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科采用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治疗早期直肠癌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65岁,黏液血便1月余,行电子肠镜检查,内镜下距肛门10 cm处见3cm×3cm短蒂菜花状息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直肠)管状腺瘤伴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患者女,56岁,主因左下腹隐痛1年余,大便次数增多3月,软便,2~3次/d就诊,查便常规正常,便潜血阳性,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查便脱落细胞发现癌细胞,间隔4d,由同一术者重做肠镜检查,在直肠发现0.5cm×0.5cm扁平隆起中心凹陷的病灶,怀疑早癌,镜下分型Ⅱa+Ⅱc.为了能准确地获得病理标本,行EMR切除.病理报告为黏膜层早癌.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7 岁,因"排便习惯改变3 个月,便血1 月余"入院.患者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变细,量少,为成形黄色软便,大便1 次/d,伴排便费力,无腹痛、腹胀,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改善.1 个月前出现便血,为鲜血,血与大便不相混,每次量约2 ml,2 ~3 d 血便1 次,就诊于外院,考虑为内痣,予马应龙痔疮膏外用,仍间断出现便血.行直肠镜检查示:直肠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建议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就诊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口5 ~8 cm 可见大小约3 cm ×4 cm 隆起病变,表面伴溃疡及糜烂,质硬;距肛门口20 cm 可见大小约2 cm ×3 cm 半球形黏膜下隆起.肠镜病理:(距肛门口5 cm)腺癌;(距肛门口20 cm)黏膜慢性炎.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状况尚可,饮食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周培霞 《临床医学》1998,18(12):34-34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亦称重复癌,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院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48岁,1988年4月患子宫癌行子宫大部切除。病理证实:宫颈鳞癌,术后放疗。1988年12月,该患者又因间歇性血便行肠镜检查,肠镜发现距肛门10cm处有一不规则结节状物向腔内突出,范围约2era×3cm大小,占据肠腔大部分。肠粘膜表面糜烂,出血。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 例2.男性,45岁。1990年起间歇性腹泻6个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2000年1~9月行1 100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PJS 3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女,18岁,因鲜血便就诊,口唇,手脚掌面均见色素沉着.肠镜下表现:乙状结肠息肉约1.0cm×0.8cm,亚蒂表面有许多小叶状突起,呈葡萄状.胃镜下表现:胃窦颗粒样息肉增生,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多发性息肉,息肉活检病理均为错构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初次行肠镜检查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初次行肠镜检查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镜检查知识了解情况、肠镜检查依从性、肠镜检查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肠镜检查知识了解情况、肠镜检查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减少初次行肠镜检查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其检查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581-1583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电子肠镜法在低体质指数(B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行电子肠镜检查的低BM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电子肠镜检查,观察组在电子肠镜前端佩戴透明帽后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插镜成功率、息肉发现率、愿意再次行肠镜检查率,同时比较其插镜时间、疼痛评分、腹胀程度,并观察并发症。结果两组插镜成功率、>1cm息肉发现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插镜时间为6.00±1.6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1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cm息肉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腹胀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愿意再次行肠镜检查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粘膜擦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透明帽辅助电子肠镜法在低BMI患者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可缩短肠镜插镜时间,降低疼痛、腹胀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小息肉的发现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秀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827-4827
1病历摘要 例1:女,53岁.主因阑尾炎术后4d阵发性腹痛伴血便3d而行结肠镜检查,肠镜检查见结肠充血水肿,横结肠及升结肠可见多发溃疡糜烂,可见活动性出血.肠镜诊断出血性结肠炎.患者术后静脉应用青霉素及氨基苄青霉素.给予患者对证治疗及停用抗生素,1周后症状消失.1个月后结肠镜复查,原糜烂处病变消失.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4岁,无烟酒嗜好,无特殊基础病史。因大便性状改变3个月,于2011年9月行肠镜检查:距肛缘约6cm处见一溃疡样新生物,环肠腔1/2,少量渗血(图1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行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95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0例(A组)和非老年组55例(B组),比较2组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小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与非老年患者风险类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良性大肠类癌的肠镜诊断与治疗。方法 经肠镜发现取材病理确诊良性大肠类癌 16例 ,根据类癌大小分别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和改良的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术切除。结果  16例中 ,直径 <1.0cm类癌行肠镜下电灼切除术 11例 ,1~ 6年随访 ,无复发无转移。直径 1.1~ 1.9cm 5例用内镜下挖洞式切除 ,1~ 3年随访 ,无转移。结论 大肠类癌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肿物。直径 <1.0cm者首选肠镜下电灼切除 ;直径 1.1~ 1.9cm者可以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或外科局部扩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女,33岁.因腹泻9年,加重半个月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2或3次,大便溏稀,伴间断性下腹隐痛,可耐受.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予药物(具体不详)服用,疗效欠佳.近半个月腹泻较前加重,来我院就诊.门诊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行肠镜检查(双人操作法):直肠距肛门3cm处可见环周肿物,表面光滑,管腔明显狭窄,镜身无法通过,见图1.深取材活检,病理报告:黏膜炎性增生性息肉改变,未见肿瘤组织,建议重新取材活检.腹部CT扫描:肝顶小囊肿,右肾多发结石;盆腔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再次行肠镜检查,内镜下所见及活检病理报告同前.追问病史,诉9年前自然分娩时曾出现会阴重度撕裂,考虑存在会阴撕裂致肠镜误入阴道可能.经与家属协商,再次行肠镜检查,由内镜室主任亲自操作(仍为双人操作),进镜后内镜下所见仍同前两次,管腔明显狭窄,镜身无法通过,故退镜.后变换进镜角度,助手将镜头指向直肠后壁进镜,镜身顺利到达回盲部,全段大肠未见明显异常.明确会阴陈旧撕裂伤,转入妇科.专科检查:会阴后联合缺如,直肠外黏膜外露.行会阴陈旧撕裂修补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腹泻消失,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大肠癌结肠镜高频电治疗的疗效.方法 通过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的586例息肉患者行高频电息肉切除术,留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发现早期大肠癌共14例.对14例早期大肠癌患者进行术后1个月~4年的随访,复查肠镜.结果 1例失访,1例因年老死于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害怕复查肠镜,4年后因腹痛复查肠镜发现盲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其余11例追踪随访发现有息肉复发者再次予高频电切除,经病理检查无肿瘤阳性发现,最后一次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息肉.结论 结肠镜下高频电治疗对早期大肠癌基底切缘阴性者疗效好,创伤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桡动脉血压监测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五导心电监护仪对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23例患者行同体桡动脉与肱动脉监测,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监测肱动脉及桡动脉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血压变化.结果 不同年龄段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同体肱动脉及桡动脉血压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尽可能不用桡动脉替代传统的肱动脉监测.  相似文献   

15.
电子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2月627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94例同时进行术中电子肠镜检查。结果术中电子肠镜检查94例,其中肿块定位13例,术前肠镜不能通过的肿块近端肠管检查80例(74例成功进行,发现近端肠管有小息肉12例均未行活检;直径大于5mm息肉3例,术中快速冷冻活检未见癌;行术中息肉电切术1例,6例因存在不全结肠梗阻导致肠道准备差而失败),术中明确肠吻合口出血1例。无手术死亡,检查后1例出现肠穿孔,3例浆膜撕裂。结论对小肿瘤和术前肠镜不能通过又未进行成功的CT仿真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右半结肠癌患者除外)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需要进行术中电子肠镜检查,以方便小病灶的定位和排除近端多原发癌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作用,并介绍经验体会.方法 2006年1-12月,共1 794例病人行无痛肠镜检查,护理人员在检查前予以充分准备,检查时做好心电监护,密切观测生命体征以及检查后复苏病人.结果 护理人员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与医师、麻醉师密切配合,1 794例病人顺利完成操作,仅有17例出现氧饱和度下降,无并发症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无痛肠镜检查能消除病人对内镜检查的焦虑、恐惧心理,减少病人痛苦,但在检查时和检查后要做好护理配合,以消除病人恐惧心理,降低麻醉风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潘小红 《全科护理》2013,(30):2842-2843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 356例病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前注重心理护理、各项准备工作,检查中注重气道护理,检查后注重胃镜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病房护士的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病人1 356例无痛状态理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全程无缝隙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详细的健康教育保障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减轻结肠镜检查术后腹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作为结肠镜检查膨胀气体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200例,分成4组:普通肠镜组、无痛肠镜组、CO2肠镜组、CO2无痛肠镜组,每组50例。前两组以空气作为膨胀气体,后两组以CO2作为膨胀气体,分别行肠镜检查。记录每组患者肠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的动脉血CO2分压;肠镜检查后1h摄片观察结肠膨胀程度;肠镜检查中、检查后1h、6h和24h患者的腹痛程度和腹胀程度。结果:CO2肠镜组及CO2无痛肠镜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血CO2分压无明显改变(P〉0.05),与以空气作为膨胀气体的普通肠镜组及无痛肠镜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检查过程中CO2肠镜组患者腹胀、腹痛明显轻于普通肠镜组(P〈0.05),采用CO2的2组检查后1h和6h的腹胀、腹痛程度以及1h后结肠膨胀程度均明显轻于空气作为膨胀气体普通肠镜组及无痛肠镜组(P〈0.05)。结论:CO2作为肠镜检查膨胀气体,能明显减轻患者结肠镜检查的痛苦,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大肠同时性多原发癌误诊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2岁。右上腹肿块伴脓血便 0 .5 a,右上腹肿块6 cm× 5 cm× 5 cm,质硬 ,活动度差 ,气钡结肠双重造影提示结肠肝曲肿瘤 ,未做肠镜检查。术中探查见升结肠肝曲各有一 5cm× 5 cm× 5 cm大小肿块 ,相距 2 0 cm,均侵及浆膜 ,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诊断 :升结肠腺癌 级伴坏死溃疡形成 ,横结肠鳞癌 级伴坏死溃疡形成。术后 2个月复诊诉大便仍带脓血 ,直肠镜检查见距肛门 8cm处 ,向肠内突出溃疡状肿块约 3 cm× 2 cm× 2 cm大小 ,质硬脆 ,易出血 ,行直肠癌根治术 ,病理诊断 ;直肠腺癌 级并坏死 ,术后恢复良好 ,随访 3a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行普通肠镜检查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数字疼痛分级评分表评价病人行肠镜检查时的疼痛程度.[结果]186例普通肠镜检查病人全部顺利到达回盲部;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提高肠镜检查病人的痛阈及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利于顺利完成检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