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 1989~ 1998年采用改良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 15 0例 ,经 1~ 10年临床随访观察 ,效果满意 ,未发现术后腰椎不稳定。现就我们对手术前后护理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0例男 96例 ,女 5 4例 ,年龄 2 2~ 78岁 ,平均 4 5岁 ,病程 3个月~ 12年 ,平均 3 2年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央型 ) 90例 ,椎管内肿瘤 6例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5 4例。手术切除 1 5个全椎板 34例 ,切除 2个全椎板的 76例 ,平均切除 1 3个全椎板。行 2次手术的有 6例 ,首次手术均为半椎板切除术或开窗术 ,其中术后疤痕粘连 3例 …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88至 2 0 0 1年共手术治疗 15 4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 4 9例行再次手术 ,再手术治疗率为 3 2 %。本文就再次手术原因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4 9例 ,其中男 34例 ,女 15例 ,年龄36~ 6 3岁 ,平均 4 4岁。首次手术有 38例患者行椎板开窗椎间盘突出物切除术 ;11例行半侧椎板切除 ,突出髓核摘除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最长 7年 ,最短4天。首次手术原有症状未解除 2例 ;术后近期 (3个月至 1年 )又出现症状 39例 ;1年以上又出现症状 8例。本组病人再次手术前 ,36例行椎管造影检查显示有硬膜囊受压表现 ;11例行“MR…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切除术失败后的病例 ,由于病人术后生理及心理上的原因 ,使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自 1992年~1998年对 17例施行椎间盘切除术后残留严重腰腿痛病人行粗银针针灸治疗法配合大剂量液体骶管内推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性 14例 ,女性 3例。最大年龄 5 4岁 ,最小 34岁 ,平均 39岁。全部病例具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 ,分别行了腰椎CT或椎管造影检查 ,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 ,实施了椎间盘切除术 ,其中 10例为后路开窗式手术 ,5例为半椎板切除术 ,2例为全椎板切除术。13例病人术后腰腿疼痛症…  相似文献   

4.
本报道我院于1985年6月-1996年1月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6-20岁,平均17.5岁。全椎板切除术1例,半椎板切除术4例,椎板间开窗入路9例。经1-11年平均5.5年随访,优10例,良3例,可1便,优良率92.8%,中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原则进行讨论,认为其临床表现以腰痛为主,坐骨神经症状较轻,而腰部异常强直,腰椎侧凸明显,治疗上主张手术治疗,术式以椎板间开窗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38.2岁。初次手术术式:全椎板间盘切除术4例;半椎板间盘切除术12例;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18例;初次手术至复发时间为6~132个月,平均37个月。再次手术术式:16例再次行全椎板腰椎间盘切除术;18例半椎板椎间盘切除术,其中8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摘除髓核的同时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或横突间植骨。结果 Oswestry评分从术前(51.24±8.74)分改善至(21.23±4.6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81.25%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及手术史,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充分减压,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宋子卫  刘传太  陈伯勇 《广西医学》2002,24(11):1834-1835
目前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神经根受压症状一段时期完全缓解 ,而后复发严重的同一神经根或毗邻神经根的椎间盘源性受压症状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本院自 198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病人 2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6例。年龄 37~ 5 2岁 ,平均 4 0 3岁。均行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开窗 5例 ,半椎板 3例 ,全椎板 2 0例。初次手术单位 ,本院 6例 ,外院 2 2例。术后复发时间 3~ 12年 ,平均 5年。1 2 临…  相似文献   

7.
李卓球  梁家耀 《广西医学》2002,24(4):551-55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术治疗多数获得满意疗效。但由于术前定位失误 ,术式选择不当 ,技术失误及术后瘢痕粘连 ,需要再次手术发生率为 2 %~ 9.2 % ( 1) 。我院 1 991年 6月至2 0 0 1年 3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75例 ,需再次手术 1 4例 ,占 3.7%。现结合文献就再次手术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4例中男 9例 ,女 5例 ,年龄2 3~ 61岁 ,平均 43.5岁。初次手术后 5个月~ 3年再手术 ,平均间隔 1 4个月。本组 1 4例均为我院手术治疗病例 ,其中首次手术入路 :椎板间开窗 3例 ,全椎板…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志和 《现代医学》2005,33(3):157-15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症状重、影响生活的患者需手术治疗。为了验证传统腰椎间盘手术的远期疗效,笔者对1986~1992年底于我院行腰椎间盘手术的262例患者发信函随访,共收到回信87例。现就此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6例。年龄21~83岁;行全椎板切除术者10例,半椎板切除术者40例,开窗法37例。其中行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患者中各有2例为术后复发而行二次手术病例,开窗法中1例行双侧同时开窗手术。1.2治疗效果参照304医院候树勋的疗效4级分类法,本组患者疗效见表1。表187例患者疗效例手术方法n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以下简称开窗术)的优点。方法自1996年4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2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2001年12月后51例与2001年12月前的43例适合行开窗术而受技术条件限制行了半椎板切除术或全椎板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医疗费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dex简称ODl)评分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2年随诊,平均随诊时间8个月。术后六个月的"ODI"均明显下降,两组术式疗效相近,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开窗术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术式,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单纯开窗半椎板切除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避免术后腰椎不稳又达术中减压充分,自1999年~2005年9月,在半椎板切除对侧扩大开窗减压基础上演化为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共收治2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4例,年龄48岁~64岁,平均56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3年。病变部位:L4、5节狭窄14例;L5~S1狭窄4例,同时上述两节段狭窄2例。术前均行CT或椎管造影检查证实。2手术方法:以术前检查定位病变节段为中心,症状明显一侧先开窗,同时行椎管内侧壁切…  相似文献   

11.
陆巍  陆执中 《九江医学》2007,22(4):27-27
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已相当成熟,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现将32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29~72岁,平均48±7·2岁。一次手术后复发31例,2次手术1例,复发时间手术后2月~11年。以往最后一次手术术式:经皮穿刺2例,椎板间开窗21例,半椎板切除术5例,全椎板切除术3例,全椎板切除加椎体后外侧融合术1例。22例有外伤史,其中跌倒4例,交通伤2例,坠落伤1例,体育运动伤4例,举重物时受伤3例,扭伤8例;其余10例为隐…  相似文献   

12.
叶繁茂  周政 《四川医学》2003,24(5):531-531
随着影像学及手术技术的提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 ,优良率达 80 %以上 ,仍有 10 %~ 2 0 %的患者术后复发腰腿痛。我院自 1990~ 1999年手术治疗腰椎突出症 4 8例 ,其中有 6例效果较差。现讨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2 4~ 5 6岁 ,初次发病时均有明显腰痛 ,5例伴下肢放射痛 ,1例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CT示侧方型髓核突出 4例 ,中央型 2例 ,中央型者行全椎板切除 ,其余行单纯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 2 临床症状 :术后 3例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 ,另 3例分别于术后 1~ 6月复发 ,仍表现为腰…  相似文献   

13.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并发症并非少见,大部分患者术后半年至1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985~1994年间我科共收治术后并发症患者24例,均作二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33~54岁,平均42.5岁。第1次手术方式:全椎板切除18例,半椎板切除术6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症4例;髓核残留8例;侧隐窝狭窄症6例;手术后腰椎不稳6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4~1995年间189手术病例,共手术206次,随访154例,占81.5%,因术后疗效不佳或再次出现症状而需行再次手术8例。在椎板开窗术87病例中再手术4例(4.5%);部分椎板切除术33例,再手术2例(6.1%);全椎板切除术69例,再手术2例(2.9%)。再手术时间1~20年,再手术术后效果令人满意。分析与讨论了再手术的病因,如何避免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可能性,术中要求减压彻底,应以解除神经根压迫为目的,以估计神经根不会再次受到压迫为标准;术后强调早期锻炼以及再手术存在着的困难。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效果与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多发病、常见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腰退疼痛 ,呈放射痛 ,下肢麻木 ,2 0 %~ 30 %的病人经保守治疗无效 ,需手术治疗。目前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三种方法 :后路半椎板切除术 ,全椎板切除术 ,椎板间开窗术 ,其中以后路半椎板切除术最为常用。现将我院1995~ 1998年 5 0例采用此方法治疗患者进行随访 ,疗效满意。兹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病人均行半椎板切除手术 ,其中男 32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为 78岁 ,最小 30岁 ,平均年龄 5 0岁。住院时间最长 1个月 ,最短 4d,平均住院为 18d,无 1…  相似文献   

16.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97年2月至2004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资料315例,其中高位20例,占同期手术6.3%,分析其临床表现与解剖关系,结合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方法行髓核摘除术,并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20例切口一期愈合,经平均4年3个月随访,优良率90.0%.无尿路感染、椎问感染、术后血肿等并发症.1例发生神经根损伤.结论 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检查,是诊断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确诊后主张早期手术,采用开窗、半椎板或大部椎板切除术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极少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患者因症状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由于瘢痕组织多,神经粘连重,再次手术难度大,效果欠满意。8年来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采用扩大开窗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术,极管狭窄者行根管扩大减压术。手术效果良好。认为只要严格再手术指征,术式恰当,减压彻底,操作细致,再次手术亦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扬  孙闯  李琳 《黑龙江医学》2003,27(6):466-466
腰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治疗后少数病人复发 ,现就 9例复发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年龄 32~ 67岁 ,平均 38岁。术后症状全部或部分缓解 ,复发时间 3 5月~ 12年 ,平均 5 1年 ,再次手术按其发生数的顺序为L4~ 5、L5S1、L3~ 4 。术前腰椎管造影 5例 ,CT检查 6例 ,核磁共振检查 2例。复发有 2个间隙同发者 2例 ,同侧再突出 2例 ,对侧突出 4例 ,合并椎管狭窄减压不彻底 1例。2 手术方法的选择2次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 ,侧卧位 ,行全椎板切除术 ,充分暴露病变区 ,从原切口上下健康组织处分离 ,仔细切除原切口处手…  相似文献   

19.
椎板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3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53—78岁,平均61.5岁,其中L3/44例,L4/513例,L5/S16例。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半椎板切除术,16例行全椎板切除术。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一5年,平均26个月。按照Masato等拟定的评定标准:优11例,良9例,好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656(20/23),除2例发生脑脊液漏外,无明显手术并发证。结论:椎板切除术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勤英 《安庆医学》2000,21(4):202-202
<正> 医院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住院病人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值得重视的。我科于1998年6月~1999年5月对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并按时评价,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0岁,平均43岁;其中9例全椎板切除术,11例开窗髓核摘除术,其余为半椎板切除术。 2.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