务。方法自制产妇分娩需求测量表,对在我院分娩的275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在第二产程中的实际需求。根据产妇需求改进工作,制定护理服务内容,设立产程陪护病区,建立产时支持系统,比较产妇满意度。结果产妇较为迫切的需求是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设立产程专门陪护病区后,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与改进工作前比较,P<0.01。结论开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需求研究有重要意义,针对产妇需求建立产时支持系统,加强国产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为产妇顺利分娩提供安全保障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需求,为助产士有的放矢提供服务及开展护理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15名产妇通过访谈收集资料.每例访谈均全程录音,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并记录产妇的表情和非语言行为,从产妇的建议里、表扬里、批评里了解产妇每一个需求.结果 取得了4类32项产妇需求;获得了产妇需求的趋势性资料.结论 分娩过程产妇的心理和服务需求,比生理和技术需求迫切、强烈,这与WHO"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所提供的陪伴分娩、全面支持、非药物镇痛、心理保健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入了解硬膜外镇痛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旨在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抽样选取12名自然分娩的硬膜外镇痛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7步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硬膜外镇痛产妇在自然分娩镇痛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滞后性、渴望社会支持与帮助、缺乏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正性体验。结论 助产士应关注硬膜外镇痛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及时了解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的不足,根据产妇的个人需求,合理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和陪伴模式,以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医院应重视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知识宣教,通过孕妇学校授课、跨学科合作、建立科学的网络平台的方式,为孕产妇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立新  严菊浓沈燕 《现代护理》2006,12(24):2297-2298
目的 研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需求,为助产士有的放矢提供服务及开展护理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15名产妇通过访谈收集资料。每例访谈均全程录音,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并记录产妇的表情和非语言行为,从产妇的建议里、表扬里、批评里了解产妇每一个需求。结果 取得了4类32项产妇需求;获得了产妇需求的趋势性资料。结论 分娩过程产妇的心理和服务需求,比生理和技术需求迫切、强烈,这与WHO“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所提供的陪伴分娩、全面支持、非药物镇痛、心理保健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的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9名剖宫产术后成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主要归纳为3个主题:(1)分娩方式的选择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2)阴道分娩的过程体验良好;(3)阴道分娩的产后体验良好。结论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的分娩体验可以指导产科专业人员建立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管理模式,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先兆流产孕妇在保胎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法自制先兆流产孕妇需求测量表,采用分娩产妇需求量表,对2011年1-12月某院206例住院保胎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保胎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改进护理措施。结果先兆流产孕妇的需求重点是对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较为迫切,需求率均在76%以上。结论开展先兆流产孕妇的需求研究,对于调整医疗服务内容,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建立流产关爱计划并加强育龄妇女孕期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为先兆流产孕妇创造全面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共总结出3个主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心理负担过重;获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相关知识需求迫切;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支持.结论 医护人员需关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的心理感受,对其提供专业的知识指导,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产妇产后需求、社会支持及焦虑现状,分析产后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西安市某三甲医院342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产妇产后需求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分析产后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妇产后需求、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中,产妇产后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母婴分离产妇需求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及自制量表,对符合条件的产妇230例进行调查。结果: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分娩方式及产妇有无其他子女对母婴分离产妇的某些需求有影响;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费用的支付方式对产妇需求影响无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评估产妇需求时,注意其个性化的要求,以便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体验感受及镇痛效果,为临床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访谈形式收集10例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的个案资料,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 硬膜外分娩镇痛方式受到大多数产妇及家属的好评.镇痛效果明显;尤其对腹部宫缩痛效果显著,部分产妇感觉减轻腰部痛稍差,大部分产妇对其副作用缺乏了解.应用分娩镇痛产妇有了心理寄托,减轻紧张,精神放松,增加了分娩过程的幸福感.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受产妇欢迎的镇痛模式,体现了产科服务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还需利用有效渠道,将相关的知识、信息,更早、更多的提供给孕产妇做到充分知情选择.  相似文献   

12.
徐红艳  王亚红  徐鑫芬   《护理与康复》2016,15(9):824-827
目的了解急诊剖宫产产妇分娩过程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急诊剖宫产产妇分娩心理体验5个主题:不确定感,焦虑与恐惧,自责内疚与负罪感,疼痛,情感支持。结论急诊剖宫产产妇分娩心理感受负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制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量表.方法 2007年11-12月对北京某妇产医院住院分娩后3~5 d即将出院的产妇进行访谈,根据访谈录音内容及书面记录结果整理形成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量表.结果 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量表包含60个条目,按内容归纳为4个维度,生理需求9项、心理需求8项、环境和设备需求15项、医院服务需求28项.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77,内部一致性系数0.984.结论 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从孕产妇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环境和设备需求及服务需求四个方面反映孕产妇在围产期的需求状况,可用于临床工作中评估孕产妇在围产期的需求,根据孕妇的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使围产期保健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的真实感受,探索其对分娩疼痛管理的期望,以期提升产妇的分娩体验。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2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式,立意抽样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2名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产妇经历了强烈的分娩疼痛,疼痛主要分布于下腹部、腰部、后背部、会阴部等,疼痛强度范围从中度到重度,以重度为主,疼痛评分多≥7分。但目前产妇对分娩疼痛的应对能力薄弱,助产人员对分娩疼痛的重视程度不足。产妇期望在分娩时能得到助产人员的支持和家属的陪伴,期望在疼痛强烈时应用镇痛技术,在产前获得分娩疼痛知识的教育。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会经历强烈的分娩疼痛,助产人员需要重视产妇的分娩疼痛,并对分娩疼痛做出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刘景赛 《当代护士》2023,(7):131-134
目的 了解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护理支持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2021年9月—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19名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护理支持需求问卷、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护理支持需求问卷得分为(92.36±8.27)分,条目均分为(2.89±0.62)分,与妊娠相关焦虑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初产妇、焦虑水平为影响其护理支持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71.3%。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护理支持需求水平较高,医护人员需针对产妇个体情况给予手术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支持等,满足其护理支持需求,减轻其焦虑水平,从而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分娩期产妇的主要环境应激源。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5例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分娩期产妇的环境应激源,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分娩期产妇的主要环境应激源包括:产房的特殊环境、治疗干预、医务人员行为、信息沟通不畅。结论通过此研究可以帮助助产士为分娩期妇女提供更加舒适的分娩环境,进行更好的身心护理,从而大大降低分娩期应激,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婷  杨静  李莉 《全科护理》2020,18(5):619-622
[目的]探讨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和初产妇对护患沟通的需求,为产程中护患沟通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5月—2018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选取12名初产妇和8名助产士进行深入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提炼出4个主题:信息支持的需求、技巧支持的需求、同伴支持的需求、内在支持的需求。[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护患沟通存在一些困难,助产士可从多样的宣教方式、适当的沟通技巧等促进护患有效沟通,从而提升产妇分娩体验。  相似文献   

18.
刘素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687-688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对产程的影响.方法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120名产妇进行产前、产后问卷调查,设对照组对照观察以分析评价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进行心理护理组产程的焦虑分值下降,同时产程缩短.母婴患病率下降,自身前后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在临床分娩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产妇分娩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7月-2018年9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分娩应对能力量表对某综合医院产科233名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分娩应对能力得分为(49.35±9.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产妇类型、年龄阶段、文化程度等产妇分娩应对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妇类型、文化程度、产前健康状况、对分娩过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孩子有无性别期望是分娩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产妇分娩应对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低、产前健康状况差、对分娩过程缺乏了解,且对孩子有性别期望的初产妇是分娩相关教育工作中需重点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20.
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产妇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开展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后产妇对产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将2001年1~2月在我院实施功能制护理分娩的185名产妇设为对照组,选择与对照组相匹配的2003年2~4月在我院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180名产妇作为实验组,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产妇对知识宣教落实情况的满意度、对助产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对助产士接产技术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改变了传统的产时服务模式,是提高产时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