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8月-2O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O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双嘧达莫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疗程为5d,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为(2. O ±1.2)d,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 O ±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为(2.2±1.3)d,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4.3±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 O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O 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应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高效,效果显著,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据统计 90 %~95 %由病毒引起 ,其中许多病毒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病后免疫力不能持久等特点。文献报道双嘧达莫 (潘生丁 )在试管内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我们对 2 0 0 0年 3~ 4月间接诊的病毒性上感患儿 5 0例单用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诊断标准有典型上感症状 ,如发热 ,流涕、咳嗽、打喷嚏、咽红、咽峡疱疹等。1.2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叶正常或稍低。1.3 能排除其他细菌感染者。2 用药方法双嘧达莫 3mg/ ( kg· d) ,分 1…  相似文献   

3.
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8例,分别静脉给予阿昔洛韦20mg/(kg·d)和利巴韦林10~15mg/(kg·d),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9.4%(P<0.01)。结论: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胡秀清,王小农(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550002)双嘧达莫(潘生丁)以往临床主用于冠心病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将其用于治疗病毒性肠炎和病毒性上感 ̄[1]。我院自1987年5月以来,对疑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染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250 mg/(m2·次)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双嘧达莫(潘生丁)系—老药,多用于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心绞痛等。近几年发现其有广谱抗病毒和血小板凝集作用。用于治疗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为老药新用  相似文献   

7.
张婵  吕继忠  苗磊 《淮海医药》2011,29(5):451-452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分别静脉给予阿昔洛韦20 mg·kg-1 ·d-1和利巴韦林10~15 mg·kg-1·d-1,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相似文献   

8.
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67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8例,给予喜炎平10mg/(kg·d),利巴韦林10mg/(kg·d),1次/d给药,连用5d。对照组169例,仅用利巴韦林治疗,剂量、用法同上。观察住院期间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均较对照组消退早,观察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82.4%,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能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81.6%。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病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不良反应罕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特点,提醒临床医师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8月收住院2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209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98%,多在48-72h内出现神经系统表现,表现为肢体惊动占77.5%;呕吐占15.8%;精神差占13.8%,嗜睡占6.2%,血糖高占65%,高血压占53.6%。结论 48-72h内发现肢体惊动、精神差、呕吐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提示意义,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功能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肌肉注射,1次/d,连用14 d为一疗程。对两组患儿的神经系统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的消退、改善时间分别为:易惊(5.8±0.6)d,肢体抖动(4.3±1.1)d,呕吐(2.3±0.4)d,尿潴留(3.1±0.3)d,神经性急性肌无力(7.4±1.8)d,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明显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功能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等。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d),最大剂量10mL/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热毒宁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利巴韦林剂量10~15me,/(kg·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5d.有细菌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纽的83.3%(P〈0.05),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退快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伴发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09年5月至8月开封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173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组。比较两组患儿在PICU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儿在PICU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率、休克及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纳美芬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重症HFMD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12月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儿科11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针剂,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利巴韦林抗病毒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的临床特点.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HFMD合并AFP患儿79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综合康复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上肢瘫痪29例,单侧下肢瘫痪26例,单侧肢体瘫痪7例,双下肢瘫痪11例,四肢瘫痪6例.影像学检查结果示病变多位于第2~7颈椎和(或)第12胸椎至第1腰椎.周围神经功能检查结果示上、下肢神经损伤最多.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瘫痪预后下肢好于上肢,单下肢好于双下肢,四肢瘫痪者预后最差.结论:对于HFMD合并AFP患儿,进行MRI和周围神经功能检测可对其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早期预测及评估,以便及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减少瘫痪的发生,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蒋向红  马正威  蒋向东 《中国药房》2011,(20):1868-1869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10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西咪替丁20mg·kg-·1d-1,双嘧达莫4mg·kg-·1d-1,分3次于饭后口服。2组均5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止泻时间和总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和总疗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脑电图(EEG)检查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确诊为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EEG及血清NSE水平,并分析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脑炎严重程度与EEG异常程度及血清NSE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首次EEG检查异常率为100%,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脑炎严重程度与EEG的异常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4397,P〈0.01)。重度脑炎组血清NSE含量为(14.31±2.46)μg/L,明显高于中度组的(12.28±1.96)μg/L及轻度组的(10.31±1.22)μg/L(q=8.367及8.072,P均〈0.01)。结论:EEG及血清NSE水平对HFMD并发脑炎的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加配高氧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冠心病患者选用银杏达莫250ml加入500ml5%葡萄糖高氧液中缓漫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d,治疗期间除心绞痛发作时给予口含硝酸甘油外,停用其他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肌缺血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0d的临床症状、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减慢、心电图ST段明显恢复(P〈0.01)。结论银杏达莫加配高氧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mg/(kg·d)、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d)及20%甘露醇3mL/kg,每6h或每8h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1g/(kg·d)治疗,共2d,比较两组患儿在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5.58±0.87)d、(4.47±1.21)d;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分别为(2.85±0.72)d、(2.21±1.36)d;病程分别为(6.29±1.41)d、(5.47±1.41)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VIG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