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常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正常人群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C2 在短期内重复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探讨C1、C2 的影响因素。方法 正常人群 32 0人进入本研究 ,受检者分 4个年龄组 (15~ 30岁、31~ 4 5岁、4 6~ 6 0岁、6 1~ 80岁 ) ,每组 80例 ,男女各半。采用HDICVProfilorDO— 2 0 2 0动脉功能检测仪测定C1、C2 ,测定 3次 ,取平均值 ,间隔 7~ 2 8天重复检测。所有受检者 30天内均未服用任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结果  (1)正常人群的C1为 15 39± 4 37(ml/mmHg×10 ) ,C2 为 6 35± 3 0 7(ml/mmHg× 10 0 ) ,男性的C1、C2 均比女性大 ,P <0 0 5。 (2 )C1、C2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 ,间隔 7~ 2 8天两次重复测定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P >0 0 5。 (3)四个年龄组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大 ,C1、C2 逐渐降低 ,且每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4)相关分析发现 :与C1相关性依次为年龄、脉压、收缩压、心率、平均压和舒张压 ,P均 <0 0 1;与C2 相关性依次为年龄、平均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脉压 ,P均 <0 0 1,而体重指数BMI与C1、C2 的相关性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1)C1、C2 有较好的重复性 ,尤其是C2 ,能早期反映小血管弹性功能改变 ;(2 )随着年龄增大 ,大小动脉弹性功能逐渐减退 ;(3)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共551人,其中男性303人,女性248人,平均年龄为56.9±13.4岁.分别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分组,使用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随着年龄不断增高,健康人和高血压病人的C1和C2值逐渐下降.健康组和高血压组男性的C1和C2均高于女性,P<0.01.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大小动脉弹性指数下降.高血压病人大动脉弹性明显比正常血压者低.处于正常高限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显著低于理想和正常血压者,与1级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别.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与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存在明显负相关,其中脉压与C1相关性(r=-0.602, P<0.01)最为显著,而C2与年龄相关性(r=-0.457, P<0.01)最为明显.结论 (1)年龄增大、血压升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密切相关,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测量血压更为有效反映血管功能状态.(2)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为一敏感反映动脉损害的指标,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选择50例健康老年人(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68±5岁)和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男性39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8±5岁),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64例,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NISH)20例.使用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2.1 ml/mmHg×10)低于NISH组(9.2±3.1 ml/mmHg×10)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9±4 ml/mmHg×10),P<0.0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2.6±2.2 ml/mmHg×100)与NISH(2.7±2.5 ml/mmHg×100)无显著差别,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4.3±2.5 ml/mmHg×100),P<0.0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C1 r=-0.627, P<0.001; C2 r=-0.389, P<0.001),但在ISH则并不相关(C1 r=-0.105, P=0.410; C2 r=-0.203, P=0.108).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功能均有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沈阳市健康人群各年龄组男、女性的动脉功能。方法 采用DO - 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无创伤性检测沈阳市健康人群各年龄组男、女性的大动脉弹性指数 (C1)、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结果 动脉功能测定仪DO - 2 0 2 0在沈阳市健康人群测定的C1明显高于C2 (P <0 0 1) ;无论C1或C2均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P <0 0 1) ;女性C1略低于男性 (P <0 0 1) ,C2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动脉功能测定仪DO - 2 0 2 0短期内重复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沈阳市健康人群的大动脉弹性明显高于小动脉弹性 ,大动脉弹性和小动脉弹性均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女性大动脉弹性略低于男性 ,小动脉弹性男、女性之间无差别 ,动脉功能测定仪DO - 2 0 2 0有较稳定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健康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研究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目的 建立中国健康人群男、女性和各年龄组大动脉弹性指数 (C1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 )的正常参照值 ,评价动脉弹性指数测定短期内的重复性。方法 选择中国 10个城市年龄 15~ 80岁正常血压健康人 192 4例 (男 947,女 977) ,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CVProfilorDO 2 0 2 0 ,平卧位同步测量并记录 30s肱动脉血压和桡动脉脉搏波形 ,获取C1 和C2 。连续测定 3次 ,每次相隔 4min ,7~ 2 8d后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 中国健康人群C1 和C2 平均值分别为 ( 16 0± 4 1)ml mmHg× 10、( 6 6±3 0 )ml mmHg× 10 0。女性C1 和C2 均低于男性 ,无论男、女性C1 和C2 均与年龄负相关。各地区C1 和C2 平均值的绝对差值较小。根据C1 和C2 与年龄的回归方程 ,已获得不同年龄组男、女性C1 和C2 的正常参照值范围。重复检测的数据较接近 ,尤其是C2 。结论 健康人群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受性别、年龄影响 ,应按照男、女性和不同年龄组建立其正常参照值。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测定在短期内有较好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脉压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相关性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初诊的中青年(30~65岁)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18例,平均年龄(47.9±7.1)岁,测量右上臂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肱动脉脉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430例血压正常人群,平均年龄(47.9±8.5)岁,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MDRD公式计算患者的GFR(e GFR),按照数值分布的三分位点分别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B、C三组,同法将对照组患者分为a、b、c三组。结果:随着分组e GFR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肱动脉脉压及血清肌酐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而舒张压在组间比较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肱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TG、TC、SCr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而肱动脉脉压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做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 GFR与观察组患者年龄、肱动脉脉压、SCr、UA呈显著负相关(r=-0.124,-0.150,-0.753,-0.131,P0.05),而与肱动脉舒张压、HDL-C呈显著正相关(r=0.125,0.097,P0.05);e GFR与对照组患者年龄、SCr、TC、TG、ALT呈显著负相关(r=-0.440,-0.749,-0.226,-0.178,-0.121,P0.05),与肱动脉脉压无相关性。结论:相对于血压正常人群,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脉压与e GFR呈负相关,是e GFR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男性 39例 ,女性 4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 ,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 6 4例 ,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 2 0例。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 2 1ml/mmHg× 10 )低于NISH组 (9 2± 3 1ml/mmHg× 10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 9± 4ml/mmHg× 10 ) ,P <0 0 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 (2 6± 2 2ml/mmHg× 10 0 )与NISH(2 7± 2 5ml/mmHg× 10 0 )无显著差别 ,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 (4 3± 2 5ml/mmHg× 10 0 ) ,P <0 0 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 ,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 (C1:r=- 0 6 2 7,P <0 0 0 1;C2 :r =- 0 389,P <0 0 0 1) ,但在ISH则并不相关 (C1:r =- 0 10 5 ,P =0 4 10 ;C2 :r =- 0 2 0 3,P =0 10 8)。结论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功能均有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中心动脉压评价血管弹性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9例健康体检的人群,平均年龄为(45.17&#177;15.30)岁,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30例,同时测量中心动脉压(CSBP)、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采用简单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CSBP与cfPWV之间存在正相关( r=0.51,P<0.01),CSBP与IMT之间存在正相关( r=0.36,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中,CSBP和cfPWV、IMT均与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外周脉压、体重和年龄有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肱动脉收缩压(SBP )与年龄是CSBP、cfPWV和IMT的共同影响因素。③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年龄≤30岁、31-40岁之间的人群,CSBP与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年龄分别在41-50岁、51-60岁、>60岁的人群,CSBP与SBP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在年龄≤30岁的人群,CSBP与SBP几乎相同,而随着年龄增大,CSBP与SBP差值明显增大。结论〈br〉 ①CSBP与cfPWV、IMT之间存在良好相关性。②无创CSBP可作为患者动脉硬化早期筛选和全面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一个简单、方便易行的方法。③CSBP相比cfPWV、IMT是否可更早、较好预测血管弹性功能和心血管危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与脉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脉压,了解脉压随年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选取728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410例,女性318例,年龄24~88岁,测量患者的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析脉压与年龄之间变化趋势。结果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脉压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脉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心动脉舒张压高于肱动脉舒张压,两者之间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肱动脉及中心动脉脉压随着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女性两者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有显著差异性,中心动脉与肱动脉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顺应性评价降压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均为男性,分为正常对照组72例;高血压控制和未控制组各35例,使用美国产HDI-DO-2020动脉测试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大动脉弹性C1,小动脉弹性C2).结果高血压未控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脉压(P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控制组(P均<0.01);而对照组和高血压控制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未控制组的C1和C2顺应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和高血压控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同样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顺应性可作为评价降压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