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应用自身增强一聚乙酯(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c acid,SR—PGA)、自身增强一聚丙酯(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cacid,SR—PLLA)可吸收螺钉、棒,手术治疗关节内骨折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62岁。均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3h~29d。应用SR—PGA全螺纹钉9枚,SR—PLLA拉力螺钉26枚,SR—PLLA固定棒15枚。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SO)关节功能评价:优2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3%。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21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患者,其中17例新鲜骨折,以钢丝内固定2例,以2~3枚AO微型螺钉固定4例,Ethicon可吸收缝线固定4例,以1~2枚小的可吸收螺钉固定5例,2例行膝关节镜检手术;4例陈旧性骨折中,2例切开予以行髌骨内侧关节面修整,游离骨折块清除,1例行关节镜手术取出小骨块,另1例行AO微型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21例平均随访32.3个月(12~48个月),20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周.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0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例.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0.9%.结论 临床中髌骨骨软骨骨折易漏诊与误诊,应用CT薄层扫描、MRI及关节镜检查可避免.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开复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缝线固定或关节镜检手术,是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1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35岁;其中三踝骨折4例(AO分型:B型2例,C型2例),内外踝骨折8例(AO分型均为B型),单纯内踝骨折2例,单纯外踝骨折2例(1例为AO分型A型,另1例为外踝Maisonneuve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和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所有涉及外踝的骨折患者只有AO分型A型骨折采用2枚2.7 mm可吸收螺钉或1枚2.7mm可吸收螺钉辅助1枚1.5 mm可吸收棒固定,其余均采用接骨板螺钉固定.内踝骨折采用2~3枚3.5mm或4.0mm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2枚4.5 mm可吸收螺钉贯穿下胫腓固定.后踝骨折采用l~2枚4.0mm或4.5 mm可吸收螺钉从前向后固定.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1.5~4.0年(平均2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0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未出现伤口并发症.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标准评分评定疗效:优14例,良2例. 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无需行二次内固定取出手术,但要慎重选择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12年1月对11~16岁大龄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16例(19膝)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合长腿伸直位石膏前后托固定4~8周。结果 16例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无切口感染、渗液、排异反应及骨折畸形愈合等。末次随访时患儿膝关节活动均与伤前一致,骨折愈合满意。结论对于移位的大龄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患儿恢复快,可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 1997年3月至2011年9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31.6岁,均为外伤所致的新鲜骨折.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移位,术后行骨牵引或下肢皮套牵引5~6周.结果 随访4个月至4年7个月,1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7%.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创伤和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内及周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SR-PG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捧手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SR-PG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捧手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24例。结果:本组病例中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优20例、良1例。21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移位,1例皮下有特异性液体积聚。结论;该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7例四肢骨折共使用171枚可吸收螺钉或螺棒,除4例胫骨干骨折外,其余均是近关节松质骨骨折,平均年龄38.2岁,术后常规石膏或支具制动4~6周,然后根据螺钉稳定性和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循序渐进康复锻炼.分别以早期骨折复位固定效果、晚期固定效果、局部反应和关节功能恢复四项指标评定结果.[结果]随访9~24个月,平均12个月.早期骨折复位固定效果:优良80例(优良率92.0%)、可6例、差1例.晚期固定效果:固定有效82例(有效率94.3%),固定失败5例(失败率5.7%),其中3例移位较轻,2例移位较重.局部反应:有反应者7例(发生率8.0%),其中4例较轻,3例较重.关节功能恢复:优良71例(优良率81.6%),可8例,差8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免除2次取内固定手术,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和按照手术规范操作,它的并发症少,是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较可靠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新鲜骨折13例.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为6~9周.采用Morrey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3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可吸收螺钉在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4例,平均年龄39岁。使用115枚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端松质骨骨折,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个月~3年),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可吸收螺钉是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手术正确操作方法的应用体会。方法2000年6月~2005年3月共利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34例。结果优良率达86.2%,本组病例随访1~22个月,伤口及骨折均正常愈合,无畸形或延迟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观察到伤口非特异性无菌性异物反应、窦道形成、钉道骨质溶解等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特有的并发症。结论可取收内固定螺钉不需二次手术,可减轻病人生理、心理上的负担,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 28例股骨头骨折,按Pipkin分型:Ⅰ型8例,Ⅱ型13例,Ⅲ型1例,Ⅳ型6例。均采用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Ⅲ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支撑钢板固定股骨颈骨折;Ⅳ型骨折髋臼骨折片较小可去除,骨折片较大时可采用可吸收螺钉或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发生,均伤愈出院。术后随访25例,平均随访25(2~63)个月,疗效评价:优1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应用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突破了可吸收材料禁用于关节内骨折的禁忌,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可吸收螺钉结合改良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长斜形不稳定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粉碎性长斜形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以及结合有羟基磷灰石表面涂层螺钉的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36例经6~1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按Rodriguez-Merchan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9%,无感染、医源性骨折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损伤小,结合羟基磷灰石表面涂层螺钉,提高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42例,术后行管形石膏外固定3~4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踝关节优良率达到92.9%。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固定可靠,操作简便,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再损伤,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产聚-DL-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松质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聚-DL-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松质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松质骨骨折24例.随访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伤口均Ⅰ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25个月.平均12.3个月。6个月时X线片显示骨折线均已消失.获得骨性愈合;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PDLLA可吸收螺钉是治疗松质骨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壮年Pipki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2011年我院采取可吸收螺钉治疗17例青壮年Pipkin骨折患者,男1 5例,女2例;年龄23~42岁,平均34.8岁.评价手术时机、骨折分型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根据Thompson-Epstein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全部获得12个月~4年随访,平均1.5年,1例患者出现螺钉断裂,2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根据Thompson-Epstein评定标准,优5例,良7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0.6%.结论 对于青壮年Pipkin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及早治疗,根据骨折分型及骨折位置选用合适手术入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软骨骨折用可吸收螺钉手术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了14例急性膝关节外伤患者,年龄13~21岁(男3,女11;左膝8例,右膝6例)。经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确诊髌骨骨软骨骨折。手术发现股骨外髁软骨挫伤及划痕;髌骨内侧松弛,骨软骨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复位及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24小时开始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外固定保护3周膝关节无负重活动。2~3月CT或X显示骨软骨下骨折块愈合后负重功能锻炼。 结果〓12例获得4~9年随访,平均6.5年,使用HSS标准评价优11例,良1例。结论〓髌骨骨软骨骨折早期诊断、手术复位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晚负重行走,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小头新鲜骨折12例。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为6~9周。采用Morrey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2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内固定术治疗Mason Ⅱ-Ⅳ型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3月~2012年6月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患者41例,其中MasonⅡ型18例,Ⅲ型17例,Ⅳ型6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Ⅱ和ⅢA各1例。合并他处多发性骨折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7 d(3 h~30 d)。采用克氏针固定8例,螺钉固定11例,微型钢板固定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7例。结果本组41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4~2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部评分标准判定疗效:优22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9%(34/41)。2例儿童患者发生克氏针滑脱至皮下,骨折愈合后立即取出克氏针。结论内固定术能够改善MasonⅡ-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骨折端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效果、良好修复关节的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