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潘志文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0):1724-1726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54例(男32例,女22例),应用CBCT进行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显示埋伏中切牙的形态、位置、牙根弯曲情况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经CBCT三维重建后,54例病例均清晰的显示了埋伏中切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牙根弯曲情况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CBCT检查能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对上颌埋伏阻生的诊断,治疗设计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选择需正畸治疗伴埋伏阻生牙患者56例,均行普通X线片及CBCT,比较普通X线片、CBCT及术中肉眼所见情况,评价CBCT指导正畸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中,上颌埋伏牙50例,共计71颗牙.普通X线片可发现颌骨内埋伏阻生牙,但不能清晰显示埋伏牙具体定位情况;锥形束CT三维重建和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显像后,所有患者均清晰、直观地显示埋伏阻生牙的信息.所有患者均在CBCT引导下完成矫治,其中39例进行正畸牵引治疗,17例采用了拔除方法.普通X线片与CBCT术中符合率分别为80%、100%.结论锥形束CT可直观反映埋伏阻生牙的三维图像,为埋伏阻生牙的诊断和矫治方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对提高矫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可用于指导埋伏阻生牙的临床诊断、制定矫治计划和评价矫治效果,在口腔正畸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并根据"i-Vi ew"软件分析最佳手术入路后均顺利拔除埋伏牙。结论:锥形束CT是检查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埋伏牙拔除的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位置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2004—2009年收治的70例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病例,观察其萌出恒牙的位置及牙槽骨的临床表现来定位多生牙位于唇侧或腭侧,并经手术证实判断的准确性。结果经术中证实及术前CT定位检查,通过临床表现判定的准确性达到85.7%。结论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临床表现与其位于唇腭侧的位置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牟晓  邓锋  胡辉  宋锦?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59-461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60g和150g牵引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过程中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埋伏阻生尖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人.从外科暴露手术开始,利用链状橡皮环分别对上颌埋伏尖牙施加60g和150g牙体长轴方向的力,到阻生牙完全排入牙弓结束,平均10个月.对牵引前、后上颌尖牙牙根长度及牙根周围骨密度的变化进行CBCT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阻生尖牙以60g的力向牙体长轴方向做整体移动时,牙根长度、牙根周围骨密度与移动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150g的力向牙体长轴方向做整体移动时,牙根长度、牙根周围骨密度与移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埋伏阻生尖牙采用小于60g的牵引力向牙体长轴方向做整体移动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儿童埋伏多生牙又称额外牙,可致牙畸形,影响乳牙恒牙替换及牙合关系的建立,影响牙外形的美观,且易诱发形成牙合牙囊肿或角化囊肿等病变.我科1997~1999年共收治上前牙埋伏多生牙12例,通过手术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随访无1例伤口感染.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鄠邑区秦渡中心卫 生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56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与研究组,各28例。常规组予以外科导萌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咀嚼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常规组的 78.57%(P<0.05);研究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3.57%,低于常规组的28.57%(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6.43%,高于常规组的 75.00%(P<0.05)。结论 对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 功能,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治疗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阻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恒牙埋伏阻生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多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对扫描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并对埋伏阻生牙进行定位诊断。结果: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的57例病例均清晰显示埋伏牙的牙体形态、位置以及与邻牙的关系。有助于定位埋伏阻生牙,确定治疗计划。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定位诊断埋伏阻生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发育异常,可出现在上颌前牙区、下颌前磨牙区和上颌磨牙区,其中尤以上颌前牙区多见,临床上埋伏多生牙并非罕见,上颌骨前部埋伏多生牙发病率在恒牙列约1%~3%,在乳牙列为0.3%~0.6%,多见1~2颗多生牙,少见有多颗多生牙[1]。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拔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对下颌管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牙列部分缺损的种植患者(年龄19~76岁,x±s=39.76±14.07)进行颌骨CBCT检查并测量下颌后牙区下颌管的三维位置。结果:通过测量得到下颌管同以下指定区域的距离得出:下颌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降低,宽度逐渐增厚,磨牙区下颌管在下颌骨的舌侧行走,在前磨牙区逐渐向颊侧移行,下颌管到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8.45±2.29)mm,下颌管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4.90±2.95)mm。结论:通过CBCT测量得到下颌管及下颌骨的形态学数据,对种植术前确定下颌管的解剖位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