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美玲 《上海医学》2002,25(Z1):94-95
先进国家的围产儿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仍是我国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回顾性总结我区1996年1月~2001年12月围产儿数共22 532例,分析209例围产儿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与出生缺陷的关系,是为了有效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结果 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间,沈阳市和平区20个围产地段检测的围产儿数4768人,围产儿死亡数36人,围产儿死亡率7.55‰,其中,死胎28例,占围产儿死亡的77.78%;死产2例,占围产儿死亡的5.56%.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出生缺陷占围产儿死亡的比例最高,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惠城区围产儿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今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时1996年-2003年惠城区各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1996年-2003年。惠城区围产儿数42424人,围产儿死亡755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7.98‰,其中死胎数377例。占围产儿死亡的49.93%。死产66例。占围产儿死亡的8-74%,新生儿7天内死亡312例,占围产儿死亡的41.33%。结论提倡婚前检查。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时高危孕妇的管理。加强基层单位的产科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围产儿死亡登记,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周瑾  胡容珍 《重庆医学》1999,28(5):355-356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围产期医疗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分析我院15年来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找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1.资料与分析1.1围产儿死亡率:我院1984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分娩围产儿12510例,死亡20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6.14%。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96例,占47.53%;死胎90例,占44.55%;死产16例,占7.92%。1.2围产儿死亡有关因素1.2.1孕周:202例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118例,占58.42%,其死亡率(181.54‰)与足月儿死亡率(6.82‰)…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恩施州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根据ICD—9的基本原则,我们对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于1991年1月~1995年12月出生的死亡围产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围产儿死亡率为24.56‰,其中死胎占46.05%,死产占26.68‰,7天内的新生儿死亡占27.27%。为恩施州进一步搞好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2年-2011年平安县妇幼保健院围产儿死亡情况的分析,总结平安县在围产期保健方面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提高国产儿保健水平,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平安县妇幼保健院160例死亡围产儿的病案资料。结果: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国产儿死亡率21.85%o;2007年1月—2011年12月围产儿死亡率8.00‰;平均死亡率14.69‰。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1月—2006年12月新生儿死亡60例,其中家中死亡15例,占25.00%;转送途中死亡10例,占16.67%,各级医院死亡35例,占58.33%。2007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死亡21例,其中家中死亡3例,占14.29%;转送途中死亡2例,占9.52%;各级医院死亡16例,占76.19%。新生儿死亡中出生缺陷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死胎死产中前三位死因分别为: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出生缺陷、内科合并症。结论:加强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加强对农村地区及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及规范的产前检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4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1994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49例死亡围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22.74‰,死胎率为9.77‰,死产率为3.36‰,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9.62‰,占42.28%。围产儿死亡原因:缺氧占47.65%,早产占21.15%,出生缺陷占12.08%。结论:加强孕期保健、规范系统产前检查及监护、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防治早产、实施正确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建立NICU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海曙区 1990~ 1998年共出生 144 5 7人 ,其中围产儿死亡 143例 ,死亡率为 9.89‰。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各年份的围产儿死亡率各年份围产儿死亡率见表 1。 9年中 ,围产儿死亡率最高的是 1991年 ,为17.13‰ ;最低的是 1995年 ,为 5 .78‰。表 1 各年份的围产儿死亡率年份出生人数 围产儿死亡数死亡率(‰ )1990 2 2 5 2 198.441991175 13 0 17.131992 16771810 .731993 1682 14 8.3 2199413 14 13 9.891995 15 5 695 .78199613 9410 7.17199713 8713 9.3 71998合计14 4 417 11.7714 4 5 714 3 9.892 死亡围产儿的构成比及原因14…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丽山 《医学文选》1999,18(4):662-663
由于剖宫产术、麻醉技术及抗生素应用等方面的进步,使剖宫产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项重要手段。为客观地评价剖宫产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面的价值,对我院近12年的临床资料进行一回顾性研究分析。1 资料与方法  1987年元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为5673例。其中阴道分娩4846例,剖宫产827例,围产儿死亡数70例,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13‰。12年剖宫产例数以剖宫产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7年至1989年;第二阶段为1990年至1992年;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1995年;第四阶段为1996年至1998年。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5年1月-2004年12月20年间产科共分娩新生儿16306例,围产儿死亡数为146例(包括死胎、死产、自动出院死亡的人数),其死亡率为0.9%,现将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为临床更好的开展优生优育工作,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状况,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出干预对策并提供医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的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发生围产儿死亡76例,平均死亡率16.82‰。其中死胎占首位,为50例(65.79%);新生儿死亡21例(27.63%);死产5例(6.8%)。死亡因素中,脐带因素占首位,占34.21%,依次为高危妊娠占26.31%,先天畸形占22.36%等。结论:加强孕前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护水平,预防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在于回顾性分析我院辖区15年中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围产儿死亡率: 我院辖区自1978年1月~1992年12月,15年中围产儿共16820例,围产儿死亡275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6.3‰。现将15年以5年为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4年1月至1987年12月围产儿死亡206例,围产期死亡率17.7‰。尸解168例,尸解率81.6%,临床诊断与尸解符合率为90.47%。死亡原因依次为低氧、畸形,肺部疾患,低体重儿,本组臀位产分娩围产儿死亡率较自然产高18倍,说明早期纠正胎位,适度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30例死产中,畸形10例,其中神经管畸形占50%,说明妊娠16周后,常规超声波筛查神经管畸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 10余年的努力 ,我国围产期保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了明显缩短 ,为了更好地做好围产期保健 ,本文分析了我院 6年来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的资料 ,以便更好地提出作为产科临床医生如何提高产科质量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现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自 1994年~ 1999年间我科分娩总数 6 5 82例 ,围产儿总数6 6 2 7例 ,其中死胎数 42例 ,死产数 5例 ,新生儿死亡数 2 8例 ,围产儿死亡总数 75例 ,围产儿死亡率 11.31‰。表 1 围产儿死亡病因分析病因例数百分比 %产科直接因素脐带因素   13    17.3早产 10 13.33羊水过少 …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1979~1983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产房和婴室。本文仅观察五年围产期Ⅰ(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死亡情况。五年来经住院产妇分娩婴儿共11652人(包括活产新生儿、双胎、死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共158例,死亡率为13.56‰。其中死产死胎78例占49.37%,一周内新生儿死亡80例占50.63%。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五年来围产儿死亡率、一周内新生儿死亡率、死产死胎发生率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围生儿死亡率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母婴保健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我县资料完整的围生儿116例死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死亡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我县共分娩15 292例,围生儿死亡209例,占13.67‰.其中资料完整者116例(尸检者2例). 1.2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查我县14个乡1986—1987年两年婴儿、新生儿、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如下:婴儿死亡575人,死亡率78.44‰;新生儿死亡418人,死亡率57.0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2.70%。围产儿死亡482人,死亡率64.12‰,其中死胎、死产187例占围产儿死亡的38.80%;生后7天内围产新生儿死亡295人占围产儿的61.20%,又占新生儿死亡的70.59%;生后24小时内死亡占7天内围产新生儿死亡的39.47%,又占新生儿死亡的27.75%。说明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妇幼保健的重点是加强围产期保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为减少围产儿死亡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孕满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观察围产儿死亡发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医院监测围产儿死亡11 039例,死亡率平均为9.07‰,年度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87,P<0.01).男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8.96‰,而女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9.20‰;<20岁产妇组、20岁~<35岁产妇组、≥35岁产妇组平均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4.17‰、7.96‰、16.25‰.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出生缺陷(29.78%)、孕母合并症(8.27%)、脐带因素(6.48%)、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4.39%)、胎盘因素(3.80%).结论 重庆市迫切需要加强出生缺陷3级预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强化孕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从而达到减少围产儿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早期新生儿是指从出生至满7天围产期中的新生婴儿。围产儿死亡率包括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据统计,围产儿死亡率在我国城市为15‰左右,农村为20‰左右,而早期新生儿死亡占较重要的地位。因此,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除了降低死胎、死产率外,主要的要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本文总结了作者自1994.1~1996.12月收集的我院新生儿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疾病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在738例患儿中,212(28.73%)来自城区,526例(71.27%)来自农村。体重≤2500g的244例(33.06%),>2500g的494…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加强基层三网监测报告质量,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医疗单位开展三网监测报告数据与开展漏报调查核实报告数据做出分析。结果:经县、乡(镇)医疗单位上报数据核实。我县的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39.14%提高到2006年的87.37%;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逐年递降分别由2000年的258.62/10万和36.21‰下降到2006年全县无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控制在22.62‰以下;围产儿7天内死亡率逐年下降由2000年占死亡数的69.04‰下降到2006年的45.83‰;下降了23.21个百分点。结论:我县自2003年开始实施新型合作医疗以来由于住院分娩免费服务,加之借“降消”项目的契机,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助产技术服务水平和产科建设,提高了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