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HBV)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肝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胸腺肽10mg,3次/d,口服,每周2次,共用6个月,同时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共1年;对照组30例,仅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共1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12个月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一HBe血清转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HBV—DNA阴转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2.
杨琦  赵靖松  杨凯 《临床医学》2011,31(9):48-4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阿德福韦酯单一治疗,对比分析3、6、12个月HBV DNA阴转率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HBV DNA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单用阿德福韦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治疗组,阿德福韦酯组在继续给予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连续应用12个月以上;联合治疗组在拉米夫定加用阿德福韦酯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针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12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转换率。结果治疗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75%、HBVDNA转阴率66.7%,与单加用阿德福韦酯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加用阿德福韦酯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效果显著,与单加用阿德福韦酯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病毒学应答疗效。方法选择经拉米夫定治疗12周内HBV-DNA值下降≤2 Log10拷贝/ml或每月HBV-DNA值下降≤1 Log10拷贝/ml连续两月的HBeAg阳性CHB患者15例,均检测病毒耐药变异并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1次/天)联合治疗。分别观察联合治疗12、24及48周的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11例发生病毒变异,变异发生率73.33%,耐药变异位点以rt M204V/I多见。在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24及48周时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66.7%及86.7%,在12、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24周及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13.3%(2/15)及33.3%(5/15)。结论早期筛选出拉米夫定耐药株并联合阿德福韦酯是对拉米夫定应答不佳CHB患者有效的干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86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联合治疗组同时使用阿德福韦酯与胸腺肽α124周,随后单用阿德福韦酯28周;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5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52周时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结果:治疗52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的确具有协同抗HBV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本案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HBeAg阳性38例,HBeAg阴性22例,均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48周。结果经48周治疗后,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率为44.7%,ALT复常率为60.5%,HBeAg阴性组HBV-DNA转阴率为40.9%,ALT复常率为54.5%,经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两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和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同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的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 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在治疗24、48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两组ALT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均较基线值降低,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降低更明显;治疗24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相似,治疗48周时B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未见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杜翔  顾焱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655-365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48w。分别于治疗后12、24及48w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三个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独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1,1次.d-1;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环醇25mg,3次.d-1,2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LT和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ALT和AST水平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和停药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以及HBeAb阳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具有较好的保肝、降低血清转氨酶作用,在抗病毒方面也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年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1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1例和对照组87例。试验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隔日皮下注射,疗程52周;同时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104周。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104周。治疗26、52、104周及停药52周时,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52周后,试验组在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都比对照组高。停药5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4.73%与51.72%、75.82%与54.02%、25.27%与8.05%、26.37%与10.34%、18.68%与8.05%(χ2=10.652、9.313、9.421、7.574、4.313,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减少停药后病毒学突破,并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与国产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疗效。方法:24例LAM耐药的CHB患者采用ADV10mg/d,联合LAM100mg/d治疗,疗程52周。观察用药12、24、52周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结果:患者在治疗12、24、52周时血清HBV-DNA、AL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2周时患者HBV-DNA阴转率79.2%,ALT恢复至正常的百分比为83.3%。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组(阿德福韦酯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联合组)各40例,3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以上。比较3组治疗6、9、12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及治疗12个月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HBV-DNA转阴率、治疗12个月后HBeAg转阴率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比率高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HBeAg及HBV DNA转阴率上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基线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1年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98例HBeAg阳性、年龄18~60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研究。筛选时血浆HBV DNA定量≥1×106拷贝/ml,血清ALT水平1.5~10倍正常参考值上限,无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治疗,共52周。定期随访,统一由专人检测HBV血清标志及HBV DNA。HBV血清标志物用Abbott试剂检测。HBeAg半定量采用样本值与截止值之比(s/co)表示,HBV 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103拷贝/ml(3log10拷贝/ml)。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52周,HBV DNA水平较基线下降(3.63±1.26)log10拷贝/ml,HBV DNA检测不到率48.0%(47/98),ALT复常率为83.7%(82/98),HBeAg血清转换率为23.5%(23/98)。52周HBeAg血清转换组与无转换组患者的基线HBeAg水平分别为(251.9±117.3)s/co和(339.6±137.3)s/co(P=0.002),基线HBeAg水平≤350s/co者分别占78.3%(18/23)和36%(27/75,P〈0.001),而两组基线HBV DNA水平和AL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基线HBeAg≤350s/co(n=45)组和〉350s/co(n=53)组比较,治疗12周两组HBV DNA检测不到率分别为35.6%和13.2%(P=0.009),HBeAg阴转率为22.2%和0(P〈0.001),ALT复常率为55.6%和17.0%(P〈0.001);治疗52周HBV DNA检测不到率为64.4%和34.0%(P=0.003),HBeAg血清转换率为42.2%和7.5%(P〈0.001),ALT复常率为84.4%和83.0%。结论基线HBeAg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12周及52周疗效预测有一定的价值。基线HBeAg水平较低者能获得更好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和HBe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干扰素αlb(IFNαl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CHB患者8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42人和对照治疗组38人。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VDNA水平、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HBeAg的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随访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HBeAg的阴转率及HBV-DNA历转率仍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不良反应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并能很快恢复正常。【结论】】FNαlb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V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加速乙肝患者HBeAg自然阴转过程,是治疗慢性乙型藕毒性肝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阿德福韦酯(ADV)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LAM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HBeAg阳性CHB患者89例,其中随机分为(A组)43例接受ADV和LAM联合治疗3个月后,单用ADV治疗1年,B组45例给予ADV联合LAM治疗1年。结果:A、B两组治疗12月后,患者ALT复常率分别是60.5%、88.9%;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1.9%、82.2%,HBeAg阴转率分别是10.3%、29.7%。结论: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有效,长期联合LAM能提高HBVDNA阴转率,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优化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8月间共2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至少12个月且病毒学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10 mg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00 mg替比夫定。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每3个月评估1次,乙型肝炎两对半和腹部B型超声每半年评估1次。结果在第1年的治疗期间,所有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均呈进行性下降,其中24例(92.3%)血清HBV DNA水平在联合治疗12个月时低于检测值下限,有25例(96.2%)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复常。治疗6个月时,分别有7例(26.9%)和2例(7.7%)患者发生HBe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治疗12个月时,分别有11例(42.3%)和8例(30.8%)患者发生HBe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整个治疗期间,26例患者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结论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应答不佳时,加用替比夫定可有效控制病毒,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病毒学、生化学和免疫学应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恩替卡韦(ETV)、拉米夫定(LV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CHB患者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随机分为ETV组、LVD组,各43例,分别予ETV 0.5 mg/d和LVD 100 mg/d口服,疗程均为72周.观察两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和HBeAb血清转化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ETV组、LVD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3.49%、48.84%,ALT复常率分别为88.37%、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ETV组、LVD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8.37%、65.12%,ALT复常率分别为95.35%、86.0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72周后,ETV组、LVD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7.67%、74.42%,ALT复常率分别为97.67%、8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TV组HBeAg和HBeAb血清转化率较LVD组明显升高.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作用强,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