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烟草暴露小鼠肺部氧化应激状态变化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及戒烟对其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Balb/ c 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烟雾暴露组、戒烟组。戒烟组小鼠烟雾暴露16周后戒烟,戒烟4、8、12周时处死小鼠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标本。采用HE 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测量肺平均内衬间隔和平均肺泡数,收集 BALF 进行细胞计数,羟胺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TBA 法测定肺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ELISA 法测定 BALF 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烟雾暴露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肺气肿变化, BALF 中炎症细胞显著增多(P <0.05),戒烟后明显减少(P<0.05);肺组织匀浆中 SOD 活力和 MDA 水平增高( P <0.05),戒烟后逐渐下降。烟雾暴露组小鼠 BALF、肺组织匀浆中 IL-8和 TNF-α浓度显著增高(P <0.05),戒烟后明显降低,并随戒烟时间延长更加明显,但未降至正常水平。SOD活力和 MDA 水平与炎症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吸烟可以导致小鼠肺部氧化应激异常和气道炎症,戒烟可减轻氧化应激和气道炎症,但未能恢复到完全正常,炎症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通过滴鼻的方法将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于感染后2、4、6、10、14 d取小鼠肺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 试验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在不同时间点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和IL-1β于14d后趋于正常,而IL-6和IL-10增高持续至14d后。结论 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发挥重大作用,TNF-α和IL-1β起致炎作用,IL-6可能和IL-10一样,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入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ALI组和MSCs治疗组.健康小鼠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ALI模型,尾静脉输入全骨髓培养法分离纯化的MSCs.流式细胞分析鉴定MSCs.HE染色组织切片观察输入MSCs前后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D比值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评价肺水肿和炎症反应程度.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培养MSCs表面标记CD105为阳性,CD34为阴性.肺组织病理学显示:ALI组小鼠肺组织呈现典型的炎症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充血、出血、水肿,肺泡腔和血管壁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等肺损伤性病变;MSCs治疗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及TNF-α和IL-6含量:ALI组小鼠肺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及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MSCs治疗组肺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及TNF-α和IL-6含量低于ALI组(P<0.05).结论输入MSCs能够减轻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程度,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肺W/D比值和肺组织MPO活性、IL-6及TNF-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miR-195通过靶向抑制PH结构域富亮氨酸重复蛋白磷酸酶2(PHLPP2)表达参与香烟烟雾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90只健康小鼠,均分为A、B、C三组,使用香烟烟雾暴露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低剂量干预组,C组为高剂量干预组,干预后检测三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比三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三组小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水平,最后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中miR-195及PHLPP2蛋白表达量。结果:(1)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8及MMP-9水平C组>B组>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组>B组>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肺泡灌洗液中MPO、SOD、GSH水平C组>B组>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肺组织中m...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肺组织趋化因子eotaxin mRNA、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的方法,观察抗炎药物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肺组织eotaxin mRNA、TNF—αmRNA表达,并通过观察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来验证eotaxin和TNF—αmRNA表达增多的功能。结果:致敏小鼠抗原攻击后肺组织eotaxin mRNA和TNF—αmRNA表达与正常小鼠比较明显增多,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相应增加。抗炎药地塞米松对eotaxin mRNA、TNF—αmRNA表达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受试的复方中药对eotaxin mRNA表达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对TNF—α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肺组织eotaxin mRNA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致,表明半定量RT—PCR测定肺组织eo—taxin mRNA的方法可用于探索平喘药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组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心腔穿刺对C57小鼠采取30%全血容量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肺组织TNF-α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方法进行测定。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浸润采用数字荧光显微镜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肺微血管通透性(肺水肿)采用伊文氏蓝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虽然失血性休克仅引起肺组织,TNF—α水平轻度和短暂的升高,且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浸润时相上早于TNF-α水平的升高。但在,TNF基因剔除(K0)小鼠,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肺组织PMN浸润和肺损伤明显轻于C57野生型小鼠;(2)给予失血前,TNF KO小鼠低水平的重组TNF-α即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引起肺组织PMN浸润和急性肺损伤;(3)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肺组织PMN浸润和急性肺损伤在p55TNF受体KO动物显著减轻,而在p75TNF KO动物则不产生影响。结论肺组织低水平TNF—α足以介导失血性休克引起的PMN浸润和急性肺损伤;p55TNF受体在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ICR小鼠对常用致痫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以及戊四氮的差异性反应,为ICR品系小鼠用作常规癫痫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给予不同的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戊四氮)诱发急性痫性发作,在癫痫持续状态发作(SE)2h后终止,分别于造模后7 d采用Fluro-Jade B染色观察兴奋性神经元死亡和28 d后采用Timm染色检测苔藓纤维发芽状况,并于造模之日起录像监测自发性癫痫的发生。 结果:ICR小鼠经匹罗卡品和红藻氨酸给药后均能诱发出典型的SE,癫痫发作与大鼠和C57/BL6小鼠非常类似,给药后逐渐出现凝视、点头、面部及头部抽搐、全身肌阵挛、跌倒,大、小便失禁及流涎,最终发生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两者Timm染色均能观察到明显的苔藓纤维发芽(P<0.001),且均观测到自发性癫痫的发生,发生几率分别为57.1%和35.7%;戊四氮则表现为间断式的SE,且未见苔藓纤维发芽和自发性癫痫的发生。3种模型均未见明显神经元细胞死亡。 结论:ICR品系小鼠能诱发出与大鼠C57/BL6小鼠类似的癫痫,其中匹罗卡品和红藻氨酸模型是理想的慢性颞叶癫痫模型。ICR品系小鼠作为既经济又有效的模型动物,可常规用于药物筛选和癫痫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暴露对小鼠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暴露对小鼠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的影响,探讨肺型氧中毒小鼠肺组织炎症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健康新生C57BL/6小鼠吸入3kPa高压氧复制肺型氧中毒模型,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为正常对照组,850UPTD组,1100UPTD组和高压常氧组。分别观察肺组织中MPO活力。结果:高压氧暴露组MPO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常氧组MPO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型氧中毒小鼠肺组织匀浆中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活力明显增高,并且炎症的程度与氧暴露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迁移率组蛋白B1在感染致急性肺损伤小鼠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在感染导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致炎作用。方法 内毒素气管内注射建立感染致ALI小鼠模型,观察ALI病变过程中肺组织HMGB1、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肺泡膜通透性的变化,比较抗-HMGB1抗体干预治疗前后小鼠肺内MPO含量、肺泡膜通透性和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感染致ALI小鼠肺组织HMGB1浓度于模型建立后16 h升高,24 h达高峰,48 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建立后4 h肺组织IL-1β和TNFα浓度显著升高,随后的16 h到48 h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MPO水平于模型建立后4 h达峰值[(55.0±3.6)U/g肺组织]。模型建立后16 h肺内伊文兰显著升高,于24 h达高峰[(19.7±1.7)g/mL肺组织]。应用抗-HMGB1抗体可以显著降低肺内MPO浓度[抗体应用前(55.0±3.6)U/g肺组织、抗体应用后(21.4±3.5)pg/mL/mg肺组织]、减轻肺内伊文兰舍量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HMGB1具有重要的促炎作用,介导感染致ALI的迟发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臭氧暴露致小鼠肺部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16只野生型(WT)C57BL/6J小鼠和16只ACE2 敲除(KO)小鼠分别暴露于空气和臭氧(0.8 ppm)中,每天暴露3 h,连续暴露5 d。分别设置AirWT组,Air KO组,Ozone WT组和Ozone KO组。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评分;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进行细胞计数;分别采用BC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总蛋白和细胞因子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气道重塑相关指标的mRNA表达;小鼠的气道阻力采用小动物呼吸机测量(乙酰甲胆碱激发)。结果 臭氧暴露ACE2 KO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学变化总分显著高于臭氧暴露WT小鼠(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臭氧暴露小鼠肺组织支气管和肺泡周围有大量的胶原沉积,臭氧暴露ACE2 KO小鼠肺组织的支气管和肺泡的胶原沉积阳性区域面积为(19.62±3.16)%、(21.63±3.78)%,高于臭氧暴露 WT 小鼠肺组织的(6.49±1.34)%、(4.44± 0.9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暴露ACE2 KO小鼠BALF中总细胞数与总蛋白含量均高于臭氧暴露WT小 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暴露ACE2 KO小鼠BALF中IL-6、IL-1β、TNF-α、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KC)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均高于臭氧暴露WT小鼠,其中IL-1β水平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暴露 ACE2 KO 小鼠的肺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MMP-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4)、Ⅰ型胶原α1 (COL1A1)、TGF-β的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WT组小鼠,两组的MMP-9、TIMP4、COL1A1、TGF-β的mR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小鼠在0、10、25、100 mg/mL的乙酰甲胆碱浓度下的气道阻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2参与臭氧暴露导致的小鼠肺部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