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34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其中颈内静脉168例(右157例,左11例),锁骨下静脉41例(右38例,左3例),股静脉17例(右16例,左1例),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8例。结果: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5例,皮下血肿8例,穿刺部位渗血4例。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栓塞11例,导管相关感染10例,导管意外脱落4例,血流量不足(血流〈180 ml/min)20例。带管时间8~283 d。右颈内静脉置管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及导管栓塞发生率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明显低(P〈0.01),以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栓塞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6 Sigma法降低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规范股静脉置管和护理的操作过程,降低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方法 应用6 Sigma的改进模式,找出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改进股静脉置管和护理的操作流程,比较改进前(对照组,39例)与改进后(观察组,45例)的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熟练的穿刺、规范的消毒、导管的固定、有效的护理、下肢的活动等改进方案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160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暂时和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160例,其中暂时中心静脉导管148例,颈内静脉122例,锁骨下静脉8例,股静脉置管18例;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12例,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1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暂时中心静脉置管与永久性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颈内因操作相对安全,在临床应用更广泛.结论:暂时中心静脉置管对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因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广泛使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对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瘘、血管移植术或人造血管植入术,或手术失败,预计存活时间在2~3年内的老年体弱患者,为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6Sigma法降低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规范股静脉置管和护理的操作过程,降低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方法 应用6 Sigma的改进模式,找出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改进股静脉置管和护理的操作流程,比较改进前(对照组,39例)与改进后(观察组,45例)的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熟练的穿刺、规范的消毒、导管的固定、有效的护理、下肢的活动等改进方案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股静脉中段置入PICC与经股静脉置入CVC在置管困难血液肿瘤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置管困难肿瘤婴幼儿1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采用经股静脉中段置入PICC,73例采用经股静脉置入CVC。比较两组导管成本费用、置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ICC组费用总支出、平均每日维护费用、置管时间低于/短于CV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CVC组(均P0.01);两组出口部位感染、堵管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滑脱和静脉炎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股静脉中段置入PICC在成本支出、置管时间、留置时间和导管并发症方面均优于股静脉CVC,是置管困难血液肿瘤婴幼儿安全、可行的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10年10月,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之尿毒症患者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27例患者共行965次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95.1%,换位后100%成功。导管留置共39860导管天,平均(45±12.57)d。发生急性并发症11例次,发生率1.14%。出口感染67例次,菌血症73例次,发生率各为1.68次及1.83次/1000导管天;无导管隧道感染;症状性深静脉梗阻42例次,发生率4.35%。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可替代颈内静脉作为血液透析临时通路,今后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程进  翟颖  张燕 《护理学杂志》2010,25(4):15-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股静脉置管不同固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静脉不同置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32例股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导管,对照组只用3M透明敷贴固定。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股静脉置管效果好,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完成全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静脉不同置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32例股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导管,对照组只用3M透明敷贴固定。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股静脉置管效果好,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完成全程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病房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采用PICC置管的造口疝、切口疝及晚期肿瘤患者共56例,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56例PICC置管患者未见并发症。加强PICC置管的护理观察及存在临床的护理问题,常见并发症处理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提供非常有效的护理指导。结论 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为长期输液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12.
屈海宏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12-41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封管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7月对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5ml直接封管;实验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2~4ml封管后,再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5ml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在输液管堵管、皮肤肿胀、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血管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CVC置管中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01月~2018年10月行右颈内CVC置管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尖端位置、操作时间、置管深度、术后血流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操作时间、置管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可在置管中实时指导血液透析患者颈内CVC尖端定位,技术安全可行、定位准确、导管通畅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且已日趋成熟普及,在儿科中股静脉置管已成为目前血液净化最常用、最方便、最安全和有效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从2006年9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需要血液净化的患儿214例,其中男165例,女48例,年龄5月-14岁,置管220次.  相似文献   

15.
在479例次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中,右侧颈内静脉置管434例次,左侧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有侧锁骨下静脉置管16例次,股静脉置管5例次。所有病例均为需要紧急或短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其中大部分为等待肾移植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减少静脉穿刺失败率及静脉炎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PICC置管,对照组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CVC),比较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等。结果与CVC相比较,PICC组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较高,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导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C置管相比,PICC安全简便、置管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在预防股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中的疗效.方法:将70饲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给予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外敷穿刺点;对照组给予沙袋外压穿刺点,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可以有效预防股静脉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2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护理(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创口处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下肢静脉最佳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将经下肢化疗的85例肿瘤患者分为三组.外周深静脉组23例,选择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或小腿内侧,以15°~30°角进针行静脉穿刺,置入16 G PICC导管至大隐静脉末段或股静脉,经X线拍片证实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后接通输液装置输液;股静脉组41例,选择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的内侧0.5 cm处,针头指向患者头部、与皮肤呈30°~45°角穿刺,王入16 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外周留置针组21例,采用18~22 G贝朗留置针,选择下肢浅静脉行静脉穿刺王管输液.结果 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操作平均耗时、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股静脉组成功率最低且耗时最多,外周留置针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最高;外周深静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显著短于股静脉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静脉组发生严重感染1例.结论 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应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而选择深静脉给药.外周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穿刺王管比较,操作简单、一次操作成功率高、耗时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置管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己定全身擦浴对ICU行中心动脉/静脉置管患者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41例中心静脉或动脉置管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2~7月118例为对照组,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123例为干预组,两组均实施中心静脉或动脉置管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温水全身擦浴,干预组采用氯己定全身擦浴,观察两组预防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结果两组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及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ICU行中心动脉/静脉置管患者行氯己定全身擦浴,可减少导管尖端细菌定植,降低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