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提高烧伤患者疾病健康教育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1,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4.0%,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烧伤疾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合并健康教育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BPRS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但干预组在焦虑抑郁以及缺乏活力等因子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5.56,4.63;P〈0.01);两组LSR总评较入组时均有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在热情与冷漠及心境因子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t=2.61,2.54;P〈n05);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与起病年龄和治疗前的LSR水平呈正相关,与治疗前BPRS总分呈负相关(P〈n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阴性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健康教育对于起病年龄小、生活满意度低及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理念形成率和治疗依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28.21±2.25),健康理念形成率为85.O%,对照组分别为(23.04±4.12)分,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4,χ2=4.27,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0%比80.0%,97.5%比85.0%,χ2分别为4.67,4.35;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天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宣教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122)和对照组(n=78)。干预组围术期宣教采用多媒体集中健康宣教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健康宣教方法,比较宣教后两组患者认知效果、满意度和护理配合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宣教后患者认知效果评优率为64.8%,护理配合评优率为72.1%,满意度评优率为74.6%;对照组患者认知效果评优率为38.5%,护理配合评优率32.1%,满意度评优率为3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82,1.05,2.75;P均〈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情况、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健康相关行为总分为(115.56±11.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43±18.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PICC相关知识掌握率、疾病治疗的信心、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0.48%,97.62%,95.24%,97.62%,2.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95%,30.95%,73.81%,40.48%,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19,38.03,3.37,32.08,9.72;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以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护理质量、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确保了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实施MEC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82.9%,健康教育达标率为85.7%,患者满意度94.3%,并发症发生率2.9%,与对照组比较(22.9%,41.4%,80.0%,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856;x2值分别为24.95,23.78,24.56;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可提高MECT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PICC置管患者阶段性健康教育双向评价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将214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98)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n=116)应用双向评价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3.9%,实验组满意度达到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5,P〈0.05),实验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管腔回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92,3.64,6.39,2.91,4.17,9.53;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评价表,强调了细节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递进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卒中后鼻饲患者家庭照护水平上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卒中后伴吞咽功能缺损接受鼻饲护理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为递进互动式健康教育组,患者人院1~5d内护士讲解鼻饲相关知识和演示操作过程;6~10d讲解操作注意事项,主要照顾者演示操作过程;11—15d由主要照顾者讲解操作注意事项并在护士辅助下完成操作过程。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分别在留置胃管后第15d评价两组主要家庭照护者的鼻饲技术、鼻饲相关护理知识、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后28d内电话随访胃管留置情况。结果实验组主要照顾者鼻饲护理知识(8.23±1.01)分,对照组(5.73±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5,P〈0.01);实验组鼻饲护理技术掌握评分(38.07±2.63)分,对照组(24.53±3.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P〈0.01);出院28d内胃管留置情况电话随访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递进互动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鼻饲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护理技能,改善护理技术和流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周金平  刘静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495-2496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_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先兆流产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先兆流产的认知情况,评估健康教育知晓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l】占床护理路径在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改善慢性肝炎患者身心症状的效果。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n=43)和对照组(n=42),教育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结果教育组患者治疗后身心症状改善非常显著(P〈0.01);教育组精力、情感及焦虑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改善慢性肝炎患者身心症状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按照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硒组患者和家属的相关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家属的医学知识掌握情况(87.2%,93.6%)均优于对照组(66.6%,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12,8.241;P〈0.05);实施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93.6%)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5,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标准化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新入院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1-6病区的新入院患者180例,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设为研究组。2009年1—12月1~6病区的新人院患者180例,采用普通查房模式,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3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新人院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6.7%,对照组为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4,P〈0.05);研究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26,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8.9%,对照组满意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0,P〈0.05)。结论三级护理查房对整体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手卫生的健康教育方法,促进患者建立科学的行为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进行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者手卫生状况.结果 本组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手卫生认知得分为(54.7±5.7)分,干预后为(84.9±4.6)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55,P<0.01);干预后患者手卫生执行率从46.8%提高到85.7%,洗手正确率从5.2%提高到80.9%,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4.064,99.762;P <0.01).干预后MHD患者手部细菌培养平均菌落数为(5.62±3.6)cfu/cm2,明显少于干预前(112.0±12.4) cfu/cm2,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P<0.05).结论 运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准备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30例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组,各15例。临床路径组术前准备实施临床路径方法,传统组术前准备采用传统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抑郁及焦虑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100972±261)元,低于传统组(126374±3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3%、满意度为86.6%,均高于传统组46.6%,33.3%(x^2=9.3,8.7;P〈0.05);术前准备时间、移植后心理并发症也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在自体造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准备中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术前准备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站前移的实施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科室病房设置及责任分组情况设计可移动护士站3个,比较实施护士站前移前后患者平均每日加液呼叫次数、护士每日为患者直接服务时间、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办公护士缺陷发生次数。结果护士站前移后护士直接服务患者时间为(425±2)min/d、患者加液呼叫次数(2±0.5)次/d、患者满意度99.2%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96.5%、办公护士执行医嘱缺陷次数为1次,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0±5)min/d,(40±1.5)次/d,87.5%,95.6%,5次;u值分别为3.54,11.33,X2值分别为9.64,4.11,12.3,P〈0.01或P〈0.05]。结论护士站前移缩短了护士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距离,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实施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有效地减少了加液呼叫,提升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平台化管理模式对护理绩效的影响。方法从心血管内科采取平台化管理模式前随机选取护士59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平台化管理模式后选取护士91名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绩效指标的达标率。结果两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中研究组基础护理合格率(99.3%)、病房环境满意度(100.0%)、出院患者满意度(99.0%)等均高于对照组(83.0%,76.2%,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7.93,1259.27,105.40;P〈0.05)。两组工作态度比较中研究组医护合作满意率(100.0%)、服务态度满意率(100.0%)、诊疗告知满意率(95.0%)等均高于对照组(91.8%,93.0%,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24,345.90,72.52;P〈0.05)。两组护理工作能力比较中研究组技术操作成功率(95.0%)、病情变化评估准确率(85.0%)及业务考核合格率(92.3%)均低于对照组(97.0%,92.0%,9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7.44,128.75,469.24;P〈0.05)。结论运用护理平台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但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饮食指导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饮食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9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饮食指导卡对患者家属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饮食知识的掌握率85.71%,对照组61.22%;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1.63%,对照组5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69,7.16;P<0.01).结论 饮食指导卡提高了患者家属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营养可以得到及时、合理的补充,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应用于首发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首发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首发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住院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MT为指导的综合干预6个月。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5%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亟待提高,以PMT为指导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自觉执行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可推广应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