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的慢阻肺患者,记录其临床资料、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肺容量指标[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及RV/TLC],采用体积描记法和气体稀释法进行测定,并采用单次呼吸法测定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组,对组间资料进行比较,并对肺通气功能指标与肺容量和DLCO%pre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170例慢阻肺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慢阻肺程度的加重,肺容量指标(TLC、RV和RV/TLC)逐渐增加,而且体积描记法和气体稀释法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值ΔTLC%pred、ΔRV%pred和ΔRV/TLC逐渐增加。随FEV1%pred的降低,DLCO%pred则逐渐降低。相关分析显示,FEV1%pred与ΔTLC%pred、ΔRV%pred和ΔRV/TLC呈显著负相关,与DLCO%pre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气体稀释法相比,体积描记法能更准确地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容量进行测定。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慢阻肺患者弥散功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弥散功能的改变,探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对COPD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静息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观察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参数从Ⅰ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DLCO(DLCO/VA)、Dm以及Vc等参数则从Ⅱ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Ⅰ级患者Dm较对照组下降,但Vc有增高(均P<0.05)。结论在COPD早期,尽管DLCO值在正常范围,但膜弥散已有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Dm和Vc同时减低,DLCO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Dm及Vc是弥散功能重要和敏感的指标,可反映肺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弥散功能的改变,探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对COPD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38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静息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观察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参数从Ⅰ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DLCO(DLCO/VA)、Dm以及Vc等参数则从Ⅱ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Ⅰ级患者Dm较对照组下降,但Vc有增高(均P<0.05).结论 在COPD早期,尽管DLCO值在正常范围,但膜弥散已有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Dm和Vc同时减低,DLCO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Dm及Vc是弥散功能重要和敏感的指标,可反映肺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弥散功能及容量与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诊治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46例)及重度组(32例),检测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及RV/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计算各项指标的预计值百分比(%pred).结果 DLCO、RV/TLC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CO重度组为(87.30±12.65)%pred低于轻度组(94.39±10.74)%pred及中度组(93.11±12.38)%pred,RV/TLC重度组为(55.92±6.91)高于轻度组(45.63±7.44)及中度组(47.16±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C%pred、RV%pred中度组为(119.34±12.08)%pred和(160.28±22.54)%pred与重度组(128.31±13.77)%pred和(195.15±34.65)%pred均高于轻度组(108.50±14.52)%pred和(135.86±28.75)%pred,重度组高于中度组,FEV1%pred、FEV1/FVC中度组为(70.58±4.81)%pred和(59.76±8.22)与重度组(52.09±6.81)%pred和(50.74±9.20)均低于轻度组(84.21±3.30)%pred和(65.11±10.62),重度组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DLCO%pred与TLC%pred、RV%pred、RV/TLC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FEV1%pred、FEV1/FVC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肺容量呈现增加、弥散功能呈现下降趋势,弥散功能与容量指标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静态肺功能指标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静态肺功能指标。方法 对34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最大吸气压(MIP)、呼气流速(EFL)受限检测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试验。结果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r=0.493,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r=0.437,P<0.05)、最大分钟通气量(MVV)(r=0.583,P<0.05)、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容量比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r=0.521,P<0.05)与最大运动功率(WRpeak)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龄(r=-0.472,P<0.05)和5分法EFL评分(r=-0.477,P<0.05)与最大运动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5个变量中只有MVV对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有显著预测意义。结论 MVV可作为评价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静态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肺功能成像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期石棉肺患者40例,均接受螺旋CT肺功能检查及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计算并分析石棉肺患者肺容积参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容积参数的相关性及像素指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1)石棉肺患者CT肺容积参数吸气末肺容积(Vin)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最大肺容量(TCL)、呼气末肺容积(Vex)与残气量(RV)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Vin—Vex)与用力肺活量(FvC)及残气量,最大肺容量(RV/TLC)、vex/Vin与RV、FVC及RV/TLC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1)。(2)吸气相及呼气相石棉肺患者像素指数(PI-910及PI-950)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间均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其中呼气相相关性更好。结论:CT肺功能成像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反应I期石棉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弥散功能改变及与其它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23例COPD患者的肺弥散功能进行检测,并与84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COPD患者的弥散功能指标低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DLCO%与VC%、FEV1%、FVC%、FEV1/FVC%、MVV%等指标呈正相关,FEV1/FVC%、MVV%与DLCO/VA%呈正相关;RV/TLC与DLCO%、DLCO/VA%呈负相关。弥散功能随阻塞程度加重而下降。无肺气肿组、轻度肺气肿组的弥散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相比无差异。中度、重度肺气肿组弥散功能指标低于正常,与无肺气肿组及轻度肺气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OPD患者存在弥散功能的减退。肺通气阻塞程度及肺气肿的程度对之均有影响,弥散功能指标与通气功能指标、肺气肿指标明显相关。COPD患者弥散功能检测对病情发展及肺气肿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糖尿病时肺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设单纯COPD组(30例),COPD合并糖尿病组(38例)。将CO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眼底和肾脏)及神经系统病变再分为有并发症组(22例)和无并发症组(16例),检测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单位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等肺功能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比较单纯COPD组、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以及COPD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之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VC、DLCO及DLCO/VA低于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DLCO及DLCO/VA低于COPD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组间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病变时,进一步加重了限制性通气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源CT检查肺容积和肺密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OPD肺气肿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3天内接受双源CT和肺通气功能检测,记录患者全肺容积(V):Vin、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平均肺密度(MLD):MLDin和MLDex,平均肺密度差(VD);肺总量(TLC)、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RV/TL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COPD肺气肿组患者TLC、RV、RV/TLC、Vex、Vin、Vex/Vi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FVC、FEV1/FVC、MLDin、MLDex和MLDex-MLD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Vin-Vex与RV/TLC、FVC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FVC呈正相关;Vex/Vin与RV、RV/TLC、FVC呈显著正相关,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MLDexMLDin与TLC、RV、RV/TLC呈显著负相关,与FVC、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测肺容积和肺密度与COPD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有较好相关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记录其临床资料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采用体积描记法和气体稀释法测定肺容量指标[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及RV/TLC],采用单次呼吸法测定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_LCO)。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将这些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组间资料进行比较,并对肺通气功能指标与肺容量和D_LCO%pred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93例哮喘患者。随哮喘患者严重程度的加重,肺容量指标(TLC、RV和RV/TLC)逐渐增加,而且体积描记法和气体稀释法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值△TLC%pred、△RV%pred和△RV/TLC逐渐增加。随FEV_1%pred的降低,D_LCO%pred则稍有下降。相关分析显示,FEV_1%pred与△TLC%pred、ARV%pred和△RV/TLC呈显著负相关,与D_LCO%pre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气体稀释法相比,体积描记法能更准确地对哮喘患者的肺容量进行测定。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哮喘患者弥散功能逐渐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的肺功能改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肺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肺功能检查仪检测20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成人的肺功能.结果19例患者有肺功能改变,弥散功能(DLCO)为(78.70±13.02)ml·kPa-1·s-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为(95.60±20.51)L,与对照组的(116.80±22.56)和(125.90±21.94)L比较降低,P<0.01;用力呼吸1秒率(FEV1/FVC)为(77.45±5.83)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残气容量/肺总量比(RV/TLC)为31.85±7.47,显著升高.结论RA的肺功能改变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其次为通气功能障碍,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相似文献   

12.
赵悦 《医学综述》2012,18(23):4072-4073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治的53例COPD患者经肺功能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FEV1%和EV1/FVC值对53例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评估为:中度(Ⅱ级)26例(49.06%),重度(Ⅲ级)23例(43.40%),极重度(Ⅳ级)4例(7.5%)。经支气管扩张试验显示,5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阳性,48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阴性。通过对比COPD患者肺功能情况,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呼气容积(FEV1)、吸入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显著优于试验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应全面推广应用肺功能测定技术,尤其对患肺疾病的危险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将有利于及早了解疾病进程,对COPD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肺功能尤其是肺弥散功能的损伤情况及其与病程时间的关系;分析肺功能检测对于CTD肺部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风湿免疫科已确诊CTD的71例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80.00%CTD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异常,主要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其次为肺容积的减少、气道阻塞等.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异常率(DLCO)为71.83%,DLCO/肺泡通气量(VA)为31.00%,用力肺活量(FVC)为36.62%,慢肺活量(SVC)为31.00%,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9.58%,FEV1/FVC为5.60%,VA为69.01%,最大呼气流速(FEFmax)为12.68%,小气道功能(FEF) 25%~75%为35.21%.结论 CTD患者肺功能损害主要以肺弥散功能为主,并伴有肺容量的减低等.肺功能检查较肺部CT更早出现异常,对CTD患者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及预防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运动时通气功能的状况 ,及其与静息肺功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评价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3例正常对照和 14例轻度稳定期COPD患者 ,分别行静息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限最大运动负荷递增试验 ,记录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1.0 )、无氧阈 (AT)、最大运动负荷 (Wmax)、最大耗氧量 (VO2 max)、分钟通气量 (VEmax)、通气储备 (BR)等各项参数。结果  (1)最大运动负荷时 ,COPD患者Wmax、VO2 、VE、AT及BR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VD/VT 却有所增加(P <0 .0 5 )。 (2 )对照组与COPD组运动后FEV1.0 均有所增加 ,但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3)COPD患者FVC、FEV1.0 、FEV1.0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与最大运动时WR、VO2 、VE 等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通气功能减退 ,并与静息肺功能 ,尤其是FEV1.0 和MVV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日本美能达AS-600型肺功能测定仪,对27例平均病程2.45年,未经系统治疗,无合并明显心、肺、胸廓疾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组进行了下列各项肺通气功能测定: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时间肺活量(FEV1),第一秒呼出率(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表明,患者的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均值都低于对照组,其中以FEF25-75,FEV1较明显。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可以看出本组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尤其是小气道通气功能出现减退的迹象。提示经系统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不长的时期内肺通气功能就可能出现减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pSS-ILD)的发生情况、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9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SS),采用速率反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蛋白电泳、C3、C4;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及其亚类.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容积(VT)、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F)、最大通气量(MVV)和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和肺高分辨CT(HRCT)扫描.结果本组pSS患者ILD的发生率为21.9%,易出现于抗SSA抗体阳性、RF高滴度、高γ球蛋白血症及临床活动期的患者;肺功能检测异常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肺HRCT在发现pSS-ILD时优于普通X线胸片.结论pSS-ILD的发生与原发病的活动明显相关,肺弥散功能、HRCT对诊断pSS-ILD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先天性脊柱侧弯(CS)与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差异,阐明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61例,根据病因分为CS患者组(25例)和IS患者组(36例),分析两类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变及其异同。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和Cobb角等基线情况相似。CS和IS组中分别有6例和12例存在通气功能障碍,15例和25例存在换气功能障碍。2组患者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和残气量/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3项肺功能均异常升高。CS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显著低于IS组(P<0.05);IS组患者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与Cobb角均呈负相关关系(r=-0.54~-0.35,P<0.05);CS组患者TLC%pred与Cobb角呈负相关关系(r=-0.047,P<0.05)。结论: 不同类型脊柱侧弯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产生影响,IS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较CS患者更为严重,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需要早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限期手术患者最大通气量(MVV)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限期手术患者的MVV、FEV1和FVC值,并按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80、79~50和〈50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56例患者总体的FEV1、FVC与MVV均呈显著正相关,以FEV1与MVV的相关性更好。分组分析显示,随着FEV1%pred下降,FEV1与MVV间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无明显改变,同归系数呈逐渐增大趋势;而FVC与MVV的相关性却逐渐变差,回归系数呈逐渐减小趋势。结论 MVV与FEV1的相关性较FVC更好,即使肺功能损害程度较重,亦可采用MVV与FEV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来估算限期手术患者的MVV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