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Binswanger氏病(Binswanger Disease.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称Binswager脑病。1987年以前诊断主要依靠尸检病理所见。由Caplan氏等研究了5例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强调痴呆、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性。随着CT和MRI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B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BD病变部位主要累及大脑白质,CT表现为两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卵圆中心性低密度。临床上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我院神经科自1986~1995年12月收治5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屠永华  王玉锦 《医学综述》1997,3(10):484-485
<正>Binswanger氏病(Binswanger disease,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称慢性皮质下脑病及Binswanger脑病。随着CT与MRI影像技术的发展,B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BD是主要累及脑白质,临床上以高血压、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三大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60例,本文结合60例CT、MRI图像上BD典型形态学改变的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Binswanger 病(BD) 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894 年首先由Binswanger报道,1898 年Alzheimer 命名其为BD.BD为血管性痴呆的一种主要类型,它是一组以慢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痴呆、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区为特征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Binswanger病(BD)或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其特征是半球白质的脑血管病变。自1894年Binswanger报告该病后,至今文献中有病理证实的BD仅47例。而CT和MRI已有数百例报告。在高血压病发病率上升,CT和MRI广泛应用的情况下,BD的发现率必随之大增,并有可能得到早期诊断。本文报告3例。  相似文献   

5.
Binswanger‘s病(BD)又称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本病临床特点是中老年人进行性痴呆。随着CT的应用,BD的检出率明显增多,现就我院渗断的30例Binswanger‘s病,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6.
Binswanger's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Binswanger's病(Binswanger's disease 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以高血压、卒中和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1987年以前主要依靠尸检病理确诊,随着CT及MRI的应用,使得临床诊断成为可能。近年来国内外对于BD的生前诊断产生极大兴趣,故本文根据最近文献的阐述如下。 1 历史回顾 1894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Otto Binswanger首次报告8例梅毒性进行性麻痹患者,将进行性痴呆、出现局部症状、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脑白质的  相似文献   

7.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s disease,BD)1894年由Bingwanger首行报告。以前主要靠病理诊断,随着CT、MRI广泛使用,近年来该病例报告逐渐增多,现将本科1991年1月~1999年12月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Binswanger病(Binswanger’s disease,BD)又称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属于脑血管性痴呆的范畴,是一种以大脑白质广泛受损为特征的白质脑病,临床较为罕见。但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于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Binswanger病的临床诊断率也明显提高,但目前有关Binswanger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尚无统一定论,成为目前该疾病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则主要是对当前学界有关Binswanger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变化以及诊断标准等内容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Binswanger病(Binswanger disease,BD)即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进行性白质脑病、动脉硬化性皮层下脑病和Binswanger脑病等。其病理特点表现为皮质下明显的小动脉硬化和脑白质脱髓鞘。其临床特点为进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演变为小血管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90例BD患者和90例健康老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同时对BD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与健康老人比较,轻度BD患者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减退,中度BD患者出现明显的躯体生活能力(PSM)减退,重度BD患者IADL和PSM均严重减退,且随病情发展而加重。BD的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与年龄、病程、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程度的BD患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各具特点,这些特点对BD的诊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BD患者和90例健康老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同时对BD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与健康老人比较,轻度BD患者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减退,中度BD患者出现明显的躯体生活能力(PSM)减退,重度BD患者IADL和PSM均严重减退,且随病情发展而加重.BD的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与年龄、病程、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程度的BD患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各具特点,这些特点对B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CT及MRI的临床应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脑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我们对临床及CT确诊为Binswanger脑病的22例病人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Binswanger病     
Binswanger病(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1894年Otto Birkswanger在三篇关于麻痹性痴呆的论文中报告8例特殊类型的脑动脉硬化病例,全部起病于60-70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智能障碍,伴有癫痫或卒中发作,尸检白质广泛萎缩,脑室周围以及颞枕部最为显著,基底节和大脑皮层不受累,笔者认为白质萎缩与动脉硬化有关。1962年Olszewski首次提出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名称。可是当时Binswanger并没  相似文献   

14.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MRI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inswanger病 ,BD )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 ,CT、MR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 32例BD患者的临床资料 ,32例均做MRI检查 ,其中 15例做CT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就诊 ,首发症状表现各异 ,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减退 ,发病早期患者仅有影像学改变 ,而缺少神经学症状和体征。MRI与CT相比其优越性为 :MRI发现病灶时间早 ,数目多 ,范围大 ,尤其是T2 像显示更清晰 ,且对脑干及小脑的病灶显示好。结论 :目前MRI被认为是显示BD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为首发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 对30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并获影像诊断的Binswanger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本病以情感障碍、幻觉、妄想症状多见,早期痴呆不显著.积极干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SAE早期,智力障碍不明显,可以精神症状为首发且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应爱娟  丁美萍  罗巍 《浙江医学》2009,31(7):986-987
Binswanger病(BD),又叫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痴呆,具有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通常有小卒中病史),CT或MRI具有特征性的白质异常信号。以前只能靠尸检确诊,随着各种检查手段使用,对BD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对我院临床确诊为BD的5例患者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18F-FDGPET)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Binswanger病(BD)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3例BD患者,根据临床、CT、MRI和认知功能检查进行诊断。结果:53例中有高血压51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CT及MRI特征性白质异常伴腔隙梗死。结论:BD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痴呆是诊断必备条件,CT及MRI具有典型改变。  相似文献   

18.
潘延斌 《柳州医学》2004,17(1):26-26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由德国学者Binswanger于1894年最先报道8例慢性进行性痴呆病人尸检的脑部病理改变,故也称BD。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造成白质病变,呈皱摺状,颗粒状,斑片样影像,多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和脑萎缩。SAE主要累及白质,以高血压.卒中和慢性进行性痴呆三大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SAE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CT扫描对SAE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或称Binswanger病(BD),是一种进行性皮质下血管性脑病,为老年人常见病.本病是在老年人深部小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由大脑半球脑白质弥漫性脱髓鞘而引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临床及头部CT诊断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者。结果  (1 )均有 5~ 4 4年不等的高血压病史 ,部分伴有多年吸烟史或伴Ⅱ型糖尿病史者病情较重 ;(2 )脑CT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疏松 (LA)及深部白质软化灶、侧脑室扩大。结论 Binswanger(BD)病的直接病因即是高血压。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 ,伴有多发性腔隙卒中者 ,结合脑CT改变可考虑本病诊断 ,应强调智能障碍 ,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及时给予治疗 ,可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