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穿壁性心肌梗塞(NTMI)是指心肌梗塞时心肌坏死未累及心壁全层,而仅限于心内膜下的部分,故亦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该病名实为一病理学诊断名称。临床主要依据心电图异常的ST段和/或T波改变,以及血清心肌酶谱升高进行诊断。透壁性心肌梗塞(TMI)的心电图主要以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故NTMI的临床诊断要比TMI更加困难。而心肌酶学的测定其意义更大。NTMI血清酶升高一般比TMI的病人低。血清酶值低的NTMI病人其预后要比酶值高者或TMI的病人要好。对于NTMI的预后过去认为较TMI为好,但近年来有的报告认为二者无明显差别,有些则认为远期预后更差。本文对我院1981年2月~1987年12月收治的16例NTMI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1.心肌缺血性胸疼持续20分钟以上。2.心电图ST段下降和/或T波倒置,持续48小时  相似文献   

2.
<正>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把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内膜下)心肌梗塞两大类,其区别是心电图(BCG)是否出现病理性Q波。但许多学者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和病理解剖研究发现:有明确Q波的前壁和下壁AMI其梗塞深度可只局限于心内膜下。Coor等通过实验也证实梗塞仅累及左室厚度的1/2便可引起Q波。Durrer等在狗的心外膜进行测定发现;即使梗塞直径<1cm,深度仅达室壁厚度的1/4,也可在EOG上记录到Q波。ECG上出现病理  相似文献   

3.
冀黎明 《临床荟萃》1992,7(11):487-488
自70年代以来,有关心电图和病理对心肌梗塞认识定有很多争议。传统认为: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即说明心肌梗塞已穿壁,若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即说明心肌梗塞没有穿壁或在内膜下。近年来,根据大量的资料认为,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心肌梗塞不一定能穿壁。因此,据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而将心肌梗塞划分为:有Q波型、无Q波型。这种新的分类法似乎更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的治疗,预后等估价,亦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无Q波梗塞,以前称为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易于再梗塞。反复心肌坏死导致的广泛损伤是影响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预防再梗塞极为重要。作者应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钙拮抗剂硫氮(艹卓)酮可有效地预防再梗塞。576例患者均符合下述标准:①急性无Q波心肌  相似文献   

5.
一般诊断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并不困难。当临床心电图上发现有连续 ST 段抬高,继之出现病理性 Q 波和 T 波倒置,再加上有胸痛病史,便足可以确诊。酶类方面,肌酸磷酸激酶(CPK),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增高,与其说对检出穿壁性心肌梗塞的重要,不如说对判断穿壁性心肌梗塞的阶段(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或许对判断范围更为重要。酶曲线是心肌坏死的病理特征,但是,既使没有酶曲线,连续心电图改变也可诊断穿壁性心肌梗塞,而它发生的时间则可根据临床发作时间估计。  相似文献   

6.
郭晓楠  都本洁 《临床荟萃》1989,4(9):392-392
许多研究表明心电图并不能区别穿壁性与非穿壁性心肌梗塞,认为应根据心电图上病理性Q波的有无分为“Q波梗塞”及“无Q波梗塞”,但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粗糙,并有一些缺陷。首先,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ST段压低的“无Q波心肌梗塞”,忽略了ST段升高及T波的改变。在“无Q波梗塞”中,没能进一步分类。研究表明,在“无Q波梗塞”中,ST段压低为主要表现者,其住院死亡率及6至24个月内死亡率最高,仅表现为T波倒置者以上两项死亡率最低,以ST段抬高者则居  相似文献   

7.
丁华民  周玉燕 《临床荟萃》1991,6(12):620-622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将急性心肌梗塞(AMI)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二种类型:透壁性MI和非透壁性MI或心内膜下MI.近年来研究证明,非透壁性MI有时可有病理性Q波出现,相反,透壁性MI有时则不出现Q波.无Q波型MI(NQMI)与Q波型MI(QMI).无论在病理生理、诊断标准方面,还是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8.
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可以发现左室所有区域的结构和观察到心肌缺血或梗塞引起的室壁运动异常。我们对4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梗塞病人2-DE定位和心电图Q波发生的部位基本一致。前间壁及下壁梗塞各1例心电图Q消波失,2DE仍可见室壁运动异常。梗塞组病变局部心肌变薄伴回声增强,厚度为5.3±0.4mm,对照组8.6±0.7mm(p<0.01)。梗塞组45例可见室壁运动异常。EF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 Q波的诊断指标多年来一直延用 1Q波时限 >0 .0 4s;2 Q波电压 >同导联 R波的 1/ 4;3Q波切迹或顿挫。但近年来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病理性 Q波的诊断指标已远远不能适应临床上某些心肌梗塞的诊断要求 ,许多小于该指标的Q波也被列入梗塞性 Q波范畴。此外 ,对于梗塞性 Q波的发生机理和心电图中梗塞性 Q波的产生基础 ,近年来亦出现一些新概念 ,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认识。1 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学说对于梗塞性 Q波的发生机理常认为与局部心肌坏死造成的除极作用丧失有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梗塞性 Q波的发生一部分确系心肌坏死所致 ,…  相似文献   

10.
非Q波心肌梗塞是指心电图上无Q波出现,而特征性表现为ST-T波改变和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升高及缺血性胸痛至少30分钟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其发生率在4~41%之间,平均21%。梗塞后初期心脏酶测定尚未普及之前,认为出现Q波梗塞的预后比仅有ST段和/或T波变化的梗塞要差,住院死亡率非Q波梗塞为6%,Q波梗塞为29%。并指出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病程呈良性  相似文献   

11.
自从 1932年 Barnes发现并在 194 3年由 Driee命名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即非穿壁性心肌梗死以来 ,一直把心肌梗死 ( MI)分为穿壁性 MI和非穿壁性MI。近十余年来临床证实这一分类不恰当 ,大多数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 ( AMI)分为有 Q波心肌梗死 ( QMI)和无 Q波心肌梗死 ( NQMI)。两者在病理、临床表现、心电图以及预后均有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亦不相同。但因NQMI心电图不出现病理性 Q波 ,仅 ST段压低和 T波倒置 ,易和“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aemia)这一术语相混同 ,易发生延误诊断。本文分析 NQMI的诊断及延误诊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答:否。心电图Q波≥03~0.04s。即为病理性Q波,真正急什心肌梗塞的病理性Q波,往往有“梗塞内阻滞”  相似文献   

13.
AMI早期心电图的不典型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临床与病理观察,心电图对诊断心肌梗塞的可靠性为61.2%,对定位诊断准确性为49%。特别是对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由于梗塞时间过短,梗塞面积过小,或是梗塞部位为心内膜下小部分,或为高侧位及正后壁梗塞,心电图改变常不明显,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不出现典型的ST及T波改变,也无有病理性Q波,但梗塞早期常出现一些不典型心电图改变,根据这些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1 心肌梗塞早期P波幅度的异常改变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初2日内,约有56%病人可出现假性肺性P波,其幅度可高达2.3~3.4mm,以Ⅱ导联最明显,产生原因与心肌梗塞引起急性左心室功能不全,导致继发性肺瘀血有关。  相似文献   

14.
题解1.病理胜Q波往往反映心肌坏死或某些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如肥厚型心肌病也可出现病理性Q波,但不一定代表心肌坏死。ST段弓背型抬高往往反映心脏损伤或心室壁瘤形成。J点下降可见于多种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而ST段呈鱼钩样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分析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塞诊断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方法  115例心肌梗塞病人按心电图常规标准做出诊断 ,死后尸检做病理学检查 ,比较心电图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前壁 (80例 ,34 4% )和下壁 (70例 ,30 1% )梗塞占多数 ,后壁也较易受累 (6 7例 ,2 8 8% ) ,侧壁少见 (15例 ,6 4% )。前壁心肌梗塞中 ,多处梗塞病变(73 7% )比单处梗塞病变 (2 6 3% )常见 ,其中前壁 下壁 后壁 34例 (42 4% ) ,前壁 下壁 16例 (2 0 0 % ) ,前壁 后壁 9例(11 3% ) ,单纯前壁 2 1例 (2 6 3% ) ,心电图诊断前壁和下壁梗塞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 7 5 %和 2 9% ,侧壁及后壁分别为2 0 0 %及 10 5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与病理检查的主要诊断符合率为 43 9% ,全部诊断符合率为 14 8%。结论 全部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主要诊断符合率 ,说明心电图在心肌梗塞诊断中有局限性。心电图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的原因可能与多血管病变 ,侧支循环不同及心电图常规诊断标准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成斌  陈步星 《新医学》2002,33(1):12-14
1 引言 根据心电图表现,以前将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分为Q波心肌梗死及无Q波心肌梗死.前者病理上常认为是穿壁性心肌梗死,后者则常认为是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但临床与病理不一定完全符合.近年来AMI病理生理学的重要进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中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及Q波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区室壁伸展(infarct expansion)简称IEXP与梗塞区延伸(infarct extension)简称IEXT,是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发生的二个不同的并发症,近来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引起重视。两者在发病情况、病理特征、发生机理、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均不同,但又有联系。因此在临床上正确识别它们,对研究其发生机制和制定有效措施有其重要意义。 1 心肌梗塞区室壁伸展(IEXP) 1978年,Hutchins等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的病理形态学研究首先提出IEXP。系指急性心梗早期,梗塞区心肌持续的不成比例的变薄和扩张,但不伴有坏死心肌数量的增加。肉眼所见,除了扩展部位的室壁变薄和膨出外,可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心腔扩大,梗塞节段的面积增大和曲率半径的增大,心内膜曲率半径的变化较心外膜更为明显。镜检见坏  相似文献   

18.
部分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异常 Q 波变化不典型,需与非梗塞的Ⅱ或Ⅲ、aVF 导联出现的异常 Q 波相鉴别。我们对46例此类心电图加深吸气后屏气试验,并同时做心电向量对照分析,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诊断标准中,病理性 Q 波是主要诊断条件之一,故有梗塞性Q 波之称。但在临床上,偶尔可见一种在一周之内变小或消失的 Q 波,即一过性 Q 波。近年来有关一过性 Q 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这种 Q 波并非由心肌坏死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主治医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无Q波心肌梗死(NQMI)及Q波心肌梗死(QMI),今天我们查房着重讨论一下无Q波心肌梗死的有关问题。进修医生:将心肌梗死分为NQMI与QMI与过去透壁性及非透壁性分类有何区别?室治医生:多年来临床上将AMI按心电图上病理性Q波的有无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大类,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临床病理及大量的动物试验研究证明,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不仅见于透壁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故病理性Q波的有无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的透壁性梗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