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增慧 《泰山卫生》2005,29(2):36-37
整体护理是最近新兴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实施更是新颖的课题,其重点就是以患儿为中心,抓住其心理进行全面护理,以满足患儿的生理、心理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儿科护理人员的水准。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速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医学的不断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生殖健康的内涵已跨小医学的范畴,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定义。整体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与提高交流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3.
金香 《健康必读》2009,8(4):90-9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全面实施,心理护理已成为重要的护理手段。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是比较困难的,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同时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利用家长对患儿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对患儿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金英 《职业与健康》2000,16(3):52-53
现代医学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着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着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孕妇分娩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和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强调患者身心的统一性,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护理工作不仅要重视躯体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同时更要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转归、痊愈乃至预后的影响。特别是需要手术的患者更要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性毒鼠强中毒多由误食鼠饵或由他人投毒所致,也有少数是因为服毒自杀引起。由于这种毒物中毒的特殊性,此类中毒患者常存有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如何做好心理护理,这是我们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玉兰 《健康大视野》2005,13(8):99-100
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要求临床护理从传统的护理模式转向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现代医学认为,所谓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临床上要重视对身心疾病的认识,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变的要求。只有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才可达到病人身心健康的目的,促使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医院深化护理改革的重要步骤,是护理学科、护理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环节。医院能否开展好整体护理工作,护士长的组织、协调领导作用至关重要。1护士长要更新观念、转变自我,是科室开展好整体护理的先决条件 护士长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破除老思想、老框框,不能受几十年的传统护理观念束缚而固步自封,驻足不前。开展整体护理不仅仅是护理模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护理观念的转变。因此,整体护理最根本的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护理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体,这是整体护…  相似文献   

9.
洪小丽 《健康大视野》2006,14(12):90-90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西方整体护理模式的引入,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与心理护理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二的护王晕变革,这场变革在我国护理学界开始蓬勃兴起。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社会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采,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患者来医院就诊,都是抱着驱除病痛、恢复健康的愿望而来的,因而需要得到医护人员患者角色的认同,希望医护人员能了解其病情,同情其疾苦。这就要求门诊护士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病情护理,还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转向身心护理,由功能制护理转向责任制护理的变化过程中,把生物护理和心理护理有机结合起来,使过去单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在各科护理实践中,特别是对于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术前保持心理平衡,术中维持情绪稳定,术后精神愉快,造成病人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将我们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运用护理程序对食道癌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金婵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79-127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从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变为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我院自1998年9月—2005年12月对50例食道癌晚期化疗及术后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如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把满足病人需要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基础护理质量,除了提高护士的素质和自觉性,增加人员编制外,最主要的是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制度的改革。系统化整体护理和落实护理程序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这种护理制度才能把护理观念真正转变到“诊断和处理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由责任制护理转为整体护理.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做到不但注重其所患疾病,更要注意其心理岗素在其疾病的形成、发展、痊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就是这种转变的产物,它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护理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1心理护理研究对象、任务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心理上去把握患者的心理,修复、矫正心理偏差和心理缺陷,使病人的心理状态从消极被动和悲观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人生观对待疾病和困难,心情愉快地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关心的是病人的心理活动。人们的基本心理活动有三大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护…  相似文献   

15.
倪兴红 《工企医刊》2003,16(4):91-92
护士工作的对象是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护士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护士工作的好坏,又与护士的自身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医学模式及护理观念的转变,打破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建立新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的思维应沿着整体护理轨迹运行,把病人的文化、需求、心理反应以及护理产生的社会效果注入到护士  相似文献   

16.
护理医德是医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病人的整体护理,强调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的统一,越来越成为现代护理的鲜明特征,心理护理需要通过护患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护患关系又是建立在一定的护理医德基础上,因而强调护理道德,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学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转向整体化护理。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 ,注重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连续性 ,以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推行整体护理 ,不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素质 ,还可以提高社会评价 ,增加社会效益。但在实施整体护理中 ,往往遇到很大困难。笔者就如何促进整体护理发展谈谈几点看法。1 转变观念首先要使护理思想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 ,把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把疾病与患者、患者与社会、患者与心理学的人视为一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份到2015年9月份收治的门急诊输液患儿256例,随机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理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病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9.
对1410例不同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桂凤 《职业与健康》2003,19(6):154-155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由原来的功能式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但是,如何做好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配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弱,疾病迁延不易好转以及易并发合并症等因素,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配合医生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一般都希望他人重视自己的疾病。所以,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视病人如亲人,说话要态度和蔼,服务要热情周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心情舒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以后的治疗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